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動態(tài)
Information network
行政審批權下放以來,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下城分局按照市局下發(fā)的《國土資源行政審批和管理事項作業(yè)指導手冊》穩(wěn)妥承接,在規(guī)范操作的基礎上提質提效,在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積極探索,成功辦理審批權下放后城區(qū)首宗地下空間土地補辦出讓項目,依法依規(guī)實現某大廈出讓地下商業(yè)空間用地面積1.2萬平方米,補繳出讓資金344萬元。一是守好“政策”關。嚴格按照《杭州市區(qū)地下空間建設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記暫行規(guī)定》《關于調整杭州市區(qū)土地級別和基準地價標準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規(guī)定,進行土地等級確定和地價測算等系列工作。不越線,不踩線,確?!耙罁薄皵祿眱蓳蚀_。二是把好“程序”關。在受理過程中,不漏項,不錯位,按照步驟、程序受理,注重檢查受理材料的完整性、準確性,例如申請報告、地上項目是否通過復核驗收,地下工程經依法批準建設、竣工等土地權屬資料是否具備,發(fā)改人防消防等6部門意見是否齊全。測算環(huán)節(jié)注重準確、出件環(huán)節(jié)確??焖?。三是抓好“細節(jié)”關。鑒于是行政審批職權下放以來的首次辦理,下城分局對于模糊問題不馬虎,遇到疑難問題不退縮,積極探索,邀請市局指導,做到不遺漏一個小環(huán)節(jié),不放過一個小細節(jié)。明確地下空間建設用地使用權按層確權,補辦有償使用手續(xù)的土地面積按房產測繪分攤后建筑面積確定。明確土地等級、空間層級做好地價測算、控好制件、出件。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下城分局 劉倩倩
為進一步激發(fā)干部職工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增強爭先創(chuàng)先意識,打造一支“服務大局、敢于擔當、業(yè)務精通、作風過硬、紀律嚴明、清正廉潔”的余杭國土鐵軍,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余杭分局開展為期一年的“爭當系統(tǒng)標桿、爭作鐵軍標兵”活動。據悉,該活動為余杭分局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分單位和干部個人兩個層面同時開展。就科所單位層面而言,要立足單位職能積極創(chuàng)先爭先,努力在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隊伍建設提升能力、推進重點工作落實、服務群眾保障民生等方面成為全系統(tǒng)的標兵和榜樣;就個人層面而言,要立足崗位奮勇爭先,努力在黨風廉政、治庸治懶治散、克難攻堅、服務奉獻等方面成為全系統(tǒng)的標兵和榜樣?;顒臃謱W習討論、整改爭先、總結提升三個環(huán)節(jié),從日常管理、工作落實、隊伍建設三個方面著手,通過基層調研、主題宣講、崗位練兵、建立工作日志檔案、“三不”問題專項整治等途徑,提高干部職工宗旨意識和綜合素質。同時,開展服務平臺、服務項目的結對聯(lián)系活動,60余名干部聯(lián)系服務全區(qū)重要平臺和重點項目,包括未來科技城、良渚新城等重要平臺,也包括“三路一環(huán)”、東西向快速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小城鎮(zhèn)環(huán)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聯(lián)系人要定期走訪聯(lián)系服務對象,宣傳國土政策,了解和協(xié)調問題困難。此外,余杭分局制定了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責任清單,建立了任務“清單制、項目化、領辦制”,19項重點工作任務、45條量化的工作目標,均由責任領導領辦,明確到責任科室和責任人。將堅持“目標任務化、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考核化”的工作方法,動態(tài)跟蹤重點工作,建立排名通報、約談問責等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余杭分局 俞洋陽 石琰
3月8日,杭州大江東管委會李鵬副主任召開農村房屋違法用地清理整治工作專項會議,各街道城建副主任、國土資源分局負責人、城管執(zhí)法大隊、“三改一拆”辦參加會議。會上,李鵬副主任強調,各街道要嚴格按照《全省農房確權確違和違法用地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浙土資發(fā)〔2016〕40號)《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關于要求上報農村房屋違法用地有關情況的通知》(廳辦函〔2017〕12號)等文件精神,全面摸清各行政區(qū)域范圍內農村房屋違法占地現狀情況,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推進“三改一拆”行動和“除隱患、保安全、促轉型”治危拆違攻堅戰(zhàn)的部署戰(zhàn)略,加強大江東農村房屋用地管理。本次農村房屋清理整治將按照“清理一批、查處一批、曝光一批、拆除一批”的原則組織實施,以實現農村違法違規(guī)用地的“清零”,徹底扭轉未批先建等農村違法用地現狀,維護集聚區(qū)依法用地的良好秩序。