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昌
(200052 上海申勤律師事務所 上海)
關于馳名商標司法認定探析
葉劍昌
(200052 上海申勤律師事務所 上海)
本文擬結合審判實踐探討我國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并針對當前馳名商標司法認定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馳名商標;異化;司法認定
2001年10月27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未對馳名商標進行定義,但該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了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的因素。這一作法與主要國際公約和各主要國家的作法是一致的。2003年4月1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fā)布的《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guī)定》第2條將馳名商標定義為:“本規(guī)定中的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
雖然實定法上鮮有馳名商標的準確定義,但學者們對馳名商標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的闡述。法國學者Y·st-Gal認為,馳名商標是指廣為廣大公眾所共知且享有卓越聲譽的商標。日本學者紋谷暢男認為,馳名商標是作為特定人業(yè)務有關的標志,已在交易者或消費者中間為公眾所知悉的商標。張俊浩先生認為,從一般意義上說,馳名商標是指公眾所知的享有卓越聲譽的商標。高盧麟先生認為,馳名商標是指某商標經(jīng)過在貿(mào)易中長期使用,為廣大公眾所知曉,知名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梢?,雖然目前對馳名商標還未有統(tǒng)一而權威的定義,但無論從判例的積分、實定法的規(guī)定、國際公約的約定,還是學者的研究的角度,馳名商標均應具備兩個基本內(nèi)涵,一是為相關公眾所知悉,二是具有較高的聲譽。司法實踐中對馳名商標的理解可參照《馳名商標認定保護規(guī)定》給出的定義。
馳名商標制度的初衷在于為馳名商標提供特殊的法律保護,而不在于授予某商標“馳名商標”的榮譽稱號。從嚴格意義上說,商標法上并不存在“馳名商標”與“普通商標”這樣的分類,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馳名商標并不是商標法上的一種特殊商標,而是法律為所有商標提供的一種可能的保護”。我國馳名商標法律制度起始于工商行政部門,從馳名商標制度構建的開始就產(chǎn)生一種誤導,無論是企業(yè)還是一般公眾都認為馳名商標是政府授予的一種榮譽稱號。一旦某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則使用該商標作為無形資產(chǎn)的價值瞬間劇增,一些地方政府從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對被評定為馳名商標的企業(yè)予以高額獎勵,并在稅收等方面予以照顧。保護馳名商標不是評定馳名商標,不是授予稱號。因為我們現(xiàn)在保護的是正在創(chuàng)立中的馳名商標,是初級階段的馳名商標。準確的說是保護創(chuàng)立馳名商標的環(huán)境和程序,不可以將一些商標由于被侵權的“低門檻”而認定的馳名商標捧到不適當?shù)奈恢茫荒芤颜x向消費者發(fā)布不恰當?shù)摹肮俜叫畔ⅰ薄_@樣,政府就在幫助某個企業(yè)促銷。參與企業(yè)間不正當競爭,也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而在目前,馳名商標無疑是每個品牌經(jīng)營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可見,馳名商標在我國已經(jīng)廣泛的被認為是一種榮譽稱號,這種對馳名商標的誤讀既不利于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也直不利于我國馳名商標認定制度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從法律規(guī)定的角度看,我國現(xiàn)行的馳名商標制度放棄了由商標局主動認定的體制,轉而采納了“被動認定”、“個案有效”的國際通行的作法。目前,無論是經(jīng)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行政認定,還是經(jīng)人民法院司法認定的馳名商標,其效力僅對該個案有效,并不必然對其后的案件自動具有拘束力。但是目前獲得馳名商標認定的廣大企業(yè)似乎對“被動認定、個案有效”無動于衷,紛紛對所獲得的馳名商標進行大力宣傳,其形式有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在報紙、電視上作廣告。而且,在宣傳馳名商標時,有些企業(yè)并不標明其馳名商標的使用范圍,而是籠統(tǒng)的標明“某某商標――中國馳名商標”。這些企業(yè)似乎不知馳名商標是一動態(tài)事實,而想當然的認為一旦馳名商標被認定,那么當然可以對其商標以“馳名商標”的標簽進行大力的宣傳。
知識產(chǎn)權審判工作中一定要切實嚴格把握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堅決避免降低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使不具備馳名商標法定條件的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馳名商標是客觀存在的,商標馳名與否同該商標是否經(jīng)過法律程序認定無關。一個實際上已經(jīng)馳名的商標,即使未經(jīng)法律認定,也絲毫不損害它的馳名程度。相反,一個與馳名商標認定標準相距甚遠的商標,即使勉強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它的聲譽也不會有多大的提高,反而有拔苗助長的之嫌,甚至損害自身的信譽。當前,個別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商標不被消費者所認可的現(xiàn)狀就是例證。因此,人民法院審理與認定馳名商標有關的案件時,應該嚴格把握認定標準,既不降低人民法院認定馳名商標的門檻,也不刻意鼓勵認定或者任意擴大認定范圍,從而保障人民法院司法認定馳名商標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標通過司法認定的方式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一時間,通過司法途徑認定馳名商標成為了企業(yè)界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人們也對其中可能出現(xiàn)的“設局”行為提出了擔憂,認為有可能導致認定的“馳名商標”名不符實,降低馳名商標的“含金量”。民事訴訟中的馳名商標認定與普通民事訴訟有不同之處,普通民事訴訟中較少涉及案外人乃至社會公眾的利益,基本上只涉及涉案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由于馳名商標具有強大的保護力,馳名商標的認定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同行業(yè)的競爭者。因此通過原被告合謀而導致的馳名商標的認定不僅對同業(yè)競爭者是不公平的,也將最終影響作為弱勢群體的消費者,進而從根本上危害市場秩序,也違背了知識產(chǎn)權制度創(chuàng)立的目的,即平衡知識產(chǎn)權權利人與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在馳名商標司法認定實踐中,法院必須加強對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案件的審查,堅決避免有關當事人通過“虛構訴訟”的方式獲得馳名商標認定。
司法認定馳名商標在我國已走過了近五年的歷程,人民法院依法認定了近百件馳名商標,司法認定馳名商標工作在健康而有序的開展,廣大公眾也逐漸認可人民法院司法認定的馳名商標。
[1]高映.論我國馳名商標司法認定中”馳名”的界限[J].《河北法學》,2008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