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微信上的昵稱叫“猴子”,朋友圈中不少人以為我屬猴。其實我并不屬猴,這個昵稱是有些來歷的。
我出生在物質(zhì)極其匱乏的年代,在娘胎里就營養(yǎng)不足,出生后母親的奶水也少,于是瘦小的我便成了家人口中的“猴子”。雖然從小被叫猴子,我的性格中卻完全沒有猴子的機靈、好動勁兒,從小到大,我都是喜靜不喜動。
其實,對于幼年的饑餓,我并沒有留下多少記憶。但從我們家最早的一張全家福照片中,能看出我當(dāng)時確實瘦小得像只小猴子。照片中,我1歲左右,被外婆抱在懷中,細胳膊細腿兒,梳著小分頭,一臉的無精打采。但也許正是這幅瘦猴的模樣,讓我得到家人更多的憐愛。
聽母親說,我剛一出生,外婆就撇下她兩歲多的小女兒,從鄉(xiāng)下來我家照顧我。母親是外婆的大女兒,外婆看到母親實在沒有足夠的奶水喂飽我,就把我抱回鄉(xiāng)下照顧。此后,我一直“鳩占鵲巢”,霸占著外婆的懷抱,才大我兩歲的小姨則靠了邊。我清楚地記得,當(dāng)我獨自玩耍時,小姨會悄悄移到外婆膝前,享受片刻溫暖的懷抱。而一旦我走近外婆,小姨便自覺挪到一邊,騰出外婆的懷抱讓我獨享。成年后曾跟小姨“話當(dāng)年”,我懷著抱歉的心情談起那些往事,沒想到小姨竟對此沒有絲毫計較。
漸漸長大后,家人就很少再叫我這個昵稱。只是偶爾與哥哥斗嘴時,氣急了的他會大聲喊著“猴子”,以示對我的羞臊。到我成了母親,給懷中的兒子講得最多的故事,就是我的童年。因此,當(dāng)年那只瘦猴的故事便為兒子所熟知。兒子出國工作前,為方便聯(lián)系,他給我注冊了QQ,用的昵稱竟是“猴子”??吹絻鹤又匦聠⒂梦业倪@一昵稱,心內(nèi)一動,隱約覺得長大了的兒子,已開始寵起了他的老媽。后來,有了微信,我仍然給自己起了這一昵稱。
這是一個常讓我含著得意和淚意的昵稱。歲月帶走了一些曾經(jīng)給過我呵護和關(guān)愛的親人,但這個昵稱常常喚起我童年的記憶,讓我不時重溫我曾經(jīng)得到的恩寵,以及我無以為報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