根據要求,6月10日之前,各街道要對排查發(fā)現的農村村民住房、農村集體公益性用房及農村生產經營性用房等違法占地行為,按照《“無違建縣(市、區(qū))”創(chuàng)建標準及考核辦法》進行整改復耕,對涉及非法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非法占用集體土地建造房屋并用于出租居住、生產經營,超批準面積占用集體土地建造農居豪宅的要進行重點清理。7月31日前,將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對整治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現場驗收,并進行總結通報。整治期間,對未完成整治扶風的情況要開展督查,對存在虛報瞞報、整治復耕不力的情況將及時移送相關線索至紀檢組,啟動問責程序。此外各街道要結合此次行動,建立長效機制,深入、持續(xù)、規(guī)范推進農村依法用地秩序;要組織人員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對新發(fā)生的違法用地做到早發(fā)現、早制止,堅持即查即拆即復耕的工作方式,從源頭上遏制違法用地的產生,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切實保護土地資源。此次行動雖時間緊、任務重,大家仍要擼起袖子、甩開膀子,高標準、快節(jié)奏投入到此次行動中去,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切實保護土地資源。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大江東產業(yè)集聚區(qū)分局 曹琪綺
4月14日,嘉興市國土資源局沈金德常務副局長應邀為南湖區(qū)人大常委會、南湖區(qū)政府相關人員進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專題輔導,南湖區(qū)人大主任、副主任及各工委主任及相關人員、區(qū)政府和區(qū)國土分局干部職工約60余人參加了輔導。沈金德常務副局長結合南湖區(qū)區(qū)域實際情況,利用精心準備的PPT課件,就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方面的內容深入淺出地進行了交流分析講解。據悉,開展業(yè)務輔導講解是國土資源系統(tǒng)強化監(jiān)督職能和提高業(yè)務素質的實招,更是落實“四年活動”和“責任落實年”的具體舉措,也是開展國土資源普法工作的有效抓手。通過專題輔導,增進了南湖區(qū)人大、政府相關人員對國土領域相關政策、制度規(guī)定的了解,對南湖區(qū)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掌握,對進一步提高人大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監(jiān)督有很大幫助。
嘉興市國土資源局南湖區(qū)分局 王志
一方面,建設用地空置,急于轉讓;另一方面,需要土地建設,著急尋找。原因在于信息不暢通。為了破解這個問題,4月27日,余姚市出臺了《完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工作實施意見》,推進土地交易市場建設。今后,像進入超市購物一樣,有需要土地的企業(yè),進入余姚市土地交易信息平臺,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選擇;需要轉讓土地的企業(yè),也可以在該信息平臺登記信息,發(fā)布消息,以盡快實現土地轉讓。余姚市由國土資源部門牽頭,會同法院、經信、金融辦、國資等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開發(fā)區(qū)),通過摸底調查和意見征求,結合市地產市場領導小組確定的年度土地出讓計劃,掌握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低效閑置土地,作為交易信息,形成全市統(tǒng)一的土地交易信息庫。通過現有的市國土資源局、市招投標中心、市產權交易所門戶網站和新開發(fā)的微信公眾號(余姚土地市場)以及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等多種平臺宣傳發(fā)布和采集土地交易信息,暢通土地交易信息流通渠道。各土地交易意向單位,也可以直接向市土地交易儲備中心或屬地國土所登記交易意向。同時,以市土地交易儲備中心、市招投標中心和市產權交易中心為平臺,建立全市統(tǒng)一的土地交易有形市場。真正實現“信息發(fā)布—交易登記—交易審批—合同簽訂—權證辦理”的交易流程體系。除已分割登記的住宅用地以外所有國有建設用地交易,都可以進入該平臺,實現快速交易。余姚市國土資源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土地交易超市的建設,可以加快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進度,有利于存量建設用地的盤活利用和存量建設用地交易流轉,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保障項目落地,促進節(jié)約集約用地。
余姚市國土資源局 徐燮彪 朱年峰
