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
當王清平主編約請我在《中小學德育》雜志開設專欄時,我感到既榮幸又惶恐。對于一名一線普通老師而言,在這樣一份優(yōu)秀雜志系統(tǒng)地開設專欄,既是榮譽,更是挑戰(zhàn)。
在最初的驚喜和慌亂后,我平靜下來,眼前浮現(xiàn)起以往講座現(xiàn)場一個又一個滿含熱忱的老師。他們聽完我的帶班經(jīng)歷與案例分享后,總是問道:“萬老師,您有專著嗎?我們想拜讀,可以更細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我總是既感動又汗顏地說:“謝謝您,暫時沒有,我會努力的!”
與許多辛勤工作的高中老師一樣,我長期奮戰(zhàn)在高考一線。每天,自己除了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學生,組織實施各項班級活動,并肩負起班主任工作室的重擔,還希望能兼顧家庭。因此,我從未想過開啟寫作之旅?!洞髮W》有云:“物有始末,事有始終,知乎先后,近于道矣。”作為高中教師,在教學、帶班、工作室和社會活動之間,我始終堅守“教學第一、帶班第一”的原則。因為,扎根一線、立足本班才能不負學生期待、家長厚望和學校所托。這也是一個所謂名班主任的生命線!然而,面對《中小學德育》這一優(yōu)質(zhì)平臺的邀約,回想全國各地老師們的期待,我似乎找到了寫作的動力和激情。我愿意將多年的帶班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作一總結(jié)梳理、回顧反思,真實地呈現(xiàn)在同行專家的面前,并得到大家的指正!如果我的分享能帶給年輕的老師們一點點幫助,那就善莫大焉了。
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將這一系列分享定義為“如何成為孩子們生命里的重要他人”,源于我在24年教育旅程中始終不曾改變的育人理念:“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才能要求孩子是怎樣的人,只有自己是善良、正直、有用的人,才能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善良、正直、有用的人?!?/p>
在24年的教育人生中,最令我引以為豪的不是因默默教書醉心育人,水到渠成地收獲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榮譽、獎勵;不是因身處名校教書,學生成績優(yōu)異所帶來的優(yōu)越感;也不是因面對生源不佳的狀況,依然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啃硬骨頭精神,與老師們并肩奮戰(zhàn)奪取輝煌的高考成績,而是一屆又一屆孩子們都能在離開學校許久之后,依然記得我,記得我的叮嚀!每年教師節(jié),我都能收到孩子們從各地發(fā)回的深情問候,絡繹不絕地有孩子回來看我。孩子們在信件、微信、微博上留下了這樣的痕跡:
“記得您在每個清晨來到書香彌漫的教室里,為我們深情朗讀泰戈爾《園丁集》《飛鳥集》的那些日子?!保ㄒ泼癜闹薜年慀Q,多年后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
“不是因為老師在旁邊就不闖紅燈,而是因為我還記得,您曾用元代大學者許衡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故事告訴我們,做合格的公民需要內(nèi)心的堅守而不是強制的監(jiān)督?!保ㄒ粋€曾經(jīng)迷茫叛逆的少年在成長為家族企業(yè)管理者后,回憶在空寂無車的紅綠燈路口也不闖紅燈時,與我說的話)
“還記得三年來周記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對話,那是一個智者老師與一個懵懂少年關(guān)于理想、人生、金錢的探討。萬老師,您是改變我三觀的人!”(一個立志成為中國索羅斯的富二代,最后被成功“洗腦”,成為文藝青年。他在班群上說:“萬老師,你讓我們的人生多了幾多痛苦,更多了幾多美好!”)
“還記得當年我們的班級奮斗目標,就是成為善良正直有用的人!如果不能利用所學專業(yè)知識幫助他人,為辛苦打工好不容易買了機票的農(nóng)民工成功維權(quán),改簽打折機票,就不敢再說自己是萬媽媽的孩子了呀!”(就讀天津民航大學的文杰在母親節(jié)問候視頻中的話)
“長大后,我要成為萬媽媽那樣的人!萬媽媽,我一定不會忘記當初自己的諾言!”(作為一名志愿者的小太陽安琪在微博中的留言,她已經(jīng)邁出國門,走向非洲踐履志愿者人生。)
……
還有什么比這更幸福呢?我們的教育早已不是空洞蒼白的說教,不是干癟冷漠的分數(shù),而是鐫刻在孩子們生命里的印記。我們不是他們年少歲月里匆匆的過客,而成為了他們生命里的重要他人!
今年高考放榜當天,知悉我?guī)У陌嘣賱?chuàng)輝煌,學校一位年輕的體育老師在微信朋友圈激動地發(fā)出了一篇文章《女版陸菲青》。文中寫道:“萬老師所帶班級的孩子,最大的特色就是陽光上進、善良正直,帶著深深的萬老師的痕跡……”
多年前,在一次講座現(xiàn)場,一位年輕老師淚如雨下。鄰座的老師安慰她時,這位美麗的姑娘說:“我也曾和萬老師一樣對教書育人的事業(yè)充滿憧憬。不同的是萬老師在歷經(jīng)挫折之后依然堅守信念,而我在都市的浮躁和教書的瑣碎中,塵封了理想。今天聽了萬老師的講座,我愿意重新上路,做孩子們生命里的重要他人?!?/p>
我想,就從這里出發(fā)吧。記述自己的成長痕跡,與辛勤育人的廣大同行,與剛剛踏上工作崗位,還在迷茫和困惑中不知所措的年輕老師們一起分享與感悟,怎樣做才會成為孩子們生命里的重要他人。
感恩生活,感恩歲月,感恩職業(yè)生涯中每一個給予我啟迪、幫助和扶持的人!感恩我生命里的每一個孩子!
責任編輯 毛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