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鳳
四月八,婆娘誕
黃燕鳳
農(nóng)歷四月初八,在佛家是紀念釋尊誕生的佛誕節(jié),俗稱“浴佛節(jié)”。但在廣東民間,這天雖也是節(jié)日,但有許多不同的意義。
廣東佛山一帶,農(nóng)歷四月初八,稱“婆娘誕”?!捌拍铩钡摹澳铩弊郑浾Z讀陰平聲,和“纏腳娘”的“娘”字讀音相同。上海話稱姑姑為“娘娘”,兩字都讀陰平聲。廣東民間,婆娘是專門保佑小孩子健康平安、快樂長大的神。拜婆娘也是孩子們的專屬任務。
拜婆娘的供品包括一杯茶水、一個“紅包”(染成紅色的豆沙包子,供神專用)、一碗飯、一碟菜肴。先上一炷香,然后禮拜、叩頭如儀。
拜婆娘是廣東佛山一帶的習俗。婦女結(jié)婚生育后,便開始供奉婆娘。在鄉(xiāng)下,一般將神位設在夫妻臥室的床頭底下;在床底的墻上貼一片紅紙,就是婆娘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年節(jié)、神誕等,燒香拜祭,祈求婆娘保佑婦幼平安,多子多福。小孩過生日,更要燒香點燈(但不點蠟燭),讓小孩叩拜。
婆娘這個詞兒,后來訛傳為“婆婆”(粵語對外婆的稱呼)。于是婆娘誕當天一早,外婆會攜帶豬肉、果品、糕點,前往探望女兒和外孫。女兒接過禮品,就放到婆娘神位前上供,午飯后送走外婆時,在外婆攜帶的籃子上放上一封“利是”(意思是壓籃子,不讓它空著),然后才把供品給小孩和鄰居親友的小孩分享,說是小孩吃了可以無災無難,身體健壯。民謠有云:“四月八、婆娘誕,阿婆挽來茶和蛋?!?/p>
婆娘誕的來源已不可考,有人猜測是古南越文化的積淀;也有人認為它起源于遠古時代母權(quán)社會,與廣西古駱越后裔壯族民間神妹六甲(又稱花婆、床頭挑)相似。
更有一說,《封神榜》上托塔李天王的正室娘子,乃是一位供奉在夫妻床下的神,專門保佑夫妻和睦、孩兒健旺的。
無獨有偶,農(nóng)歷四月初八在廣州是“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誕”。關于金花娘娘的傳說,文獻最早見于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廣州多有金花夫人祠,夫人字金花,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diào)媚鬼神。其后溺斃湖中,數(shù)日不壞,有異香,即有一黃沉女像容顏絕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仙,取祀之。因名其地曰仙湖,祈子往往有驗。婦女有謠:祈子金花,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p>
因為這樣的傳說,崇拜金花在珠三角迅速傳播蔓延。明清時期,在城鎮(zhèn)或較大的村落都建有金花廟。早在清初康熙年間,廣州河南的金花廟在金花誕時已形成廟會,十分熱鬧;到清末民初,這個金花廟在神誕日除了開壇打醮、演戲酬神外,還有民間組織長達七晝夜的“唱燈花”等活動。
一甲子前,廣州西華路金花直街處有間金花廟,據(jù)說長年香火旺盛,特別是金花誕,一連幾日都有戲班表演,小販云集,熱鬧非常。
20世紀50年代,金花廟改成金花幼稚園。后來舊房子倒塌,遂至湮沒無聞。其時,金花街早就榮獲衛(wèi)生模范單位稱號,此后數(shù)十年一直以衛(wèi)生聞名,市民早已遺忘了金花誕。然而,廣東其他地方的金花廟依然存在,而且長年香火不斷。
婆娘誕這天,有一種特殊的應節(jié)食品——煙樨餅。外婆來到女兒家,往往帶上的禮物就是煙樨餅。煙樨餅香甜軟糯、口感彈牙又不失爽滑,上面還印有清晰的花紋。
