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展示示范 助農(nóng)民增收致富
這個品種由北京農(nóng)學(xué)院育成,河南省大京九種業(yè)供種,2013年通過北京市審定。收獲期單株葉片數(shù)15個,單株枯葉片數(shù)3個。高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抗莖腐病,抗倒性好,保綠性較好。中性洗滌纖維含量51.03%,酸性洗滌纖維含量20.09%,粗蛋白含量8.82%。區(qū)域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平均產(chǎn)量 (干重)1218千克,比對照農(nóng)大108增產(chǎn)11.6%,生產(chǎn)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干重)平均1 096千克,比對照農(nóng)大108增產(chǎn)9.6%。
這個品種由河南省大京九種業(yè)育成并供種,2017年通過國家審定。它植株高大,株型半緊湊,成株葉片數(shù)20片,抗小斑病,中抗彎孢葉斑病,感大斑病、絲黑穗病。中性洗滌纖維含量40.81%~42.77%、酸性洗滌纖維含量 17.09%~18.73%、粗蛋白含量7.43%~8.14%、淀粉含量27.43%~31.32%。 區(qū)域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 (干重)1751.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6%;生產(chǎn)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干重)1 923.0千克,比對照雅玉青貯26增產(chǎn)9.3%。
這個品種也是由河南大京九種業(yè)育成并供種的,2007年通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認(rèn)定。生育期間需有效積溫2 700℃,收獲時綠葉片數(shù)14片,根系發(fā)達(dá),抗大斑病。區(qū)域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5 900.2千克,比對照東陵白增產(chǎn)23.3%。
這個品種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xué)院玉米研究中心育成,北京順鑫農(nóng)科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供種,2007年通過國家審定,生育期間需有效積溫2 900℃左右。它株型是半緊湊的,成株葉片數(shù)19片。中抗小斑病、絲黑穗病,感大斑病。中性洗滌纖維含量47.58%~49.03%,酸性洗滌纖維含量20.36%-21.76%,粗蛋白含量8.08%-10.03%。區(qū)域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 (干重)1 247.5千克28.8公頃,比對照農(nóng)大108增產(chǎn)11.5%。
由內(nèi)蒙古金嶺青貯玉米種業(yè)有限公司育成并供種,它是通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草品種委員會審定的(蒙草審:N007)。生育期間需有效積溫2 900℃,全株葉片數(shù)20片,穗行數(shù)18~22行。中性洗滌纖維含量41.26%,酸性洗滌纖維含量19.62%,粗蛋白含量9.58%,粗脂肪3.85%,粗纖維18.63%,無氮浸出物61.82%,粗灰分4.28%。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5.5~6噸。
強盛青貯30由強盛種業(yè)育成并供種,2007年通過國家審定。生育期間需有效積溫2 800℃左右,成株葉片數(shù)是20片,抗病性好,高抗矮花葉病,抗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性洗滌纖維含量47.40%~52.48%,酸性洗滌纖維含量20.67%~22.42%,粗蛋白含量8.31%~10.53%。區(qū)域試驗每667平方米生物產(chǎn)量(干重)1 325.6千克,比對照農(nóng)大108增產(chǎn)17.2%。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106天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64.3厘米,工藝長度42.9厘米,花藍(lán)色,單株果數(shù)40個,籽粒淺褐色,千粒重6.6克。含油量43.01%,亞油酸14.9%,亞麻酸52.7%。每667平方米產(chǎn)86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平川區(qū)4月中下旬,丘陵山區(qū)5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播量為3~4千克。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寒所。
