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相聚交友,算是因緣使然。恰好在一個圈子里待著,恰好志趣相投。但世事無常,萬物皆流。再好,也畢竟是一時的事。
本來朋友相交,如果沒有利益糾葛,就是出于感情和興趣。大家都多少會變的,身體、精神、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等。倘若感情興趣不再相投,就沒必要強行扭著。合則聚,不合則散。當過朋友,有過一段好時光,就挺棒的了。
小學畢業(yè)、中學畢業(yè)、大學畢業(yè)散伙飯時也曾哭得稀里嘩啦吧,現(xiàn)在回頭看,其實許多事情都淡了,人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世界又很大,你還會有新的朋友,新的交際圈。
當然有人會說:“哎呀,以后的朋友,那都沒那么真誠熱血了!”
事實上,最真誠、最不摻雜利益的情誼,在幼兒園??墒怯袔讉€人跟幼兒園的朋友還關系依然呢?
許多人懷念以前的熱血好友,又感嘆如今物是人非——其實,嘆想的不是過去的朋友,只是舍不得過去的舊時光而已。
所以順其自然就是跟朋友一起吃飯玩兒,我們很開心??匆娕笥验_心,我們也很開心。
但如果這種社交變得沒樂趣了,成了彼此的負擔,那就沒必要勉強繼續(xù)了。
所謂好朋友,不是“覺得沒意思,但為了彼此的面子還是得繼續(xù)著”。而是可以公開說“這幾次見得有點勤,大家都還挺忙,要不然還是過一個月再約吧”。這樣的人。
朋友是讓彼此舒服的紐帶,而不是強扭著勒脖子的綁繩。
所以親昵的朋友變少了,也許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只是大家都長大了。各自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了而已。
我國上一輩人的有些友誼質(zhì)樸而純粹。但也有些友誼,恕我直言,多少有些“哪怕我跟他們在一起相處不開心,但為了各類因素,還是得強裝笑臉”的。
為此,不惜趕遠路、排隊、灌酒、精疲力竭還要強打精神。這樣的疲憊,許多是因為利益捆綁。
以友情為名的利益捆綁挺沒意思的。別以為別人傻,大家都心知肚明著呢。這樣其實沒必要,畢竟交朋友是為了開心嘛。
當然會有人說:“交朋友,利益捆綁就利益捆綁吧,反正能帶來利益!”
殊不知世上并沒有白吃的午餐,資源是要互換才能對等的。越是能幫到你的人越是厲害,而越厲害的人,越不會輕易白送資源。
中國上一輩人,都很愛講表面情分,許多人都大大咧咧不算計,但私下里算得并不少。
如果你志在“跟別人搞好關系,好攫取利益”,那么,這里給你句實話:哪怕你竭力經(jīng)營,但靠著“跟別人一起玩搞好關系”來維持的人際關系,并不那么牢固。那些背景深厚、力量強大、可能可以幫到你的所謂朋友,也不會平白無故幫你。你依然要為此投進去許多東西,依然是資源交換。
你夠強大,關系一般的朋友也樂意來幫你忙;你不夠強大,關系好的朋友也未必肯為你舍太多。
至于那些“你跟我關系好我就幫你,你跟我關系不好我就不幫你”,會選擇性地決定是否對你好的朋友,他們真能幫到你什么嗎?
所以交朋友,貴在自然而然。你真心投契,確實在意的朋友,自然便會志趣相投,如魚得水。
如果朋友在一起并不快樂,只是為了“融入圈子保持人際關系”,往往得不償失。感情換感情。利益換利益。
試圖用感情換利益來占朋友便宜的,大多會吃閉門羹——越厲害的人,越能給你利益的人,越不容易讓你占到便宜。
(摘自“張佳瑋寫字的地方”微信公眾號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