但是,煙樨餅在20世紀60年代已從廣州消失。后代替代的是豆沙蒸餅、水晶蒸餅等,也是香軟甜糯,餅印輪廓清晰,不過都是白色或透明,晶瑩瑩的。
農(nóng)歷四月初正是春夏之交,南粵地區(qū)的田基(田間阡陌)上、農(nóng)家的前后院子里,到處長著一種俗名煙樨的植物。它的葉子呈粉綠色,帶點煙霧狀,有清熱驅(qū)蟲、去濕解毒、幫助小孩暖胃去積的功效。
煙樨餅的制作,先是摘取煙樨的老葉子(愈老,香味愈濃),搗爛取汁;或者加入米粒,放在石磨上磨碎成漿,放入布袋中擠去水分。然后加入煮融的片糖(兩廣地區(qū)片狀的紅糖)、豬油、糯米粉和黏米粉(秈米粉),揉搓均勻,制成煙樨粉團。
從粉團中捏出一小塊,壓入抹上花生油的餅模中,用雙手大拇指稍微用力壓緊,使那塊粉團剛好完全壓入兩個木制的餅模中。再用手指輕挑,將印好的煙樨餅脫模出來,放在蒸籠里蒸一刻鐘,玉綠色的煙樨餅就制作成功,熱食、冷吃均可。
著名書畫家黃苗子是廣東中山長洲人,其祖父黃紹昌是晚清光緒年間大儒,寫過一首《鐵城竹枝詞》,詠及家鄉(xiāng)的煙樨餅,詞云:“四月煙樨滿路邊,拈來制餅味香甜;醉看兒輩爭番啖,浴佛人傳倍鬧喧?!?/p>
煙樨,出產(chǎn)在印度和中國南方。從印度也出產(chǎn)煙樨這一點看,四月八佛誕之日吃煙樨餅,也是一種佛緣。粵港佛教人士也會在佛誕節(jié)當天用煙樨餅供佛或供眾。
民間古老相傳,某年四月初八,一位游僧來到香山縣龍?zhí)翗淇有『舆呄丛琛R粭l大蟒蛇突然向他襲來,他拔出寶劍,把蟒蛇砍成數(shù)截,隨手丟在河中。
恰在此時,一位喝醉的老漁翁棹船路過,糊里糊涂一手抓起蛇頭,一手搬來蛇尾,揮手亂舞。那條蟒蛇竟因此死而復生,化龍飛去。余下的幾段蛇身,在河邊變成了幾棵小樹,那就是后來的煙樨。
一年夏天,當?shù)匚烈吡餍?,尸橫遍野。有人偶然發(fā)現(xiàn)煙樨樹葉搗碎沖水喝,治病即愈。此后每年四月八,人們都會制作煙樨餅食用,并以“舞醉龍”的方式慶節(jié)酬神。
道光年間的《香山縣志》記載:“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諸神廟雕飾木龍,細民金鼓旗幟,醉舞中衢,以逐疫,曰轉(zhuǎn)龍?!?/p>
“舞醉龍”原是模擬上述傳說中的情境:道具只有堅實木料制成的龍頭、龍尾兩截,沒有龍身;由兩名醉漢各執(zhí)龍頭、龍尾,乘著酒興舞動。
“舞醉龍”的行列以金童玉女、布繡、舞醒獅為先導,早先只有吶喊聲,并無音樂伴奏,后來跟隨著前面舞獅的“三星鼓點”舞動。舞龍者如果表現(xiàn)醉得不夠,旁邊有手持酒埕者,會灌他喝酒。舞龍者不時會將口中酒水噴向天上或四周,直到醉倒或舞到筋疲力盡,則另有后備的醉漢接上繼續(xù)舞。
然而,20世紀50年代初,這一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便已聲沉影寂。幸得移居澳門的香山漁民在海外傳承,并發(fā)揚光大。澳門的“舞醉龍”融武術南拳、醉拳、雜耍等技藝于一爐,變得更加氣概豪放、瀟灑,妙趣叢生。
2008年,醉龍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擴展名錄項目。
因為澳門的“舞醉龍”源于中山,又不同于中山,2010年澳門“魚行醉龍節(jié)”,也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舊時香山童謠說:“舞龍船頭,吃煙樨餅,歡天喜地夠曬盞(佳美的意思)?!?/p>
如今,在廣東中山、珠海等地,以及澳門,農(nóng)歷四月八仍然保留著吃煙樨餅和“舞醉龍”的民俗。
(責任編輯:亞聞)
(郵箱:2003xy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