特征特性:小粒黑豆品種,生育日數(shù)中部春播127天,南部復(fù)播90天。株型緊湊,株高90厘米左右,白花,亞有限結(jié)莢習(xí)性,棕色茸毛,種皮黑色、小黑臍,圓粒,有光澤,百粒重10克。蛋白質(zhì)39.04%,脂肪18.65%。每667平方米產(chǎn)149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中部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南部復(fù)播6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的播量中部春播2.5千克,南部復(fù)播3.5千克。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經(jīng)作所。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日數(shù)北部春播121天,中部夏播83天。株型收斂,幼莖紫色,葉片綠色、圓形,花紫色,亞有限結(jié)莢習(xí)性,茸毛淺棕色,莢褐色,籽粒長圓形,種皮黑色,有光澤。粗蛋白質(zhì)(干基)43.14%,粗脂肪(干基)18.97%。每667平方米產(chǎn)172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春播5月上中旬,夏播6月25~7月5日。每667平方米的適宜密度春播1.5~1.8萬株,夏播 3.5~4.0萬株。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寒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北部春播118天,中南部夏播90天。幼莖紫色,植株直立,株型收斂,株高71厘米,葉橢圓形、綠色,花紫色,茸毛褐色,亞有限結(jié)莢習(xí)性,籽粒橢圓形,種皮黑色,臍黑色,百粒重18.9克。每667平方米產(chǎn)195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北部春播5月上旬,中南部夏播6月上、中旬。等行距條播,單株留苗,播深1~1.5寸。北部春播每667平方米留苗1.0~1.2萬株,每667平方米的播量為4~5千克;中南部夏播每667平方米留苗1.5~1.7萬株,每667平方米播量為6~7千克。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谷子所。
特征特性:從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株型直立,葉片深綠色,花冠白色,天然結(jié)實少,漿果綠色有種子,薯形長扁圓,薯皮光滑,黃皮白肉,芽眼深淺中等,單株結(jié)薯4~5個,大中薯率達(dá)95%左右。塊莖休眠期中等,耐貯藏。干物質(zhì)22.3%,淀粉16.57%,還原糖0.45%,維生素C12.6毫克/100克鮮薯,粗蛋白2.35%。每667平方米產(chǎn)1800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每667平方米的種植密度3 000~3 500穴。及時中耕、鋤草、高培土,促進(jìn)薯塊膨大和成熟。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寒所。
特征特性:出苗到成熟120天以上。株型直立,莖紫色,葉深綠色,茸毛較多,葉緣平展,花冠淺紅色,天然結(jié)實弱,塊莖橢圓形,表皮紅色,有網(wǎng)紋,薯肉黃色,薯塊橫切面外緣有紅色環(huán)狀花紋。芽眼較淺,單株結(jié)薯平均3~6個,商品薯率90%以上。鮮薯淀粉19.76%,干物質(zhì)25.72%,維生素C23.03毫克/100克鮮薯,還原糖0.253%。每667平方米產(chǎn)2300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播量為10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種植密度2 200~2 500株。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寒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105天左右。幼苗直立、綠色,周散型圓錐花序,種皮黃色,長橢圓形硬粒??购暂^強,抗旱性較好。粗蛋白(干基)16.37%,粗脂肪(干基)7.17%。每667平方米產(chǎn)148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夏莜麥區(qū)春分到清明前后,最遲不宜超過谷雨,秋莜麥區(qū)5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播量8~10千克,行距20~25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種密度15.5~16.8萬株。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右玉試驗站。
特征特性:釀造型。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shù)100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080℃左右。幼苗拱土能力較強,分蘗力較強。株高108厘米,葉片相對窄小,蠟脈,葉深綠色。穗筒形,籽粒暗紅殼、橢圓形,紅褐色粒。籽粒淀粉74.19%,單寧1.48%。每667平方米產(chǎn)508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一般5月上、中旬氣溫回升的寒尾暖頭播種,精量播種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75~0.85千克。完熟期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
供種單位:黑龍江農(nóng)科院作物所。
特征特性:釀造型。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shù)97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 060℃左右。幼苗拱土能力較強,分蘗力較強。株高90厘米,葉片相對窄小,蠟脈,葉深綠色。紡錘形緊穗,籽粒黑殼,橢圓形紅褐色粒。籽粒淀粉71.20%,單寧1%。每667平方米產(chǎn)519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一般5月中、上旬氣溫回升的寒尾暖頭播種。精量播種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75~0.85千克。完熟期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