近日,浙江省2016年度“騰籠換鳥”考核先進出爐,平湖成為嘉興唯一上榜的縣級市。一是低效土地騰退和高端產業(yè)引入一起抓。自2012年開展“兩退兩進”(騰籠換鳥)以來累計騰退土地資源11713.5畝,涉及536個項目。其中直接回收項目230個,土地6087.3畝,利用騰退土地累計新進項目142個,新增銷售收入322.1億元,新增稅收18.8億元,平均畝均銷售收入550萬元,比原項目提高3.3倍;畝均稅收33萬元,比原項目提高4.9倍。閑置低效收回再開發(fā)和兼并重組引進了一批如津上精密和國利汽車環(huán)保等優(yōu)質企業(yè)。二是績效評價擴面和差別化配置改革深入一起抓。對3553家實際占地的工業(yè)企業(yè)首次實行分行業(yè)綜合績效評價;全省首創(chuàng)物流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對全市占地3畝以上的物流企業(yè)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評價。出臺《平湖市三年以上綜合績效評價D類企業(yè)處置方案》,對連續(xù)三年以上D類企業(yè)執(zhí)行更為嚴厲的要素資源差別化配置措施;全年征收差別化電價2437萬元,同比增加71.4%,征收差別化水價企業(yè)115.8萬元,差別化排污費3511萬元,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差別化政策執(zhí)行金額3716萬元,差別化土地供給修正金額1454萬元。三是資源要素節(jié)約和平臺二次開發(fā)一起抓。全年共完成淘汰落后產能155項、2087臺,超額完成上級下任務; 通過淘汰關停落后產能設備、節(jié)能改造,騰出用能42246噸標煤;推進落后電機變壓器淘汰更新,全年淘汰落后電機339臺、1.12萬千瓦;全面完成COD、NH3-N、SO2和NOx四項指標減排任務。推進園區(qū)二次開發(fā)利用,開展“美麗企業(yè)庭院”認定,重點打造平湖光機電智造小鎮(zhèn),加快推進平湖現代印刷小鎮(zhèn)等特色小鎮(zhèn)建設;全市8個鎮(zhèn)(街道)“兩創(chuàng)”中心規(guī)劃實現全覆蓋,全年累計竣工面積24.7萬平方米,在建面積12.8萬平方米。
平湖市國土資源局 胡一婧
三門縣是全省地質災害重點防范縣,境內屬地質災害中、低易發(fā)區(qū)以上的面積達655.37平方公里。地質災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種類型。為了切實推進地災防治工作,該縣采取切實措施,做好地質災害的快搬優(yōu)治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工程治理方案33個;工程治理已完工8個;已完工驗收1個;正在施工8個;還未完成招投標16個。搬遷1個項目,老房拆除達到75%。一是項目化管理掛牌銷號。三門縣在全面查清本轄區(qū)地質災害隱患點規(guī)模、危害、危險性等基礎上,對各災害點防治的緊迫性、必要性、可行性等進行初步論證篩選,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庫。根據縣長指示將地災隱患點治理列入縣政府首輪掛牌銷號清單,明確了每個隱患點的牽頭領導、牽頭單位和責任人,同時積極落實2017年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專項資金1300萬元,確保項目按期實施。二是“一點一檔”全覆蓋。三門對全縣的35個地災隱患點登記造冊,實行“一點一檔”管理模式。每一個地災隱患點都建有一個完整的防治檔案。內容包括地災基本情況、防范措施、防治責任等內容,使地質災害防治實現了“發(fā)現得了、處理得早、控制得住、追究得準”。三是“一月一通報”強化督查。為了及時將地災隱患治理任務落實到位業(yè)主單位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督查其早招標、早治理、早驗收。該縣對地災治理項目實行“一月一通報”制度:以三門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辦公室的名義每月通報全縣地災防治工作,并將該通報抄送黨委政府的一把手。目前已編發(fā)督查通報3期。
三門縣國土資源局 楊文晉
近日,桐廬縣下發(fā)了《關于桐廬縣“千畝水田 萬畝耕地”墾造工程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力爭2017-2018年全縣墾造耕地面積超萬畝,其中墾造水田6250畝以上、墾造旱地2600畝以上、建設用地復墾1160畝以上,并建立規(guī)劃體系健全、建設標準完備、資金保障安全、施工監(jiān)管到位、后續(xù)管護有效、隊伍支撐可靠的長效工作機制。《意見》明確土地整治項目的墾造責任主體為鄉(xiāng)鎮(zhèn)(街道),采取政府投資墾造和社會資金墾造兩種方式,其中社會資金墾造項目實施人需具備農業(yè)開發(fā)相關資質,取得該土地10年(剩余年限)以上承包權,并需經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經濟組織同意?!兑庖姟酚媱潓?017-2018年墾造耕地任務一次下達到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要求當年4月上旬完成立項,10月完成竣工驗收,11月前完成入庫報備,跨年度項目實行滾動立項建設驗收。項目批準后(立項之日算起)應在6個月內動工,1年內竣工驗收,逾期未實施的原項目批復自動失效?!兑庖姟访鞔_產生的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由縣政府統(tǒng)一回購,指標回購費標準為:墾造旱地10萬元/畝、旱地改水田15萬元/畝、直接墾造水田20萬元/畝,指標回購費按項目進度分期支付到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同時,建立縣級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調劑平臺,嚴格“誰用地、誰占補”要求,所有占用耕地的建設項目,必須通過調劑平臺購買指標來落實占補平衡?!兑庖姟愤M一步嚴格項目竣工驗收、后期管護的監(jiān)管,對延期或驗收不合格項目扣減鄉(xiāng)鎮(zhèn)(街道)指標回購費2萬元/畝。對驗收合格項目后續(xù)管護較好的進行補助,墾造水田項目驗收合格后連續(xù)三年種植水稻的,最高可補助3000元/畝,墾造旱地項目最高可補助1000元/畝。此外,桐廬縣還將“千畝水田萬畝耕地”墾造工程納入縣委、縣政府專項考核,作為重點督查工作,對未完成年度任務的,將對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約談。
