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芬
植物篇:枯萎的扁豆苗
三月春暖花開季,種植角的植物悄然破土而出,發(fā)芽長高。
周一早晨,孩子們圍在自己種植的植物前嘰嘰喳喳地交流著,也有人拿出種植記錄本記錄植物的變化。只有樂樂默默地看著自己的種植盆不說話。
航航在一邊喊:“樂樂,你的扁豆苗長多高了?”
我突然想起來,樂樂種的植物是全班第一個發(fā)芽、長得最好的,他一直引以為榮,今天怎么了?
沒等我走過去,就聽見樂樂嘆了口氣:“我的扁豆苗估計不行了,快死了!”
我一驚,忙走過去,看見上周還綠油油的扁豆苗今天已經(jīng)呈黃色,莖葉無力地耷拉在盆邊。雙休日連下了兩天雨,盆里的泥土應(yīng)該不是太干啊,這是怎么回事?
航航也過來了:“我以前中班種的植物也是這樣就死了。沒事樂樂,我們把它拔了,再種一顆,過幾天又會發(fā)芽了?!?/p>
兩個孩子真的就準備拔去那顆豆苗,我連忙制止:“等一等,我們把它放到窗臺邊曬曬太陽,說不定還會活過來的?!?/p>
“不可能?!焙胶嚼碇睔鈮眩骸拔夷棠陶f了,植物種子除了多曬太陽,還要種在很多很多泥土里,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才能長高長大、開花結(jié)果?;ㄅ枥锏哪嗤撂伲瑳]多久都會死的?!?/p>
我語噎了,想起中班和小班時每逢春季,孩子們都興致勃勃地在自然角種下種子,但是后來呢?基本都是像這棵豆苗,長到一定高度后便慢慢枯萎死去,極少數(shù)長大了也是軟弱無力的樣子。
樂樂一臉期待地看著我說:“老師,這顆扁豆苗已經(jīng)沒用了,拔了吧?”
航航則邊說邊伸手了:“反正拔了還可以種新的?!?/p>
兩人滿不在乎的神態(tài)讓我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在他們眼里這顆豆苗到底代表什么呢?
一粒種子,探出泥土看世界,絕不只是為了發(fā)芽而已。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發(fā)芽長大不是一個植物完整的生長過程,應(yīng)該還要開花結(jié)果。我們的種植不能只在乎孩子看到種子發(fā)芽后的歡顏,卻忽略了生命的完整展示。
我制止了兩個欲拔苗的孩子,微笑著對他們說:“這顆苗只是有些枯萎,可能是花盆里營養(yǎng)不夠,它現(xiàn)在應(yīng)該很難過。但是它肯定是希望自己能長大開花的,不希望你們拔掉它?!?/p>
“它會難過?”樂樂覺得很奇怪:“老師,你怎么知道的?”
“這顆扁豆苗就是一個生命,你看它耷拉著莖葉的樣子像不像人生病了?”
兩個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那怎么辦呢?”
“航航奶奶說得對,她的經(jīng)驗很豐富。我們就把這棵豆苗移到我們班的種植園地去,那里泥土多,讓它吸收土地營養(yǎng),說不定它就會繼續(xù)長大、開花、結(jié)果了。”
幾周后,當種植角的植物陸續(xù)枯萎時,那顆軟弱無力的扁豆苗在種植園地的一角悄然爬高了。
動物篇:瘋狂的烏龜
茵茵從家里帶來一只成人手掌大的烏龜,孩子們稀奇極了。茵茵得意地炫耀:“這只烏龜名叫小乖,因為它真的很乖。我一逗它,它就會伸出小爪子的?!钡侨螒{她怎么逗弄小乖,小乖都沒有配合她,整天都一動不動,喂的食物也不吃。
第二天,孩子們一進教室就迫不及待地圍到小乖身邊,搶著向小乖介紹自己。茵茵繼續(xù)逗弄它,它依然像昨天一樣縮在龜殼里,瞪著小眼珠。
就這么過了幾天。
這天,孩子們正開心地跟著老師玩音樂游戲,突然“啪”的一聲,從自然角那邊傳來一聲巨響,教室里被震得鴉雀無聲。循聲望去,有孩子叫起來:“小乖!小乖爬出來了!”
我愣住了,被摔破的圓形魚缸可比小乖大了好幾倍,它是怎么將魚缸側(cè)傾,成功地從窗臺處摔到地板上的?
在孩子們的驚叫聲中,小乖撒開四腿爬躥。
杰杰攔住它,它居然一改膽怯本性,張牙舞爪地去抓杰杰的手。杰杰嚇得撒開手,喊起來:“老師!老師!這只烏龜瘋了!”
我急忙過去抓住它的殼,把它捉起來,它騰在空中,四爪亂舞。孩子們都嚇得往后退,不敢靠近。茵茵則直接哭了出來。
我重新找了個魚缸,把小乖送到水池邊一個安靜的角落里。
孩子們驚魂未定,不理解為什么溫順的小乖會突然那么瘋狂。
我想了想問茵茵:“在家里,小乖是自己一個人住一個魚缸,還是和其他動物一起住?”
