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冠楠
孩子的成長路上需要父母用心呵護,如何讓孩子幸??鞓返囟冗^屬于他們的童年,幫助孩子順利地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需要三面鏡子:放大鏡、縮小鏡和望遠鏡,以便正確地看待孩子身上的點點滴滴。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時候,需要父母們正確地用三面鏡子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
放大鏡
把孩子的優(yōu)點放大來看
2歲3個月大的清清是個早產(chǎn)的男孩,他雖然比正常的孩子開口說話晚,但是理解別人的言語是沒有問題的。清清每次上樓,都會在房間進門處指指點點,原來他是在認讀墻面掛圖上的常見水果,嘴巴還嚷嚷著“蘋果、梨子、桃子、櫻桃”等等。他認讀完后,還會跑去某個地方,找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印有光頭強的手槍,獨自玩一會,嘴上還會時不時冒出“光頭強,哈哈哈”“熊大”“熊二”等等詞句。玩累了,又會去尋找糖果吃。當發(fā)現(xiàn)糖果不在原來的地方后,會牽著媽媽的手,走到這,指一指,然后仰起頭,說道:“糖糖,糖糖!”原來是在告訴媽媽,這里的糖果沒有了,媽媽你下次要記得給我買。
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乖巧的孩子,孩子可以給家庭帶來無窮的歡聲笑語。案例中的清清雖然在言語能力方面發(fā)育較晚,但是卻在空間方位的辨認與記憶上表現(xiàn)出了他的長處。平時清清在騎自行車時,遇到障礙物了,父母會說“向右轉(zhuǎn)彎”或“向左轉(zhuǎn)”,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境,他也會說出“轉(zhuǎn)彎”。這時候父母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并及時鼓勵、表揚,把孩子的優(yōu)點放大出來。為培養(yǎng)孩子的方位知覺能力,建議父母多帶孩子逛逛超市,讓孩子感知貨架和食物存放處;也可以考考孩子“冰淇淋在哪里”“杯子在哪”“請你指出鏡子的上面是什么”等等。
縮小鏡
把孩子的缺點縮小來看
威威在家中是個典型的難約束的孩子,每次玩了玩具,房間到處都是。剛開始,父母會耐心地引導他將玩具送回家,可總是虎頭蛇尾的,收拾了一點,威威就又干別的事去了,父母提醒一下,威威就動一下。后來父母干脆直接命令他將玩具放在指定的地方,卻仍培養(yǎng)不了威威收拾玩具的習慣。再后來變成了父母包辦收玩具。
孩子有缺點是很正常的事兒,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在短時間內(nèi)強制性消除孩子的缺點,而是如何用欣賞的眼光和接受的態(tài)度看待這些缺點。父母正確的引導會促使孩子自覺地改正缺點,形成正確的行為,但若一味地指責“你今天又將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會讓孩子漸漸地厭煩收玩具這一行為,慢慢也會對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失去興趣。
試試這么做
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時,不要一直強調(diào)“你又怎么了”“怎么總是……”,取而代之的是以“寶寶,今天你進步了,沒有像昨天那樣青菜一點也沒吃”“你今天的表現(xiàn)很棒,沒有一個人玩玩具,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媽媽很開心玩”諸如此類的話來逐步引導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哪里做得對,知曉自己進步之處并發(fā)揚下去。另外,也可以在與孩子交流時,將他身上的優(yōu)點與缺點說給他聽,讓在他正視自己的不足時,明白自己也有長處。
望遠鏡
把孩子的前途放遠來看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難帶、調(diào)皮搗蛋,或者是性格太內(nèi)向,無論怎么引導教育都不愿與人交往。當孩子過于調(diào)皮或者過于內(nèi)向時,父母要怎么應對呢?
天天生來就性格內(nèi)向,在家總是不喜歡吭聲,一個人玩玩具、看繪本。有時候家里來了小伙伴,他也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這可愁壞了天天媽。而隔壁家的東東卻與天天恰恰相反,淘氣得不行,做什么事都三分鐘的熱情,總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模樣,成為社區(qū)里的孩子王,這讓東東媽反而羨慕起了天天媽來。于是兩個媽媽總拿“隔壁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己家的孩子。
其實無論是性格內(nèi)向,還是調(diào)皮搗蛋,孩子本身并沒有錯。天天性格內(nèi)向、愛一個人玩,但同時他也可能更善于觀察、專注力強、做事有恒心。而東東雖然淘氣、缺少耐心,但他交際廣泛,小伙伴都喜歡跟著他玩。很多時候,家長總是把目光放在孩子的缺點上,喜歡用“隔壁家孩子”的陰影來刺激自己的孩子,以為別人的優(yōu)點會是一種有效的激勵,但實際效果或許恰恰相反,除了給孩子帶去自卑,并不會有任何正面的激勵作用。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用伯樂般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用積極暗示的力量來不斷“催眠”你的孩子,告訴他:“我堅信你在這一點上是會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