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重謨
戲劇救世 以情悟人
——談湯顯祖的政治理想
龔重謨
湯顯祖不僅是杰出的戲劇家,而且也是用“戲劇救世、以情悟人”的戲劇政治家。傳記文學的任務就是用傳主的真實歷史資料,通過文學語言的描述塑造個性形象。假如用漫畫線條勾劃湯顯祖,那么他頭歪戴著官帽,身穿繡滿了“情”與“夢”字樣的戲劇服裝,右手握著“豫章之劍”,左手高舉“臨川之筆”。這就是我創(chuàng)作的《湯顯祖大傳》中一個真實的湯顯祖形象。
美國阿蘭·布魯姆在《莎士比亞的政治》一書中提出:要看清莎士比亞的真正面目,還應通過政治哲學這條路徑。莎士比亞被布魯姆稱作為卓越的政治作家,理由是:莎士比亞在戲劇表達了對政治事物的關切,并揭示了政治與哲學的復雜關系。而湯顯祖呢,他對政治何只是“關切”而是親身經歷。湯顯祖自已說:“經濟自常體,著作乃余事”,即本志在經邦濟世治國平天下,搞文學創(chuàng)作只是業(yè)余愛好。在政治上,他既有上疏諫議、揭發(fā)時弊的壯舉,又有“政聲冠兩浙”的聲譽。在世界大師級的戲劇家能有如此出色的政治才干,難有人出其右。如果說,莎士比亞只是有意識地通過戲劇傳達出他的政治智慧的話,那么湯顯祖是宦海沉浮十五年的政治實踐表現(xiàn)了他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才華。因此,湯顯祖無疑比莎士比亞更有資格稱作政治作家,是當之無愧的戲劇政治家。
懷著“有區(qū)區(qū)之略,可以變化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投身舉業(yè)的湯顯祖,中舉后明確表示要在政治上大顯身手,大干一番后隱跡“煙霞”。他認為天下為“有情之天下”和“有法之天下”,而他所處的時代,恰恰是“滅才情而尊吏法” 的“有法之天下”。他向往李白所處的“有情之天下”,可人盡其才,凌厲一世。在徐聞,他倡導貴生,堅持“人為貴”“民為本”,尊重人的價值,《貴生說》是湯顯祖最初面目的“情”的宣言書。到了遂昌,“因百姓所欲去留,時為陳說天性大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按照老百姓的意愿辦事,常向百姓做思想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個人的存在與意志的表達。他以“情”施政,意在把遂昌治成“有情之天下”的試驗地。
經歷了上疏受貶,在遂昌“政聲冠兩浙”卻得不到升遷,礦稅致“地無一以寧,將恐裂”,湯顯祖深感“變化天下”無力,他要用戲劇救世,以情悟人。孟子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睂Υ耍缭谇嗄陼r期的湯顯祖就有體認,用今天話來說,看一臺好戲比聽一場報告的教育作用更大。政治家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用戲劇來解決。湯顯祖當年在南京與同窗好友合作編演《紫簫記》,設計了一個譏刺當朝首輔張居正的戲劇情節(jié),惹得“是非蜂起,訛言四方”,以致中途擱筆。湯顯祖在《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對其體認到的戲曲神奇力量作了鼓吹:戲劇能打動人的情感??磻蚩墒咕缄P系符合禮節(jié),融洽父子的恩情,促進長幼的和睦,增添夫婦的感情,樹立朋友間的友好關系,消除彼此間的仇恨與矛盾,治療精神上的疾病,戒除不良的嗜好。只要人人看戲,瘟疫病毒便不會發(fā)作,天下太平無事。戲曲不是“小道末技”,而是如同儒、釋、道一樣的“名教”。于是他“因情成夢,因夢成戲”,即現(xiàn)實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有情之天下”,改而在“夢”中做主觀追求,只因“夢”可不受客觀現(xiàn)實所限,充分體現(xiàn)“情”。而展示“夢中之情”的最好形式是“戲”,“戲”可在舞臺小天地里,通過幾個角色,充分展現(xiàn)他的 “情”,演繹大人生。
在湯顯祖的“四夢”中,霍小玉的“癡情”勝了權勢;杜麗娘的“至情”超越生死;淳于棼的“善情”為“惡情”所攝,人性無常,世事荒誕;盧生被“惡情”主宰,就沒有人性,只有獸性?!皦簟笔菧@祖?zhèn)髌鎽蚯奶厣c劇情中心。他寫的最后一部傳奇《邯鄲記》,對“四夢”的“曲意”作總結說:“把人情世故都高談盡”,即是說“四夢”完成了,他“胸中魁壘”得到宣泄,嬉笑怒罵,皆成了曲章。他的“情天下”思想得到全面的形象展示,于是他沒有再寫戲。不是他“才華衰絕”不能寫,而是他認為沒有必要再寫。
湯顯祖公開聲稱他的戲劇寄有“譏托”,即借他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富劇本以政治哲學的意義。湯顯祖非??粗刈约簞∽鞯摹扒狻薄K钪?,要用戲曲救世,要以情來悟人,演員要能理解劇本的“曲意”,并在場上形象展示出“情”。于是,“四夢”完成后,他躬耕排場教小伶。當宜伶對曲詞不能很好理解,“曲意”體會不到位,便“自掐檀痕教小伶”。對沈璟等人改纂他的劇本,損害了《牡丹亭》的“曲意”不可容忍,囑付宜伶“切不可從,雖是增減一二字以便俗唱,卻與我原做的意趣大不同了”。并氣憤地表示,“余意所致,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湯沈之爭的根本在此。對“四夢”,湯顯祖曾慨嘆“人知其樂,不知其悲?!彼f的“悲”不是悲劇,而是傾注了他的政治失意、官場體驗和人生感悟的悲憤。湯顯祖晚年蹭蹬窮老,但始終不忘“變化天下”的政治理想。退出官場還期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即希望朝中出有威儀親民的賢臣,地方官中沒有貪官污吏。他赴京城考核,雖決定辭官不干,但還向副首相張位推薦有“伯才”(霸才)趙邦清。趙治理貧弱的山東滕縣,“三年而暴富”。湯顯祖“云閣寸心終未絕”,即進入內閣做高官而達到“變化天下”的政治宏愿始終不絕,同時也寄托對后代和門人的希望。他鼓勵兒子和自己的門人積極參加科舉,臨終前3年還親自護陪次兒與三兒赴南昌鄉(xiāng)試。二兒開遠在湯顯祖66歲那年中舉,湯顯祖還要他第二年進京會試。湯顯祖還鼓勵屢試失利的門人王觀生再“發(fā)憤”,寫信給有才華但很窮困的門人劉大甫去投身舉業(yè),都是希望他們來完成他未竟的政治宏愿。
仕途的挫折成就了湯顯祖成為享譽世界的戲劇大師?!芭R川四夢”是湯顯祖政治理想的表達,是四部政治哲學劇。湯顯祖是中國和世界戲劇史上出類拔萃的用“戲劇救世,以情悟人”的戲劇政治家。
龔重謨: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史志辦
責任編輯: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