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斌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月,人民公社的禮堂就是至高的精神殿堂。鄉(xiāng)村政治、經濟、文化的大事都在禮堂里演繹與傳播。我的童年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恰逢人民公社的鼎盛時期。我家與大隊禮堂毗鄰而居,禮堂成了我童年最主要的活動、玩耍場所。禮堂是民間的文化陣地,除了濃厚的時代政治色彩,應當說是鄉(xiāng)村的文化策源地,也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們的美學啟蒙之地。
贛西山鄉(xiāng)蓮花縣,有個小小的縣城,一條接近狹長橢圓形的環(huán)形公路,將縣城街道串聯在一起??h城所在地的公社叫琴水公社。琴水公社最初設在一戶地主家大宅子里,與我家相距不到二百米。公社下轄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四個生產大隊。我家住縣城南門的五一村,祖母和大姐是大隊社員。五十年代,搞合作社的時候,我家以三畝地、幾塊苧麻地、一頭耕牛和成套的農具加入了合作社。后來,合作社演變成生產大隊。我家入社的財產,無疑已經公有化了。大隊下面,還設小隊。我家編在五一大隊第六生產小隊。雖然我家其他人是商品糧戶口,但我們姐弟和一般的農村孩子并無區(qū)別。我也會和其他孩子一樣,扯豬草、拾野糞、放牛、蒔田……甚至還擔任過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臨時“照約人”。當然,我畢竟是個學生,我得讀書,只在早晨和傍晚時分幫助家人干些農活。由此,在我的意識里,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農村孩子。尤其是,五一大隊的大禮堂就在我家隔壁,這就有了某種歸屬感。五一禮堂是全大隊最高大最寬敞的建筑物,前為廳,左右各一間廂房,進去就是幾百平方米的大堂,大堂的兩邊開有雙開的側門。禮堂的最上端為主席臺,是個戲臺子。左右也是各一間房子。大堂的入口旁有板梯,通往二層的木閣樓。禮堂的左側,還有一排附屬建筑,是單邊的房間,大約有十來間。
大禮堂的四面墻壁粉刷了一塊塊方形的白粉,以工整的楷書書寫毛主席語錄。禮堂的外墻,更是刷上了赭色的大標語,一個字就有人那么高,諸如“農業(yè)學大寨”“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等。這些標語和語錄大多是大隊里的書法能手李小虎書寫的,這幾乎成了我學書法的范本。也許是禮堂里墻壁不夠,就連我家的廳堂也刷上了四塊白粉,李小虎以紅漆留下了他的楷書“杰作”。內容當然都是大家?guī)缀蹩梢员痴b出來的毛主席語錄。那字體,接近顏楷。顏真卿的楷書是我后來才知道的,當時只知道,那字寫得豐滿有筋骨,非常好看。我也學著用墨汁在自家的墻上涂鴉,還好我身高不夠,只寫了墻壁的下半部分。在學校里教書的爸爸回來了,嚴厲地責問我:“為什么在墻上寫字,洗掉!”
我打了一盆水,以抹布將墨字全部清洗干凈,像是在毀滅證據。還好是剛寫上去的,墨汁未干,清洗容易。爸爸見我愛寫毛筆字,就開始教我學書法。每天早晨,我搬出一張分配來的地主家的椅子做書桌,端坐在矮凳子上,認認真真地練字。祖母雖然不識字,但時常鼓勵我說“字無百日工”,意思是練字要持之以恒。后來,祖母還帶著我去拜訪了隊里的一位書法先生李大成。李先生年過古稀,拼了老命學騎自行車,結果摔得腿骨骨折。他拄著拐杖,當場給我示范書法用筆。他說,他的字主要受錢南園的影響。錢南園是清末學顏體最好的一位書法家。他指著他的字說:“你看,這個字就是典型的錢體?!蹦翘?,我穿件白背心,上面還破了幾個小洞,沒有穿外衣。李先生說,書法就是一件得體的外衣,就像你,不穿外衣就不雅觀。最后,李先生寫了張“書山有路勤為徑”條幅贈送給我,勉勵我要好好學習?,F在我能夠參與書法圈子的活動,像個文化人,想起來,是大隊禮堂墻壁上毛主席語錄,給了我最初的書法啟蒙。
