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錦鑫京味兒留香 炒肝撰文>>>本刊記者 劉錦鑫正宗的炒肝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用傳統(tǒng)的高樁藍邊小瓷"/>
撰文>>>本刊記者 劉錦鑫
京味兒留香 炒肝
撰文>>>本刊記者 劉錦鑫
正宗的炒肝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用傳統(tǒng)的高樁藍邊小瓷碗盛出來端到面前,宛若寶盞含晶,稀稠適度,色澤光鮮,香氣撲鼻。炒肝的香,除了主料之外,最關鍵的就是蒜香,蒜一定要搗碎成泥,越細膩就越地道,這也是所謂的“吃蒜不見蒜”的最高境界。
兩年前,習主席一個不經(jīng)意的舉動,讓一道北京知名的小吃變得全國馳名,那就是炒肝。從那以后,刮起了一陣“炒肝”熱。習主席點過的菜單成了眾多食客必點的套餐:二兩包子,一盤涼菜,一碗炒肝。在更早之前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在訪華期間,也特意來到北京的一家炒肝店就餐,一時間讓北京炒肝聞名世界。
雖然名為炒肝,但其實它“名不符實”,首先它的制作主料是豬大腸,豬肝只是輔料而已。其次它并不是炒出來的,而完全是煮制而成。對此,研究滿語和北京民俗的老專家愛新覺羅·瀛生考證過,炒肝中的“炒”字并非漢語中用油翻炒之意,而是源于滿語,滿語中的這個“炒”字意思廣泛,烹、炒、煎、熬都能稱之為“炒”,京城著名糕點鋪稻香村的“炒紅果”的炒也是同樣的意思。稱之為炒肝,就是契合了熬煮這個意思。
要說“吃在北京”,此言不虛。每當提起北京的風味小吃炒肝兒,北京人都會想到前門外鮮魚口里的“天興居”。說起來大概您還不知道,就在天興居的斜對面,曾有一家歷史更為悠久的鋪子,這就是炒肝兒老店“會仙居”。當年,“會仙居”以它獨特的風味招徠八方客,名噪京華,就連附近廣和樓戲園的梨園界人士都常常是“會仙居”的熟客。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會仙居”前門外鮮魚口開業(yè),創(chuàng)始人劉永奎,經(jīng)營酒菜,后添自制的醬肉和火燒。劉永奎之子劉寶忠兄弟三人后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劉氏兄弟在做買賣上精明過人,炒肝兒如果用大碗出售肯定賠本;價定高了又怕不上座,因此他們向瓷窯里定制了一種專盛炒肝兒的碗,這種碗口大底尖,像個喇叭形,看上去好像挺大,其實呢,盛不了多少。這樣,雖然每碗只賣兩個銅子,卻仍然有賺頭。久而久之,這小碗賣炒肝兒倒成了氣候,成了吃炒肝兒的一種講究,即使今天您在北京的小店中吃炒肝,依然是用不大的小碗。
后來在民國22年(1933年),洪瑞和沙玉福二人合伙在會仙居斜對面開設了天興居,專營炒肝。由于經(jīng)營得當,天興居的炒肝質(zhì)量和銷售量很快超過會仙居,原會仙居的老主顧也逐漸轉(zhuǎn)向天興居。1956年公私合營,會仙居與天興居合并,由原天興居掌柜沙永福的后代沙德亮任經(jīng)理,原會仙居做炒肝技術最好的老師傅司德印掌灶。首次設立了專門洗腸子的車間,由專人負責洗腸子。博采兩家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使北京炒肝這一特殊風味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如今,北京人吃炒肝仍首選天興居,因為這里的炒肝始終保持了“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稠適度,吃蒜不見蒜”的特色。
然而對于食客來說,面對美味,管它出身來歷有何典故,只管吃將開去就是了。正宗的炒肝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用傳統(tǒng)的高樁藍邊小瓷碗盛出來端到面前,宛若寶盞含晶,稀稠適度,色澤光鮮,香氣撲鼻。炒肝的香,除了主料之外,最關鍵的就是蒜香,蒜一定要搗碎成泥,越細膩就越地道,這也是所謂的“吃蒜不見蒜”的最高境界。
與很多北京吃食一樣,炒肝講究“配套”,就像豆汁兒配焦圈,羊雜湯要就著芝麻燒餅吃,炒肝唯有配上豬肉大蔥餡的包子才算應景、過癮。老北京人吃炒肝,不用勺子,不用筷子,只需將炒肝端起,單手托起碗底,唇齒觸碰到碗邊的同時,拇指輕推瓷碗,其他四指隨之旋轉(zhuǎn),此刻舌尖抵住碗邊吸溜吸溜往嘴里那么一嘬,緊跟著抿起嘴角,輕嚼肥腸、肝尖??汕f別怕燙,不燙那不叫炒肝,也別在意那一嘬間的動靜,您要是悄沒聲兒地悶頭吃,反倒會顯得您格格不入。這和吃炸醬面一樣,沒那咕嚕咕嚕的聲響您根本體會不出這北京特有的味道,這吃的就是老北京特有的范兒,吃的就是這胡同里的人情味。
這湯汁油亮的炒肝,做起來也十分簡單。先將豬腸用堿、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凈后再煮。開鍋后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后切成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凈,用刀斜片成柳葉形的條。材料備好后鍋里入油,放入蔥、姜、蒜、大料熗鍋,放入醬油、黃醬翻炒,兌入口蘑湯,再將切好的豬腸和豬肝放入,繼而將調(diào)好的水淀粉放入湯中,勾濃芡,最后撒上一層砸好的蒜泥即成。
當年有一次,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嘗嘗炒肝兒的味道,可經(jīng)她這一嘗不要緊,雖博得贊賞,卻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許更好。金口玉言,自那以后,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語──北京的炒肝兒,缺心少肺。小吃名進了歇后語的似乎并不太多,炒肝就是其一,足見當時它的受歡迎程度。像舊時就有“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原來會仙居的炒肝價廉物美,而且營業(yè)時間長,從早到晚不間斷,隨時去都能吃得滿意而歸)、“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說法。
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磷,它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豬肝中富含蛋白質(zhì)、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和身體發(fā)育;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常吃豬肝,可逐漸消除眼科病癥;據(jù)近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豬肝具有多種抗癌物質(zhì)和抗疲勞的特殊物質(zhì),如維生素C、硒等。但是炒肝畢竟是肥腸、肝臟及純淀粉糊的組合,且調(diào)味料里也含有不少醬、醬油及鹽,建議三高患者最好不吃,而健康人群吃動物肝臟最好每周也別超過1 00克。
文化是一個人的記憶,文化是一個人的生活,文化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特質(zhì)。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飲食作為文化的載體,不知不覺便將當?shù)匚幕睦佑×粼谌松砩?。北京小吃既是北京歷史的一塊“活化石”,又是京味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一直以來人們對北京菜總有一些誤解,以為老北京們鐘愛的,就是烤鴨、京醬肉絲這些“名菜”。實際上,更多的時候,能引得一個北京爺們兒早起的可能就是一碗炒肝,讓孩子們口水直流的或許就是柜臺里裹著芝麻的排叉兒.……這些味道才真真是北京人心里的京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