桐廬縣國土資源局 徐國華 尹芳
浙江省決定2017年啟動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3年行動,力爭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全省直接威脅30人以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淳安縣位于浙江西部山區(qū),地質災害易發(fā)多發(fā)。4月5日,淳安國土資源局錢局長帶領地礦科、縣應急服務中心同志對地質災害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先后到金峰鄉(xiāng)錦溪村下江自然村危巖體、威坪鎮(zhèn)株林村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點作了現場調查和指導工作。錢局長指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只有在“查出病情、分析病因”的前提條件下方能“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徹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為全面落實全省地質災害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貫徹落實省廳、市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精神,該局積極行動起來,多措并舉有序推進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計劃”。一是牽頭編制《淳安縣地質災害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研究起草避讓搬遷配套政策,提高搬遷補償標準。二是積極謀劃安置工作。主動對接,加快推進楓樹嶺鎮(zhèn)豐家源村和金峰鄉(xiāng)金源村金元山自然村等搬遷安置點的規(guī)劃建設。同時,統(tǒng)籌各類涉農政策,積極探索激勵機制,引導村民選擇就近安置、公寓安置及貨幣安置等多種方式,加快人員避讓搬遷安置。三是強化應急排險治理。規(guī)范資金管理,嚴格質量監(jiān)管,狠抓項目進度,對鄉(xiāng)鎮(zhèn)防治任務進度進行考核。2016年,完成地質災害防治項目55個,投入資金4500萬元,2017年計劃投資1.2億。四是科學編制《淳安縣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保護“十三五”規(guī)劃》,力求規(guī)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提供指導服務。五是成立地質災害應急服務中心,做好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淳安縣國土資源局 朱華平
云和縣圍繞“全面查、堅決搬、加快治”的要求,全面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大搬快治”百日攻堅行動。截至4月27日,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需搬遷群眾630戶2341人,全縣98%地質災害隱患點農戶完成撤離,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搬快治”百日攻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全面排摸,消除隱患。迅速組織開展地質災害調查摸底行動,發(fā)動全縣國土資源系統(tǒng)干部、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干部,對縣域范圍內所有隱患點進行調查,并建立“一戶一表”,摸清各點位受威脅戶數、人數等基礎信息。同時,明確紅線范圍。邀請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專家,對全縣所有隱患點進行復核,劃出隱患點威脅范圍紅線,做到該治理搬遷地質災害點既不遺漏、又不擴大,并制成影像圖,明確受威脅情況和治理意見,下發(fā)到相應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全縣共排摸出隱患點62處,分布于6個鄉(xiāng)鎮(zhèn)3個街道,潛在受威脅人口一共688戶2581人。二是搬遷安置,確保平安。在充分調查了解群眾搬遷意愿的基礎上,按照貨幣安置、公寓安置、有土安置等方式,初步確定安置方案。全縣688戶受威脅戶,除工程治理解危58戶外,剩余630戶計劃全部實施搬遷安置,今年準備新建的4個安置區(qū),現已確定選址,正開展規(guī)劃設計和項目審批,其中,烏弄坑安置區(qū)已完成土地征收;石塘坑安置區(qū)已完成土地平整;金村安置區(qū)已完成選址;大坪小區(qū)(三期)將在7月份開工建設。計劃安置292戶;已建成的大坪小區(qū)(二期)現房計劃安置100戶;另外,計劃貨幣安置63戶,公租房安置9戶,自建房安置165戶,集中供養(yǎng)1戶。三是示范帶動,力促攻堅?!按蟀峥熘巍惫越M積極發(fā)揮各地質災害隱患點黨員、村兩委干部先鋒帶頭作用,著力改變村民認知,實現從“要云和搬”到“我要搬”的轉變,形成了“大搬快治”合力,極大推動了云和縣“大搬快治”進度。同時,通過微信、電視、報紙等各類媒介,對大搬快治的工作亮點、創(chuàng)新做法、典型事例進行宣傳報道,著力營造“人人知曉、人人理解、人人支持大搬快治”的良好氛圍。
