譚瑛
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聽力能力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手段。它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現在的英語改革大背景中,它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完成淺層理解題,更要能夠在快速聽力后透徹理解全文并歸納全文提供的信息,從而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平時的學習中訓練聽力速度,培養(yǎng)和提高整體理解的聽力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整體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更談不上對速度的訓練。所以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法,摒棄教學法的不足,運用交際法設計聽力課的程序和模式,引導學生自覺參與,主動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技巧。
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聽說及訓練”。即讓學生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進行獨立的聽說實踐,加強以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以此來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目標中“側重培養(yǎng)聽力能力”這一要求。
“導、聽、練”式英語教學
“導、聽、練”式英語教學的意義 “導”指的是以教師為指導,對學生的閱讀實踐給予巧妙的導入、正確的引導、精心的指導和及時的疏導;“聽”指的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各種方式的聽及說,如略聽、精聽和復聽等;“練”指的是以訓練為主線,即以聽理解和說技能訓練為主軸,以聽說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為副軸的整體訓練。這三者互相交融、層層遞進,使得整個聽力教學過程有導有聽,有說有練;同時也使主導與主體、教法與學法、反饋與控制得到和諧的內在統一。
英國著名教學法專家韋斯特(Michael West)認為:“教授英語的基本任務,首先是培養(yǎng)直接閱讀及聽說能力?!甭牨旧砭褪钦Z音、詞匯語法結構以及文化背景知識等的綜合運用,亦是學生實踐英語的一項獨立活動。因此,對學生來說,提高聽的水平、培養(yǎng)聽及說能力是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而對教師來說,如何成功有效地組織聽力教學,更好、更快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是一個教學方法問題。從研究學生的學法入手,探討和嘗試的“導、聽、練”式教學模式正是這兩者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
“導、聽、練”式英語課文教學程序 “導、聽、練”式英語聽力教學程序簡稱為“導讀程序”。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較強的語言能力和適應性,才能在課堂上知道如何把握時機和方法加以有效地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其次,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仔細揣摩,并針對學生特點精心設計好教學步驟。
教學操作要領和實例
聽力材料的巧妙導入 聽力材料的導入,實質上就是最初呈現,也是聽力教學的“序曲”。巧妙而恰當的導入能先聲奪人,使學生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學習上的必要準備,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興趣和求知欲,從而自然地過渡到新內容的教學。導入部分應力求做到新穎別致、簡練到位。聽導入后,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初步感知材料內容,還可以趁熱打鐵,在學生興趣得到激發(fā)時,進行“聽前活動”為正式閱讀做準備。針對中學英語教材課文類型較多的特點,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聽力導入方法,設計恰當精煉的導入語進行聽的導入。下面試舉幾種常見的導入形式。
一是直觀導入法。常用的直觀教具大致有圖片、幻燈片、投影片、簡筆畫、實物、多媒體等,教師可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二是事件或故事導入法?!邦}材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是高中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教師可以從此入手,利用學生關心或熟悉的實例來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實用感。三是自由交談或討論導入法。這是最常見、最通用的一種方法,關鍵在于教師用簡練的語言引出情境。教師利用新課開始前幾分鐘和學生進行自由交談,或順著值日生的Daily Talk進行交談,這樣不知不覺地引入新課。這種方法過渡自然,能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對新課的印象。
聽力的導入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技巧,將新內容有機地融合在導入活動中。同時注意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導入方法除上述三種以外,還有情景導入法、表演導入法、背景導入法、復習導入法、音樂導入法、圖示導入法、單詞、短語或句子導入法等等。其實,“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英語教師應仔細琢磨,認真準備,靈活運用合適的導入方法,并在使用中不斷創(chuàng)新,而且有些方法可根據聽力材料需要結合起來同時使用。
“聽”過程的正確引導 “聽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聽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因此聽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而信息獲得的多少,又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聽。
應該通過聽力課的教學鍛煉學生獵取信息的能力,使他們在口頭及書面交際中增強識記、理解詞匯的能力,猜測、判斷語義的能力。聽的過程中也學習語音、語法等基礎知識,但學習這些內容是為了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服務的,而且它們在被運用中可得到自然的鞏固、加深和發(fā)展。反之,如果把語言基礎知識從它的載體(文章的思想內容)上剝離下來,孤立地教學一個個語言點,所理解到的知識便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無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無助于聽說技能和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聽力課的教學過程應該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即按“整體、局部、整體”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整體聽與說的訓練。
一是淺層聽,整體上了解材料大意和輪廓。這一步,采用泛聽或略聽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聽全文,了解材料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讓學生“見之森林”,知其概貌。泛聽或略聽就是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并通過標題和主題句,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成整體印象。之后,教師可設計練習檢測閱讀效果,幫助學生捕獲信息,練習可采用判斷正誤、排序和選擇填空等形式。