供種單位:黑龍江農(nóng)科院作物所。
特征特性:釀造型。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shù)100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100℃左右。幼苗拱土能力較強,分蘗力較強。株高105厘米,葉片相對窄小,蠟脈,葉深綠色。紡錘形散穗,籽粒紅殼,橢圓形紅褐色粒。籽粒含淀粉71.5%,單寧1.2%。每667平方米產(chǎn)527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一般5月中、上旬氣溫回升的寒尾暖頭播種。精量播種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75~0.85千克。完熟期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
供種單位:黑龍江農(nóng)科院作物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127天。幼苗綠色,葉綠色,葉脈白色,株高145厘米,穗筒形,穗型中緊,千粒重24.4克,黑殼紅粒,籽粒扁圓形。每667平方米產(chǎn)523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4月下旬~5月上旬,播深3~4厘米,每667平方米播量1.5千克,每667平方米留苗7 500株。
供種單位:山西冠豐高粱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83天左右。幼苗綠色,株型緊湊,莖綠色,葉綠色,花白色,千粒重45.9克,籽實三棱形、褐色。蛋白質(zhì)11.53%,總黃酮0.266%。每667平方米產(chǎn)134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北部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部復(fù)播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播1.5~2.0千克,每667平方米留苗3.0~4.0萬株。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作科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81~86天。株型緊湊,幼莖紅色,成株莖綠色,莖葉濃綠,花綠色,無香味,籽粒淺棕色、長錐形。籽粒粗脂肪2.98%,粗蛋白12.09%,粗淀粉66.38%,總黃酮2.524%。每667平方米產(chǎn)152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4~5千克。
供種單位:四川涼山州西昌農(nóng)科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93天左右。幼苗生長旺盛,幼莖綠色,株型緊湊,葉深綠色,花黃綠色,籽粒長形、淺棕色,千粒重18.5克。籽粒粗蛋白13.45%,粗脂肪3.09%,粗淀粉63.07%,總黃酮 (蘆?。?.485%。每667平方米產(chǎn)133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每667平方米播1.5千克,播深3~5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3~4萬株。該品種落粒嚴(yán)重,當(dāng)大田有三分之二籽粒呈本品種固有色澤時,在上午10時前及時收獲。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作科所。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85天左右。幼苗葉綠色、幼莖淡綠色,植株緊湊,株高100厘米左右,主葉片卵狀三角形,無限花序,籽粒黑色、三棱卵圓形瘦果,子實有苦味,無棱翅,平均單株粒重12.45克,千粒重為19.1克。抗旱、抗倒、耐瘠薄。每667平方米產(chǎn)167千克左右。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粱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98天。幼葉、幼莖淡綠色,株型緊湊,葉綠色,花黃綠色,籽粒黑色、三棱卵圓形瘦果,無棱翅,子實有苦味。抗病性、抗旱性較強,耐瘠薄。蛋白質(zhì) 8.81%,脂肪 3.16%,淀粉 64.98%,黃酮2.16%。每667平方米產(chǎn)150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北部5月1~10日,中部6月10~20日。每667平方米播量2.5~3.0千克,每667平方米留苗5.5~6.0萬株。
供種單位:山西農(nóng)科院高粱所。
特征特性:生育日數(shù)92天。株高131.2厘米,主莖分枝數(shù)6.9個,單株粒數(shù)846個,單株粒重14.0克,千粒重17.9克。每667平方米產(chǎn)144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選擇高寒山區(qū)地塊種植,適宜播期春播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 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種采用深耕淺種的方式,利于出苗及減輕病蟲害。每667平方米播量為4千克,每667平方米留苗9~10萬株。
供種單位:云南農(nóng)科院生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