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劍浩
江城古鎮(zhèn)①,三?、谥?。峰巒聳翠,地接閩贛。控西行之要道③,扼南下之咽喉。仙霞④悠悠,戴氏拒日倭之郊⑤;黃巢古道⑥,空海嘆楓嶺之勢⑦。楊家英杰,奉守三關(guān)⑧;孟良余恨,埋首青巒⑨。激湍縵回,二千白浪匯溪口⑩;濤向凌南,十萬落木襲贛川 。環(huán)三山,占龍?zhí)?。北嶺退煞雄兵陣 ,陽坡興嘆南越王。
三秋輪復(fù),醉春先發(fā)。細(xì)溪潺水,寄桃情于粉瓣;聽鳥茵林,驚新雪而未融。褐蓑難遮雨紗帳,煙宵霡霂泣古梁。酒旗不起,黃牛蹄重。疑海市,恐蜃樓。雕檐飛閣,盡在朦朧境里;碧水青山,皆歸太虛之中。青苔石拱,東望翠峰。薔薇幽巷,路出仙棚。
浮蓋 崔巍,怪穴疊石。松竹合而苦泉 出,云氣分而星辰近。蝶馳寺 前,覺鐘煙之紆縈;放生池 畔,悟錦鯉之濠樂。地勢騰蛟,雙峰回望。不見鳳鵲,雨霽虹橋。時(shí)屬芒夏,靜酌銀杏深谷 ;蟬蟲可聞,齊鳴閑悠之聲。欻霈光風(fēng),玉帶環(huán)綿。鷓鴣啼而青梅生,狡兔行而芝蘭聞。蒼鷹不遜,逐造父之纖駕;彩雉難儆,笑玄女之羽形。桂茶煮,山歌和。落楓與余曛相映,靈明從萬化而生。東皇屈屈,祥云可接;明河皦皦,星若流紈。渺凡囂之一塵,溯乾坤之一瞬。
會四方行客,集日月靈光。白馬縛蹄,所賴太阿之鎮(zhèn) ;獍狴魍魎,不害從善之人。奉香百祠,聚東西之姓 ;畛陌街坊,通南北之音 。靜女窈窕,口若渥丹;黃發(fā)駘蕩,星星黟然。青甍舊宮,宿王謝飛燕 ;熠煥穹霄,歇失路孤鴻。披綠衾,隱潛龍。霞客游而磊然現(xiàn) ,黃王舉而道始通 。非江東之紫電,熛昭烈之遺孤。覓的盧而難得,唯步景于隴畝。東南不利,淵魚難察。龍泉已矣,暮靄恢恢。紅杏不出,困垣墻羅幕刑峻;芳芷自惜,待汨羅沉石鳧汀。
浩,淺懷陋筆,檐下書生,國門無報(bào),桑梓不歸。有感昔人,借撰疏引,才盡江郎成此文。是歲,共和六十三年。
注釋:
①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鎮(zhèn)。以前朝古跡、山歌民俗、浮蓋怪石聞名。
②廿八都鎮(zhèn)位于浙閩贛三省交界處。
③是浙西南地區(qū)西去江西,南下福建之重鎮(zhèn)。
④江山市保安鄉(xiāng)仙霞關(guān)。
⑤軍統(tǒng)戴笠是江山保安人,為保故鄉(xiāng)平安,組建民團(tuán)于仙霞一帶抗日。
⑥廿八都有條通往福建的棧道,相傳是黃巢起義時(shí)候修建。
⑦日本僧人空海曾取經(jīng)路過楓嶺關(guān)
⑧相傳楊六郎把守三關(guān):仙霞關(guān)、楓嶺關(guān)、五顯嶺關(guān)(福建)
⑨相傳明將孟良被明太祖冤殺,明太祖后來為表悔意,為其筑金首一、假冢十而葬。其一冢即葬于廿八都溪口。又傳有宮女以繡花針為金首棺記,盜金首。
⑩廿八都鎮(zhèn)溪口,二河相匯,注入福建。
11 上述二河注入福建與福建一河相匯后
12 指戴氏拒日倭,日軍未曾侵入廿八都。
13 景區(qū)浮蓋山,火山形成。以“四怪”著稱:石怪、云怪、泉怪、松怪。
14 浮蓋山上一泉,品之甘苦,名曰苦泉。
15 浮蓋山上古剎,舊名疊石寺。
16 疊石寺前有一潭,名放生池。
17 浮蓋山上一古村,村中有一深谷,稱百丈銀杏千丈楓。
18 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古鎮(zhèn)楓溪橋下巨石現(xiàn)古劍二把。相傳北山有白馬精,下山害人,故鑄劍以鎮(zhèn)之。
19 廿八都姓氏繁多,祖上多為徽、湘、贛、閩之移民。
20 鎮(zhèn)上有方言十二種,江山話、浦城話(福建)、廣豐話(江西)等,以正字為主。
21 鎮(zhèn)上古跡大多為明清時(shí)建筑。
22 徐霞客曾游浮蓋山,嘆其怪石。
23 黃巢起義開道,乃通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