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領導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是核心人物,應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從嚴治家,從細管家,形成守德、守紀、守法的家庭風氣。無數(shù)事實說明,良好家風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是做人為官的“保險栓”。
(1)
培育優(yōu)良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v覽歷史圣賢,無不看重家風建設。據(jù)記載,我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就有120多種,包括《朱子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等,流傳至今。歷代家風家訓,都特別強調(diào)家國天下、積德行善、以儉治家、以廉養(yǎng)人的思想?!办o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莫營私利”“有德者皆由儉來”等,無不體現(xiàn)這一點。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奔彝ナ巧鐣幕炯毎?,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而好的家風是家庭建設的定盤星。每個家庭成員都在家風的浸潤滋養(yǎng)中,受到教育訓導和打磨熏陶,明白為人處世之道,習得規(guī)矩方圓之理。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社會文明進步也才有不竭動力。
(2)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他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這不是習總書記第一次談到家風問題。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他強調(diào),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他再次強調(diào),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重視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視,落到實處。
(3)
領導干部的家風事關(guān)黨風政風,須臾不可忽視。如果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那么家風就是社會風尚的“晴雨表”,它反映著黨和國家的精神面貌,直接影響著黨風政風。因為,一個社會的良好風尚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基礎的,一個執(zhí)政黨的良好黨風政風也與廣大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guān)。注重家風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曾要求子女樹立平民思想,靠自己去努力、去奮斗。周恩來親自制定包括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內(nèi)容的“十條家規(guī)”。羅榮桓元帥經(jīng)常告誡子女說:“你們是老鄉(xiāng)用高粱煎餅和地瓜喂大的,可千萬不要忘本?。 彼逃⒆硬荒芤驗樽约菏歉刹孔拥芫陀袃?yōu)越感,要和工農(nóng)子弟打成一片。焦裕祿不準孩子“看白戲”,又建議縣委作出“十不準”的規(guī)定。楊善洲20多年綠化荒山,建成價值3個億的林場,而自己及妻女依舊過著樸素的生活。良好的家教家風,體現(xiàn)的是共產(chǎn)黨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高尚情操。
(4)
家國情懷是立身養(yǎng)德之本。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于家風的涵養(yǎng)、家教的養(yǎng)成。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旨歸,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融合為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傳承家風和家教的本分。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有一個共識,即身、家、國、天下在本質(zhì)上是同構(gòu)的。治國從治家開始,治國用國法,齊家用家規(guī)。家規(guī)是古代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以家規(guī)為載體形成的家風是家族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集中體現(xiàn),是個人成長的精神足印,是社會價值的縮影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凹覈閼选笔枪伯a(chǎn)黨人共有情懷,是樹家風共同的基礎。只有讓家庭成員懂得“有國才有家”“禍國就是害家”的道理,以“家國情懷”知廉恥,才能修得一身正氣,不沾濁氣,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個家庭都以“家國情懷”培育家風,整個社會就會充滿大愛、和諧文明、秩序井然,國家繁榮、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5)
家風傳統(tǒng)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基。對領導干部而言,家風是砥礪品行、干事創(chuàng)業(yè)不可或缺的精神滋養(yǎng)。成長于克勤克儉、崇儉抑奢的家風環(huán)境,自會多一份厲行節(jié)儉、反對浪費的主動;浸潤于謙虛謹慎、嚴以律己的家教熏陶,也會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覺。沒有好的家風家教,既難以清白做人,也無法專心做事。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干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huán),形成了家庭式窩案、家庭式腐敗。因貪污受賄等罪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蘇榮,縱容家庭成為“權(quán)錢交易所”,他自己如何獨善其身、專心做事?因貪污受賄而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教兒子“做人要學會走捷徑”,當兒子開始弄權(quán)斂財,他自己怎么可能秉公用權(quán)?而像個別“官二代”“富二代”表現(xiàn)出的精神空虛、盲目炫富,莫不與家風不正、家教不嚴有關(guān)。由此可見,家風淳正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家風腐化則是為人處世難以承受的負資產(chǎn)。
(6)
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yǎng)之要。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個體從家庭走向社會,家風的影響亦會隨之遠播,成為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整體拔節(jié)的力量之源。良好家風,是優(yōu)良作風之要,是抵御貪腐的無形“防火墻”。家庭始終是國家和社會的基本組成元素,只有家風建設好了,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國家才會更加穩(wěn)定。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家風并不屬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屬“自管”的私事。家風是作風的支撐,家風浩然敦厚,才有作風嚴實清廉,家風正才能作風正、律己嚴、行得正。家風與作風猶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襯、相映生輝。領導干部手握公權(quán),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非同小可,自當從家庭做起,以家風建設助力作風涵養(yǎng),以家庭和睦引領社會和諧。
(7)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要求黨員干部,“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對領導干部來講,樹立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是人生的必修課。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身作則,以自身清正為家庭成員做表率;另一方面,要立家規(guī),繼承老一輩革命家嚴格要求家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守好家中的“廉潔門”、筑牢家庭的“廉潔墻”,帶頭抓好家風建設,維護家庭正氣,建設優(yōu)良家風,切實管好家庭成員,真正把家庭建成清廉安全的港灣,防止“燈下黑”,以良好的家風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 / 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