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2016年11月,初冬時分,九龍坡區(qū)華巖新城板塊的華巖風景區(qū)。
幾只白鷺從景區(qū)內華巖湖清澈的水面劃過,成群的野鴨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嘻戲,湖邊綠意盎然、花草蔥蘢。
看著這樣的畫面,你可能很難想到,前幾年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過路的人們紛紛掩鼻而走。
華巖湖占地面積109畝,長1000多米,寬70多米,被譽為華巖風景區(qū)的“心臟”。自1965年建成以來,華巖湖一直是周邊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不過,由于華巖湖自身凈化能力弱,雨水、污水分流不徹底,再加上2005年5月華福路通車后,華巖湖周邊新建了不少居民小區(qū),生活污水日益增多,令華巖湖環(huán)湖排污管道不堪重負,水質每況愈下,市民怨聲載道。
“以前,這個湖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我們走路都盡量避開湖邊?!奔易∪A巖湖畔的劉國琳說。
作為重慶主城56個湖庫整治點之一,從2014年10月開始,九龍坡區(qū)以民生為導向,決定對華巖湖進行綜合整治。
但要想把這一潭又黑又臟的水變干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華巖湖的整治,是一系列“內外兼修”的大力整治。
首先,在外源污染整治上,實施上游雨污分流改造和初期雨水截流兩項工程。也就是說,讓干凈的水留下來,把污水分出去。
最重要的是內部的整治。針對內源污染的整治,推行前置庫預處理、湖庫清淤、湖灣生態(tài)景觀三項工程。挖淤泥,清垃圾,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截至2016年11月,先后累計清除黑臭淤泥約7000立方米,新建雨水管網1200米,新建截污管網1500米,并構建了植物浮島區(qū)、生物帶及曝氣區(qū)、攔砂壩沉淀區(qū)等不同功能分區(qū)。
同時解決的還有周邊三萬居民住宅污水管網缺失的問題。
為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效,九龍坡區(qū)專門制訂了華巖湖維護管理辦法。圍繞污水治理、湖庫整治、公園建設、安全設施完善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逐步提升湖庫水質和周邊環(huán)境質量,讓湖水常清、花鳥常在。
在此基礎上,華巖風景區(qū)將繼續(xù)完善環(huán)境綠化、旅游設施等配套。
未來,這里將成為集自然和生態(tài)觀光、市民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又一個文化主題公園。
從昔日一潭黑水臭水變成如今水清岸綠、美景怡人的景點,華巖湖之變,折射出重慶在推進民生實事中堅守的綠色理念。
“整治過后,大家都愛到這里來了?!眲照嬲媲星懈惺艿搅诉@種變化。
華巖湖的變身是我市湖庫環(huán)境整治的典范。市委書記孫政才對此稱贊說:“華巖湖的變遷充分說明,環(huán)境改造能夠帶來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使群眾得到實惠?!?/p>
【點睛】
近些年來,人民群眾更加關注城鄉(xiāng)環(huán)境問題。重慶在推進民生實事的過程中,既注重讓人民群眾“錢袋子”鼓起來,又注重給人民群眾一個山清水秀的自然環(huán)境,從行政村環(huán)境連片整治、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主城建成區(qū)湖庫污染治理,均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實施,并且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從而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