那時候的禮堂還是個陳列室,時常陳列一些反映舊社會貧下中農受壓迫的場景。滿墻壁貼上了黑白的線描畫,類似于連環(huán)畫。畫的下端則以文字加以說明。我剛讀初小,識字不多,感興趣的自然是那些畫。在孩童的眼里,那些畫,幾乎是惟妙惟肖的經典。圖文展示之外,五一禮堂還塑有與真人一樣高大的泥人。一個為地主家挑水的婦女,一只手扶著扁擔,另一只手還牽著個小孩。頭部、手腳是泥塑彩繪的,而身子用鋼筋支撐扎了稻草穿上衣服,那扁擔與水桶是真的。據介紹,這位挑水的婦女是個長工。地主婆有意刁難她,一擔水只要前面的那一桶,后面的一桶倒掉,說是長工放了屁在里面。另一間房子里也有塑像,地主坐在桌前撥打算盤,氣勢洶洶地面對著還糧的雇農。那神態(tài),就像是活的,讓人如臨其境。時間長了,那些塑像壞了,大隊社員居然將那人物的頭部取下來,插在稻子堆里,嚇老鼠。
辦食堂的時候,我家剛建了新房,廳堂面積較大,大隊就在我家辦食堂。后來,食堂停辦了,但曾經在我家辦食堂的痕跡還在。廊下墻壁上的壁畫就是明證。一個戴著帽子的炊事員滿臉笑容地面對剛揭開的熱氣騰騰的蒸籠,正在用夾子夾包子。那是用墨汁繪在青磚墻上的,加上有些時間了,很有古意。我時常凝神觀賞。
五一禮堂陳列的繪畫、塑像為我打開了美術的門窗,成了我描摹的對象。一有時間,我就在紙上畫畫。畫線描,也畫一些類似黑白木刻的圖樣。小學一年級,上第一堂美術課,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只老虎。老師畫,我跟著在圖畫本上畫。老師畫完了我也畫完了。線條一次成功,不用橡皮擦,不用修改。老師見了,覺得奇怪,當場拿著我的圖畫本,在課堂上示范,夸獎我。小學畢業(yè)的時候,照畢業(yè)照,美術老師特意和我站在一起,說:“和未來的畫家擠一塊。”雖然,我沒能成為畫家,但是,美術就像一枚種子,播在我的心田。至今,我依然愛好寫寫畫畫,這無疑是大隊禮堂陳列的美術作品給我的影響。
禮堂最熱鬧的時分,當然是唱大戲。五一大隊活躍著一群文藝積極分子。我驚異于他們的無師自通,似乎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他們正當青春,也有個別上了歲數的,反正都是我認識的,而且李姓居多,有的還是我本家的叔叔。大隊禮堂的戲臺就是排練的場所。只要一聽到鑼鼓響,我就循聲而去,看他們排練,可以消磨大半天的時間。那戲,有樣板戲的風格,也有民間三角班的調子,有人將之歸納為贛西采茶戲。有唱有白,有舞蹈,有臺步,有文戲有武戲,龍騰鳳翔,袖舞成風。小小的木板戲臺,連著大千世界,連著風云變幻的大革命時代。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伙子在戲臺上的劈腿動作,“啪”的一聲,小伙子騰空而起,在空中打個一字馬,手恰好拍在那白色運動鞋上。那動作、姿勢,瀟灑,剛勁,很有英雄氣概,令人嘆為觀止,也令我欽佩不已。表現喜慶氛圍時,演員們就扭秧歌,一群大小伙子有些夸張地扭屁股,那秧歌扭得自然別有一番趣味。排練的時候,是不扮裝的,腳上的解放鞋、運動鞋,還有自制的布鞋,將戲臺踩得咚咚響,灰塵彌漫。此時,往往沒有伴奏,就由導演嘴巴子打節(jié)奏,咚嗒咚嗒咚咚嗒。這似乎更有原生態(tài)的意味。
