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教學設計思路】
近幾年高考在遺傳學這塊以探究性實驗為載體的大題比較多,而且這是學生的難點,好多學生遇到這類題無從下手,本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學生缺乏探究能力,缺乏遺傳基本知識。為此本人以高考題為探究背景,以顯隱性判斷,基因位置判斷為主干引導學生去質疑自探,小組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應用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掌握顯隱性的判斷方法;(2)學會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
2.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獲取信息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
3.情感目標:(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2)領悟科學探究、推理思維。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顯隱性的判斷;(2)基因位置的判斷。
教學難點:(1)理解、掌握顯隱性和基因位置的判斷;(2)對知識的表述和應用能力。
【教學流程】
(1)設疑情景;(2)發(fā)散提問并確定解決的問題;(3)個人自探和小組解疑合探;(4)質疑再探;(5)運用拓展;(6)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一、設疑情景(時間4分鐘)
引言:今天我們學習遺傳基本規(guī)律專題系列(一),高考后期復習的兩大法寶就是分析、研究考綱和歷年高考試題。由于本節(jié)內容在考綱中為Ⅱ級指標,因此,我們寧夏從2010—2013年全部以這塊知識為基礎,實驗為載體來命制大題。今天我們就從2013年寧夏高考試題說起,請同學們看學案,據(jù)2013年寧夏高考試題提出你遇到這樣類型的試題存在的問題?
二、發(fā)散提問并確定解決的問題(時間3分鐘)
(1)顯隱性的判斷方法;(2)基因位置的判斷方法。
三、個人自探和小組解疑合探(時間25分鐘)
1.某植物的一對相對性狀(紅花和白花),請你寫出判斷顯隱性的推理過程:(要求:寫出方法,結果及相應結論)
2.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長翅A、殘翅a),且雌雄果蠅均有長翅和殘翅類型。
①若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請你寫出可能的基因型組合和其中一組合的一次雜交的遺傳圖解:
②若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請你寫出可能的基因型組合和其中一組合的一次雜交的遺傳圖解:
活動對學生的要求:
1.每個同學對問題1寫出至少一種判斷方法,對問題2中①②任選其一;
2.個人自探后小組內討論分析結果,最后形成結論;(由組長安排分工合作)
3.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探究結果并在黑板上展示推導過程;
4.點評組對展示組的結果進行評價、完善后,其余組有疑問可繼續(xù)補充完善。
活動對教師的要求:
1.參與其中,為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
2.個人自探5分鐘后要求小組合探6分鐘,媒體展示出點評組和評價組(展示時間5分鐘),學生點評結束后教師要簡捷扼要地整體點評(4分鐘)。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合作很好地完成了這幾個問題,但還未完成第二個目標,那么又如何確定基因的位置呢?請同學們完成以下這個問題:
③現(xiàn)利用上述果蠅進行一次雜交實驗,確定該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請你寫出判斷的推理過程。(可用遺傳圖解及相關的文字表述)
活動要求:學生上黑板展示,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補充(6分鐘),教師簡短評價。
四、質疑再探(5分鐘)
同學們已很好解決了本節(jié)的兩個目標,那么在平常還有沒有遇到很類似的疑問,但又不同于這些問題,請你提出來,我們共同分享,共同討論。
學生提問:(1)純種中的一個基因發(fā)生突變如何來判斷顯隱性?(2)顯隱性未知時,又是如何判斷基因位于X、常染色體上呢?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上述問題。
五、運用拓展(7分鐘)
2012福建高考試題。
六、課堂小結(2分鐘)
1.請你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想一想在知識、方法和能力等方面你都有哪些收獲?
2.請班長對本節(jié)課堂上同學們的表現(xiàn)情況做個總結:評出“最佳表現(xiàn)組”。
【課后反思】
學生的探究和表達潛能是很深厚的,只是在長期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這種潛在的能力被埋藏在了學生的內心深處,所以在實施新課改的同時,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更應該多和學生接觸,了解學生的喜好,針對學生的喜好有目的、有層次的一步步在學生活動中展開探究活動,一旦學生的探究潛能被充分地激發(fā),那么每一節(jié)課堂學習的過程對學生來說都將是生動而有趣的。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本人感受如下:
優(yōu)點:
1.通過引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2.通過學生的質疑、個人自探和小組合探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3.通過點評、補充,既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設計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缺點及改進:
1.在顯隱性判斷時教師沒能更準確地引導好。以后除總結方法外還要注意理順思路,比如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型雜交和同種表現(xiàn)型的個體自交等。
2.處理第三個問題時有點匆忙,本來這也是一大亮點。以后這堂課如果沒有時間可把后面的習題去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