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主要表現(xiàn)可以是頭痛、頭暈、心悸、后頸部疼痛,后枕或太陽穴搏動感等;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失眠、健忘或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鳴、情緒易激動等神經(jīng)官能癥癥狀。
然而這些并非此病的最大危害,有時候高血壓癥狀反而是好事,相當于報警作用。更多病人倒是在血壓慢慢升高的過程中逐漸適應了高血壓狀態(tài),沒有癥狀,反而更加危險。有的患者長期不了解自己的病情,直到發(fā)生中風、心衰、心梗才知道,有人會以為摔一跤摔出高血壓,其實正是高血壓長時間沒控制,突然一下子腦出血,影響大腦功能,站不住才摔倒的。
沒有癥狀不代表高血壓沒有對身體造成損害,不要以為沒有不舒服,就不會有高血壓,或者即使有高血壓也不治療。持續(xù)的血壓升高造成心、腦、腎、全身血管損害,嚴重時會發(fā)生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主動脈夾層等危及生命的臨床并發(fā)癥,如果高血壓這個危險因素能控制好,心腦血管疾病諸如心肌梗死、腦中風就不容易發(fā)生。
在高血壓患者中,存在著幾個認識誤區(qū)一定要糾正。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血壓的控制和達標。
誤區(qū)1:自己吃吃降壓藥就好
很多患者在測壓時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高,就自己買藥服用,或參考別人的用藥來服用。但是,高血壓的治療也需要個性化治療,降壓藥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不可擅自做主,自行選藥換藥,也不能憑自己感覺服藥。
誤區(qū)2:血壓降了藥就可停了
很多患者在服用了一段時間的降壓藥之后,就自行將藥停了,或者等高壓升高了又再次服藥。堅持規(guī)律服藥,血壓才能達 標,絕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需要終生服藥。服藥不規(guī)律會造成血壓波動,長期血壓波動會誘發(fā)中風、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癥,因此,遵照醫(yī)囑服用降壓藥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誤區(qū)3:降壓藥要不停更換
有些患者認為,一種藥服用時間過長,會產(chǎn)生耐藥性,對治療就不起作用了,因此隨意更換。其實降壓藥不僅極少產(chǎn)生耐藥,長期服用還對心腦腎有保護作用。正確的態(tài)度是現(xiàn)在服用的藥如果有效,就不必更換降壓藥物。
誤區(qū)4:降壓越快越好
有些患者認為,在降壓過程中,血壓降得越快越低,就證明降壓藥物療效越好。其實這種觀點非常錯誤。老年高血壓患者??赡馨橛行?、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如果血壓降得太快太低,容易導致器官缺血,從而引起心腦血管意外,所以,降壓治療應該是血壓平穩(wěn)下降,最終達標。
誤區(qū)5:用偏方可治療高血壓
有些患者不愿意使用藥物,一味追求偏方治療,如所謂“祖?zhèn)髅胤健?,如各種虛假宣傳的理療機器等,結果延誤治療時機,造成重要器官損害。高血壓治療沒有偏方,只有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才是最直接有效的降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