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才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草原監(jiān)理站 123199)
稗子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張成才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草原監(jiān)理站 123199)
稗子常見病害主要有黑粉病、葉斑病等;常見蟲害主要有粟灰螟、雙斑瑩葉甲、黏蟲、蚜蟲等。針對不同的病蟲害可以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
稗子;病蟲害;防治
稗子屬禾本科,適應性強,生長茂盛,品質(zhì)良好,飼草及種子產(chǎn)量均高,營養(yǎng)價值較高。稗草家畜喜食,谷??勺餍笄菥?。稗子的種植很廣泛。下面就其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技術簡單介紹一下。
稗子抗病害能力很強,常見的黑粉病、葉斑病等一般通過做好種子消毒處理即可避免其發(fā)生。
可通過種子傳播,多在抽穗開花期發(fā)病,降水較多或灌溉頻繁易發(fā)和加重病情。病菌主要侵染花器,破壞子房,使全穗或部分小穗變成黑粉,葉片上出現(xiàn)條紋或條斑狀厚垣孢子堆,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黑粉,在莖節(jié)上也有孢子堆環(huán)繞,并形成一層黑粉。
防治措施一是種子處理??捎?0%多菌靈、50%禾穗安、40%福美雙和35%菲醌等拌種。二是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防治。
可通過種子傳播,連日陰雨、多霧露、溫度25℃時易發(fā)病,整個生育期可多次侵染。常見紫斑病和灰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葉鞘。紫斑病在葉片上形成橢圓或不規(guī)則形、邊緣不明顯、紫紅或淡紫色暈圈,一般不產(chǎn)生霉層?;野卟≡谌~片呈橢圓形或梭形,中部灰白,邊緣深褐色,潮濕時葉背產(chǎn)生灰色霉層。
防治措施一是種子處理??捎?0%401抗菌劑、80%402抗菌劑、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拌種。二是化學防治。可用6%春雷霉素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敵瘟磷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
稗子常見害蟲主要有粟灰螟、雙斑瑩葉甲、黏蟲、蚜蟲等。
又稱谷子鉆心蟲、截稈蟲等,發(fā)生范圍廣,有時與玉米螟、高梁條螟混合危害。整個生育期都侵染,一般6月開始危害,冬季偏暖、春季干旱、5月多雨利于蟲害發(fā)生。以幼蟲蛀入莖內(nèi)危害,苗期可形成枯心苗,穗期受害可致不結實,莖稈遇內(nèi)易折斷。
防治措施是在蟲產(chǎn)卵盛期噴施20%辛唑磷乳油1500倍液或40%速滅殺丁4000倍液、2.5%敵殺死4000倍液防治。
分蘗拔節(jié)期至結實期為主要危害期。以成蟲危害為主,常集中于同一植株,自上而下取食葉肉,也危害果穗、花絲和雄蕊。
防治措施是用50%辛酼磷乳油15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35%伏殺磷乳油2000倍液或50%亞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主要危害期在7、8月份,干旱少雨、氣溫24~28℃易發(fā)。成蚜和幼蚜群集于葉背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污染葉面“起油”。受害較輕的葉片變紅,較重的枯黃,不能抽穗,莖稈酥軟早枯。
防治措施一是農(nóng)作措施??乒嗄軞⑺来罅垦料x,淺耕滅茬結合深耕消滅雜草上的蚜蟲。二是化學防治。發(fā)生初期噴施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5%凱速達乳油2000倍液等,均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黏蟲對溫、溫度要求比較嚴格,雨水多的年份黏蟲往往大發(fā)生。幼蟲孵化后群集在裹葉里,食去卵殼后爬出葉面。1~2齡幼蟲白天多隱蔽在作物心葉或葉鞘中,晚間活動,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的小斑點、3~4齡幼蟲蠶食葉緣,咬成缺刻,5~6齡達暴食期,咬食葉片,啃食穗軸,其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90%以上。
防治措施一是誘殺成蟲。從蛾子數(shù)量上升時起,用糖醋酒液或其他發(fā)酵有酸甜葉的實物配成誘殺劑盛于盆、碗等容器內(nèi),每0.3~0.47公頃地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30cm左右,誘劑保持3cm深左右,傍晚開蓋誘蛾。二是化學防治。用2.5%敵百蟲粉劑、5%馬拉硫磷粉劑、3%乙基稻豐散粉劑噴粉,也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50%乙基稻豐散乳油2000倍液、90%敵百蟲乳油1000倍液、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