二是深層聽,局部了解材料的主要情節(jié)和要點。這一步,采用精讀或細讀的方式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抓住情節(jié)掌握要點。在泛聽或略聽之后,學生已知曉文章大意,教師應指導他們運用已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文中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段落結構,分析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準確理解人物性格、事實原因、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作者的觀點以及文章字里行間的深層含義。
為達到以上目的,教師還要答疑解難。對文中影響聽的語法和語言點,教師要適當講解,但不可游離于課本之外太遠。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作為聽說實踐活動的主角。教師應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地為學生設計聽說活動,使所有學生全程參與聽說過程。教師可嘗試用時間排序法、通篇提要法、深層提問法、圖示法、瞻前顧后法、句式轉變法等等。
三是重復聽,整體把握篇章結構和文章宗旨、內涵。這一步是引導學生復讀材料,讓學生再從中心思想出發(fā),高屋建瓴,整體把握篇章結構、文章內涵和作者觀點,讓學生重新系統地、深層次地理解課文。
在上兩步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幫助學生循文章的脈絡而進,是引導學生完整而順暢地感知全文,并未展開,屬于線性思維。如果停留在這一步,不向立體思維發(fā)展,理清全文的內在聯系,學生就很難透過讀物掌握其“言外之意”,更不利于培養(yǎng)聽說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使其得到強化和鞏固,同時使學生掌握的知識轉化為技能。這一階段的操練要突出知識的綜合性和語言的交際功能,要讓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練習。
這一步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圖表法、對比法、時間順序法、文體結構分析法、檢驗法和歸納法等。其中圖表法和對比法為使用最多的方法。圖表法,圖表的作用是把語言知識和文章內容統一在課文篇章的立體網絡當中,它易懂易操作。對比法,新聞報道體裁的文章,現實感強,材料較具體,時間地點數字等都有明確的交代。此類文章常有對立的詞語或數字,教師引導學生將對立面找出進行對比,不用解釋,學生就清楚地了解了作者的意圖。
聽說技能的精心指導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獨立聽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關鍵所在,而聽力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速度、效率和理解的程度。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聽的技能加以精心指導和訓練,則有利于學生說的能力的早日形成和提高。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聽力技能加以指導和訓練。
一是快速瀏覽,抓住關鍵詞和主題句技能的培養(yǎng)。在聽的過程進行第一步時,教師讓學生采用跳讀或略讀的方法快速默讀課文,著重指導他們如何去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和段落里的主題句,以便更快地了解課文大意,為聽做好準備。一般來說,關鍵詞都會交代文章或段落的when、where、what、why、who之類的問題。主題句一般都出現在文中段落的首句或末句(有時也出現在中間),能概括說明該段的主要意思或觀點,是文章的骨架所在。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技巧,邊讀邊有意識地去尋找他們所需的信息,從而提高聽力速度和效率。
二是獨立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兩項技能是聽力理解深層次的要求,要求學生在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之后,進行加工、制作,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做出正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避免翻譯式的理解。
三是聽力疑難的及時疏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閱讀疑難,由于學生本身的學識水平、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因素,很難自行掃除,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疏導。聽力疑難的疏導很難列出具體的方法,它要求英語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豐富專業(yè)知識,積累教學經驗并克服種種困難,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疑難力疏導的及時、清楚、簡練要靠教師在備課時認真作好準備。
四是綜觀全局,巧妙結課。古人寫文章講究設計一個堅強有力、發(fā)人深思的結尾,并形象地稱之為“豹尾”。教學也應注意課堂教學結尾的設計,做到善始善終。另外,在下課前的幾分鐘,學生容易因疲勞而精神放松,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綜觀全局,巧妙設計結尾,有效利用課堂教學中最后的幾分鐘時間。英語聽說課的結尾可采用復述式、練習式、競賽式、討論式、表演式、發(fā)散式或首尾呼應式等等。英語教師應根據聽力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結尾方式,使課文教學效果達到最好。
聽力課的結課應遵循“過渡自然、前后呼應”和“梳理歸納、畫龍點睛”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初步收效
“導、聽、練”式英語聽力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其實質就是一種學習指導性的教學方法。其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英語課堂教學“多層次、快節(jié)奏、多信息、高密度、重操練、勤反復”等一系列特征,同時也體現了外語教學的諸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導、聽、練”模式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學習英語時,聽說意識明顯增強。即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交際,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進行說實踐的興趣和動機。二是學生聽英語材料的方法、技巧和效率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漸漸地,在他們進行操練時能夠較熟練地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能,大多數學生有了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輕松感。三是教師循序漸進,盡可能多地由淺入深,使得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習慣用英語交際,用英語思考。四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讀邊練,不斷地檢測自己,不斷地相互交流,口語和筆頭(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得到了加強,并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了語感。五是在聽說基本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時,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也不斷得到鞏固和深化,英語成績也逐步提高了。六是這種課文聽說教學方式更適合基礎較好的高中學生群體。
(作者單位:北京市懷柔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