一般排練大半個月就開始正式演出了,演出選擇在晚上。那時候,社員家是點煤油燈照明。而我家隔壁的大禮堂則燈火通明,百瓦的大燈泡,照得戲臺上亮如白晝。大隊社員三五成群,自帶長條凳子去看戲。那情景就像過年過節(jié)一樣喜鬧。五一大隊排練的節(jié)目,給我記憶最深的是九場京劇《杜鵑山》。說是京劇,在大隊劇團的排演下,更接近采茶戲,有些湖南花鼓戲的味道?!抖霹N山》講的是湘贛邊界農民自衛(wèi)軍在黨代表柯湘的帶領下,與地主武裝斗爭的故事。正面人物都是濃眉大眼,臉上用紅紙擦得非常紅亮。反面人物,則都賊眉鼠眼,臉色蒼白,帶點青色。農民自衛(wèi)軍負責人雷剛下山救母,中了敵人的圈套,被捕入獄。演雷剛的演員,身體魁梧,方眼大面,皮膚赭黑,他有個外號叫“鐵腦殼”,真的像是鐵打的。只見他戴著手鏈腳鏈,一步步橫著步子在舞臺上走著。黨代表柯湘帶領農民自衛(wèi)軍來營救雷剛。雷剛借機用力搬起地上的一顆大石頭(那是布袋里裝些破爛涂上油漆仿造的石頭),砸向敵人。舞臺上敵我雙方展開了白刃戰(zhàn)。那刀往敵人腋下一插,敵人夾住,表示中了刀。敵人踉踉蹌蹌從旁邊的小門出去,就表示結果了一個敵人。雷剛得救后,依然用地上的石頭砸開手鏈和腳鏈。戲的最后,當然是紅旗招展,插上了井岡山。背景是放幻燈片,倒也可以時常變化,營造氛圍。伴奏的,就在戲臺旁邊的幕布后面,鑼鼓鈸、二胡京胡,還有檀板。鼓樂一奏,熱鬧非凡。
除了《杜鵑山》《紅燈記》《沙家浜》等全國流行的樣板大戲外,大隊劇團還自編自演一些地方劇目。如《血沃杜鵑紅》《紅纓一枝槍》,都是講井岡山、湘贛蘇區(qū)的革命斗爭故事,與《杜鵑山》大致相近。
令人激動的時刻,是大隊劇團參加縣里的調演比賽。從全縣各個大隊的劇團挑選了一批節(jié)目,在南門廣場上演出。那是個露天的大沙洲,而戲臺高大寬敞,是全縣最氣派的。廣場四周聳立四塊有房子高的語錄牌,上面的字都是水泥做的,刷上了油漆。調皮而大膽的小孩子從側向踩著那些字,爬上高高的語錄牌,坐在上面看戲。我膽子小,也爬不上去,只能席地而坐,坐在沙洲的草地上,眼睛盯著戲臺不放,生怕閃過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這時候,我才知道,演員的白頭發(fā)是撲了粉的,長瓣子也是接上去的,而缺牙是貼上了黑紙。蚊子就在裸露的手腳上叮,啪啪一拍就是了,戲是看得津津有味?!都t燈記》有句臺詞“磨剪子喲戧菜刀”,成了我兒時的口頭禪。散戲時分,意猶未盡,回家一路上與小伙伴們聊戲里的故事,學做戲里的動作,調跑得老遠地唱戲文。
那時候,戲不僅在禮堂、廣場上演,也上田間地頭演。打禾了,田里割出了空曠的土地。社員們在辛勤地收割打禾,這邊演員們就在空地上演出。平時在禮堂里排練或是演出,那幾乎有點優(yōu)雅的味道,而烈日當空,在田野上演出,汗水沖洗得臉上的紅粉斑駁陸離,慘不忍睹。當然,演員的勁頭十足。紅旗是要插的,還有以兩根竹竿挑起的橫幅標語也是要的。戲臺上開幕布關幕布的環(huán)節(jié)是減了,其他則還是盡量做到和戲臺上一樣。打禾的社員其實是沒有多少時間觀賞節(jié)目的,但演員還是勁兒十足地表演。勞作的社員與表演的社員,在戲里戲外更精彩的是語言的交流。打一字馬的,社員戲說:“別扭了胯,老婆會罵的?!焙团輪T有些親近動作的,就說:“哎呀呀,是膽大,回家老婆要扯耳朵!”一句插科打諢,引爆的笑聲在田野上回蕩。打禾休息時分,演員們就像打了雞血,愈加使出渾身解數。很多時候,那戲是演給藍天,演給大地,也演給那些正在收割的莊稼的。這是社員對于這塊養(yǎng)育他們的土地的虔誠致意。
那時候,我家的廳堂掛有一只方形喇叭,喇叭里除了播放時政新聞,也有文藝節(jié)目。我們最盼望最喜愛的無疑就是收聽大隊劇團表演的戲劇。那戲,就是我的老師,它教我,有些時候,盡可以點到為止,盡可以刪繁就簡,盡可以意在言外。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聽著這樣的童謠,我無限感慨。幾十年過去了,那種大隊劇團社員演出的土得掉渣、令人捧腹的大戲,早就消失在歷史的深處。而戲里戲外的人生,還在生動演繹。
(責任編輯: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