云和縣國土資源局 何玲
國土資源管理關乎千家萬戶,影響千秋萬代,黨的支部作為打造“國土鐵軍”中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唱響主旋律,更需要扣人心弦、賞心悅目的好聲音,海鹽縣國土資源局在2017年開展的“責任落實年”主題活動中傳來了陣陣催人奮進的“支部好聲音”。一是“品德國土”好聲音。支部組織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同做文明國土人”“我們的節(jié)日”“最美全家?!钡戎黝}活動,不斷豐富文明創(chuàng)建的內涵,不斷提升干部員工的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文明服務的水平。除此之外,定期舉辦道德講堂活動,結合身邊凡人善身,尋找國土人的閃光點,廣泛宣傳系統(tǒng)“最美國土資源人”的最美故事,進一步傳播和弘揚正能量。二是“和諧國土”好聲音。以“機關支部活動工程”為著力點,運用多種載體,激發(fā)黨員干部廣泛參與熱情。積極參加“紅船領航”“我的入黨故事”和“家有好風”專欄活動,展示支部風采,集結黨員心聲;組織開展“建黨96周年、重走紅色路”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向黨組織說說心里話”等主題的“黨員活動日”,不斷增強黨員干部歸屬感和凝聚力,讓黨支部充滿生機和活力。三是“效能國土”好聲音。繼續(xù)深化“雙報到一注冊”制度、“1+X”組團幫扶制度,不善完善下基層調查研究、走親連心、結對共建等直接聯(lián)系服務基層機制,不斷提高志愿服務的能力。結合“責任落實年”主題活動,開展“認領微心愿”“關愛空巢老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社會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打造忠誠擔當、干凈干事、充滿活力、勇立潮頭的“紅船國土鐵軍”,向黨的十九大獻禮,讓支部好聲音飄進每個黨員的心坎里,迸發(fā)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全力服務于“三優(yōu)”海鹽建設。
海鹽縣國土資源局 宋鴻良
日前,武義縣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回顧總結2016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并對今年工作進行部署,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副縣長鐘曉谷出席會議。去年,武義縣持續(xù)開展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建設,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努力提升綜合防治能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全縣原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28處,通過多年治理搬遷,去年經穩(wěn)定性評價,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減少為72個,潛在威脅人口減少到1767人。2016年全縣共發(fā)生地質災害災險情51起,全部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合理處置,未發(fā)生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加大地質災害搬遷力度,實施地質災害異地搬遷項目4個,完成搬遷人數205人。加大投入,積極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全年共落實勘查治理資金1072.6萬元。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64個工程建設項目和191個農民建房項目進行了危險性評估,監(jiān)督用地單位和責任人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加強地質災害隱患分析研判,和氣象局聯(lián)合為地質災害群組發(fā)布預警預報短信50批次,接收人次28400人次。鐘曉谷指出,目前武義縣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全縣上下要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意識,落實防災責任,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加強宣傳,進一步提高全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意識,抓好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要群策群力,進一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網絡體系,完善應急保障機制,推進應急聯(lián)動工作;要全力以赴,推進地質災害“三年清零”行動,全力抓好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會上發(fā)放了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三年清零”行動培訓光盤,縣政府與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