茵茵說:“我們家有個很大的魚缸,里面有水,有假山石,養(yǎng)了好多金魚,有四五只烏龜呢?!?/p>
我想了一下問孩子們:“如果你是小乖,你喜歡大魚缸還是小魚缸?”
小諾說:“當然是大的,可以游來游去?!?/p>
樂樂說:“小魚缸太孤單了。”
貝妮說:“小乖想他的朋友了。”
航航說:“我們教室里這么多小朋友,太吵了,小乖肯定害怕才想逃的。”
……
孩子們在討論中理解了小乖的行為,他們來到水池邊,站得遠遠地看著小乖不說話。最后茵茵小聲說:“小乖,晚上我?guī)慊丶摇!?/p>
飼養(yǎng)小動物可以讓幼兒感受動物發(fā)展的變化,感受動物生命的存在,豐富幼兒關(guān)于動物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等。但是,幼兒園的環(huán)境并不適合動物的長期飼養(yǎng),所以平時我只是建議孩子們將動物帶來給大家觀察幾天就帶回。孩子們都認為小動物們和她們一樣喜愛幼兒園,而今天,小乖打破了他們的想法。小乖讓孩子們意識到:生命不僅是被愛,還應(yīng)該被尊重,動物也是一樣。
人物篇:爸爸去哪兒了
暑假里,琪琪的爸爸出了意外去世了。我以為,琪琪一定會很傷心、很難過。但是開學(xué)了,琪琪和以前一樣愛笑愛鬧,看不出絲毫變化。
我心下訝異,但平時和琪琪單獨交流時,我都盡量躲開和爸爸相關(guān)的話題。
一次語言活動中,有一個問題是“平時爸爸會和你玩什么游戲呢”正說著,琪琪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爸爸死了?!彼目谖呛芷匠?,大眼清澈純凈。我竟不知如何回應(yīng)她。
中午,貝妮跑來告訴我:“老師,琪琪說他爸爸去天堂了。”
我看向琪琪,她認真地點頭:“是的,我爸爸去了天堂,然后上星期投胎到我表姑姑的肚子里,變成我的小表弟了。”那一刻,她的眼中充滿了悲傷。
我感到震驚,不知道琪琪的這個想法從何而來,是長輩給她灌輸了輪回轉(zhuǎn)世的觀念嗎?我決定和琪琪媽媽談?wù)劇?/p>
放學(xué)了,琪琪媽媽來接孩子。我小心翼翼地提到了今天的事。琪琪媽媽大方地笑了笑說:“老師,以后不要在爸爸這個問題上回避琪琪,她已經(jīng)接受了這個事實,沒事的?!?/p>
“但是她為什么說爸爸變成她的小表弟了呢?”
琪琪媽媽眼中閃過一絲悲傷:“上周她表姑生了個男孩,那孩子長得有點像她爸?!彼嘈α艘幌?,“然后琪琪就說是她爸爸轉(zhuǎn)世投胎了。我也不知道她從哪里學(xué)來的,也不敢明確反對,怕傷著她?!?/p>
過了兩天,我讓孩子們帶一本喜歡的圖書來和同伴分享。琪琪帶來的是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看到這本書,我懂得了琪琪關(guān)于“爸爸變成小表弟的說法”,因為最后“米茨姑媽的小寶寶長得很像爺爺”,恰逢小表弟出世,她可能在這兒找到了寄托。我不知道暑假里的琪琪是如何面對失去爸爸的傷痛的,但是這本書讓她慢慢學(xué)會了面對死亡和接受悲傷。
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我們很少談及“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可是,生命的誕生、成長、青春勃發(fā)、衰老乃至死亡的過程是非常自然的。死亡是我們回避不了,是我們需要面對、需要懂得、需要釋懷的,這個對幼兒也是一樣。那我們?nèi)绾稳ハ蚝⒆觽兘忉屌c講述這一話題呢?這個繪本在琪琪最傷痛時幫助了她,在她心里已經(jīng)知道爸爸去哪兒了,作為成人的我們無需去擾亂孩子,就讓她給自己的悲傷找個寄托,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小表弟的長大,她一定會正視爸爸去了哪兒。
感悟
幼兒喜歡接觸和探究自然,喜歡大自然中所有有靈性的生物,這是孩子的天性。當我們的課程注重引導(dǎo)孩子運用多元方式去學(xué)習(xí)、獲得各種經(jīng)驗,想方設(shè)法地讓孩子們與自然萬物體驗、接觸時,除了獲得多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體驗到探索的快樂和幸福,更應(yīng)該讓孩子們感悟到人在自然生物中的地位、人與動植物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引導(dǎo)他們?nèi)プ鹬孛恳粋€生物,尊重每一個生命。只有這樣,才能在幼小的心靈里,播下天人合一的種子,所有的生命才能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