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福
懷念父親
景永福
謹以此文悼念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
我們家住唐河縣桐河鄉(xiāng)小河陳村。1951年4月,父親剛結婚半年,滿懷一腔熱血,自愿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因為是獨子,上有老,下有尚在腹中的孩子,家里離不了他,父親在部隊領導的勸說下,只好返回家中??筛赣H在家只待了半月,沒有給任何人說一聲,又偷偷地跑到縣城,踴躍報名參軍。
當時,我們一個不到500人的自然村,和父親一起入伍的有三人,其中兩人在朝鮮犧牲,只有一個叫楊安生的活著回來,文革前任源潭區(qū)人武部部長,現(xiàn)已離世。桐河一個小鄉(xiāng),和父親一起入伍的26人,多數都沒有結婚,15人犧牲于戰(zhàn)場。涌現(xiàn)出一等傷殘軍人丁光才,雙眼被打瞎,安上了假眼。桐河鄉(xiāng)李司莊村委原黨支部書記趙金山,在朝鮮戰(zhàn)場頑強作戰(zhàn),被志愿軍總部命名為戰(zhàn)斗英雄。1958年參加全國英模大會,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據父親一個連隊的戰(zhàn)友尚佰久回憶,父親入伍時,沒有汽車,穿上軍裝后,背著背包從縣城步行一天一夜到了駐馬店,坐上火車,一直開到中朝邊境的丹東,在那兒訓練了一個月,只學會了打槍等戰(zhàn)場基本常識,直接上了戰(zhàn)場,實戰(zhàn)就是最好的訓練。
據有關資料記載,朝鮮戰(zhàn)場上美軍一個軍擁有坦克430輛,我們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一個陸軍師師屬炮兵有432門榴彈炮和加農炮,志愿軍一個師的師屬炮兵僅有一個山炮營、12門山炮;美軍一個步兵師擁有電臺1600部,無線電通信可以一直到達排和班。中國軍隊入朝時,從各部隊多方抽調器材,才使每個軍的電臺達數十部,勉強裝備到營,營以下通信聯(lián)絡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軍號、哨子及少量的信號彈等;美軍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擁有汽車約7000輛,志愿軍入朝之初,主力38軍只有汽車100輛,20軍則只有45輛。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時38軍90%的戰(zhàn)士在用日軍1905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空中力量的懸殊更大,志愿軍當時不但沒有飛機,連防空武器也極端缺乏。面對美軍1100架作戰(zhàn)飛機,志愿軍只有一個高炮團,36門75毫米的高炮,還要留12門在鴨綠江邊保衛(wèi)渡口。最初帶入朝鮮的,竟然只有這種舊式的日制高炮24門,至于雷達則一部也沒有,搜索空中目標全憑耳聽和目視。就是在這樣懸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
父親剛入伍時被分在炊事班,因舊社會給地主當燒火娃,會做一些家常飯。1952年年底,在五圣山戰(zhàn)役打響前,多次要求到戰(zhàn)斗班,并火線入黨。1953年5月,在975高地阻擊戰(zhàn)中,他們接連擊退美軍數十次進攻,父親英勇犧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當時不滿25歲?!皯?zhàn)場上死的都是英雄漢”,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zhàn)場,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卻依然沖鋒不止,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以驚人的犧牲精神,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
當今世界,美國軍隊對中國軍隊內心懷有一種頗富神秘感的尊重。我們的父輩,那些浴血奮戰(zhàn)、舍生忘死、眾志成城、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們,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編后:在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zhàn)員高度發(fā)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涌現(xiàn)了大批英雄模范和功臣。本文作者的父親就是其中一員,作者出生前,父親就奔赴戰(zhàn)場,為國捐軀。我們特編發(fā)此文,深切緬懷他們的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慨,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