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超
鷹之死
□趙豐超
無緣目睹鷹之生,卻有幸看到了鷹之死。在那個以山為背景的地方,我再次認識了那一直被我認定為兇惡而貪婪的生物。
還是那年隨父親去山西看望一位被父親稱為前輩的世交。那時父親已到了肺癌晚期,他告訴我他一生最景仰的就是那位老人,我便懷著十二分的敬意隨父親去了。不過只有十幾歲的我,還不能體會兩個年近花甲的男人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重逢。
據(jù)父親說,他們是戰(zhàn)友,抗美援朝后就各自解甲歸田,也是從那個時候分手就再也沒有相見。軍人相見不會先握手,在車站的站臺上即相互以軍禮訴說心中的敬意,緊接著就是熱烈的擁抱。兩個年近花甲的老人,眼眶里都滾動著渾濁的老淚,那一刻已經(jīng)不需要言語的表達,似乎一切可以說的話都太蒼白,根本表達不了他們心中的那份情誼。但是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能夠理解,或許在他們縱橫的老淚之中,不僅僅包含著相逢的喜悅,或許還有對逝去的歲月的留戀,對分別之后的世事滄桑的無奈吧。因此他們都不提當年的事情,就像我曾經(jīng)聽過的那句話:對一個已經(jīng)無力作為的人提起他少年時的理想是多么殘忍的事情。
山里人家都很熱情,那位大伯拿出窖藏多年的陳酒,殺豬宰羊,在自家的院子里擺下了豐盛的宴席。父親告訴我,在他們看來請一個老友下館子是不夠排場的,在自己家殺豬宰羊才是最高待遇,如果再配上陳年的老酒,那就是對一個軍人的無上尊重了。他們開懷暢飲直到天黑,只說分別之后的經(jīng)歷,不提戰(zhàn)場上的神勇,最多在酒酣之后一起唱首軍歌??墒堑诙煸绯扛赣H就因飲酒過量咯血不止,父親的肺癌已經(jīng)到了晚期,大概在世的時日也不多了。否則他也不會帶著重病千里迢迢來到山西。或許兩個相交已久的人已經(jīng)不在乎歲月的長短,父親才會不顧身體地縱飲;也或許那位老伯想給父親最后一次激情燃燒的機會,才會一杯杯勸他喝下去。父親終于盡興了,但生命也快到盡頭了。
次日下午,老伯一定要帶父親去看看太行山,用他的話說就是,見慣了刀槍的人來到山下,怎能不上去看看?說完便塞了一根竹杖給父親,而我只能攙扶著父親上路。
太行山巍峨連綿,一眼望不到盡頭。深秋的季節(jié),沒有山花爛漫,也沒有古木參天,只有蒼莽與渾樸,散發(fā)著無盡的肅殺之氣。若不是胸中有丘壑的人,一定會為之感嘆;若不是深歷世事的人,說不定還會頂禮膜拜。而兩位老人都似登上土丘,并無一絲感嘆。我看著父親,他的臉色沉重,不過我永遠也看不懂他眼中那深邃如炬的目光。我們無言地走著,突然老人放下手中的竹杖,輕輕在地上頓了一下,指著前面的斷崖停了下來。我和父親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一只正在嘔血的鷹。
為了不驚動那只鷹,我們都靜立在那兒,一動不動,兩位老人就像雕像一般,他們滿是皺褶的臉上充溢著軍人特有的肅穆。
那只鷹似乎已經(jīng)蒼老,烏黑的羽毛凝結(jié)在一起,好似多日不曾打理的頭發(fā)。它蹲在一塊碩大的巖石上,無力地抬起尖銳的鉤喙,一遍遍啄向堅硬的巖石。我記得曾經(jīng)聽人說過,一只鷹活到四十歲時,它的爪子和長喙都會因為過度彎曲而影響捕獵。這個時候的鷹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等死,二就是在巖石上摔碎自己堅硬的長喙和爪子,在一百五十天內(nèi)重新生出新的捕獵工具。但是這件事情對鷹來說無異于鳳凰涅槃,比浴火重生還要艱難。如果成功,它們會再搏擊長空四十年??墒羌偃缭谒に殚L喙和爪子的過程中不能成功,它們便會毅然投身到懸崖深處,決不在原地等死。
但是面前的這只鷹,已經(jīng)有六七十年的壽命,在它的一生中一定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重生。它似乎在積蓄著平生的力氣,用自己堅硬的爪子一次次去抓腳下的巖石??墒敲\之神似乎給它關(guān)上了這扇重生的門,它那圓睜的雙瞳顯得蒼茫而無奈,充滿了即將逝去的哀傷。父親輕撫著我不曾言語,老伯注視著蒼鷹也一言不發(fā),而我面對這從未見過的一幕,早已驚呆了。
四周一片寂靜,只有秋風瑟瑟。那只已經(jīng)絕望的鷹長久地注視著崖邊那株最高的枯木,整個身體都在顫抖。那株枯木雖然已枝葉全無,在懸崖邊上依然威風凜凜。突然它振翅而起沖上了那株枯木,同時一股血箭也疾噴而出。它抖了兩下翅膀,抓緊了腹下的枯枝。此時它看著頭頂?shù)乃{天白云與無際長空,似乎無比陶醉。我猜想,它一定在回憶自己展翅凌云傲視蒼穹的當年,以及那深居高崖剔去爪喙的重生。再看那滿地的塵土,仰望萬里長空,它終不要垂死。它渴望天空,渴望那直擊長空的一瞬。
終于,它又在試著抖動寬大的雙翅,伏下了身軀。就在我握緊雙拳的一剎那,它再次一沖而起,伴著一聲暢然長嘯,它又一次翱翔在那湛藍的天際,似一個黛色的精靈,頃刻化為精魂。那是一種回歸,一種涅槃,一種以生之力量攬層云于胸的無畏。
但是它還是墜入了深谷,等待它的是死亡。
老人緊握著手中的竹杖沒有作聲,父親和我也都沒有作聲。我們似乎都明白什么,盡管我還年輕。我們背對著夕陽走回去。
(原載《思維與智慧》2016年第5期 河南李金鋒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