武義縣國土資源局 吳曉紅
“截至目前,該項目土地平整進度已達90%,溪渠改造基本完成,預計6月底可完工?!?月6日,在熱火朝天的江山市賀村鎮(zhèn)淤前等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現場,項目施工負責人嚴朝森滿懷喜悅地相告。淤前等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是江山市2016年“四大百億”項目,項目區(qū)總面積540多畝,總投資500多萬元,去年12月開工以來,進展順利。江山市正在實施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有4000多畝,涉及賀村、壇石、上余、雙塔等鄉(xiāng)鎮(zhèn)(街道)。今年以來,江山市國土資源局按照“突出重點、穩(wěn)步推進”的原則,多措并舉,助推項目提質加速。為使土地整治項目能夠早日開工,該局進一步對招投標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條款作了補充完善,明確要求工程中標承建單位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辦理完成合同簽訂等手續(xù)。在工程施工中,要求承建單位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節(jié)點組織工程建設;要求監(jiān)理單位確定一名現場監(jiān)理人員,按照工程施工計劃全天候進行日常監(jiān)理和督促工作。與此同時,對工程施工中,確實需要設計變更的工程,該局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規(guī)定程序執(zhí)行,及時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現場踏勘和審核報批等工作。另外,各施工單位緊緊圍繞“力爭快而美、力求精而堅”的目標,加強工程管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同淤前村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一樣,賀村鎮(zhèn)賀山頭等村的“旱改水”耕地質量提升示范項目掃尾工程也在緊張地進行。該項目去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68個“旱改水”耕地質量提升示范項目,總投資4000多萬元,涉及后源、賀山頭、淤前三個行政村,項目區(qū)面積達1000多畝,目前土地平整、機耕路、灌排渠道等主體已基本完成。
江山市國土資源局 陳小軍
今年,景寧縣國土資源局共承辦“兩會”提案25件,其中人大建議8件,政協(xié)提案2件,會辦件15件,主要涉及不動產登記、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礦產資源管理以及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等工作。為提高辦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該局進一步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實。一是明確責任,強化意識??h政府交辦會議召開后,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并精心制定辦理方案,確定責任領導、責任科室、責任人、辦理時限和辦理要求,局班子成員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對提案進行親自督辦、經常性督辦,隨時掌握工作動態(tài);各責任科室負責人必須實事求是、全力以赴、認真辦理,形成了“主要領導負全責、分管領導督促抓、辦公室協(xié)調抓”的工作格局,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二是加強溝通,提高質量。積極主動與代表、委員做好溝通工作。主動聽取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做到辦前電話聯(lián)系、辦中調研座談、辦后征求意見,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xié)委員提案的辦復率、滿意率。 三是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把握時間節(jié)點,把辦實事、求實效、抓落實作為辦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克服重答復、輕落實的現象,在“落實”二字上下功夫,扎扎實實地解決好具體問題,把辦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堅持以“讓代表委員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為目標,以“國土鐵軍”的精神面貌,提速保質,確保5月底前完成全部會辦件,6月底前完成全部主辦件。
景寧縣國土資源局 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