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杰+李路平
說老實話,瓦努阿圖這個名字可真不好念,我不是把它說成“瓦努圖阿”就是“瓦圖阿努”,這種狀況直到我到達瓦努阿圖之前才克服,這時距離瓦努阿圖進入我的視野已經過去3個月了。
對于我這樣一個“旅行老鳥”來說,瓦努阿圖都這樣陌生,更別說其他人了。瓦努阿圖并不大,在浩瀚的太平洋中南部,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散布在80多個島嶼上,只有區(qū)區(qū)27萬人口,沒有任何名人來過,也沒有任何世界著名事件在這里發(fā)生過。要記住這里還真不容易。不過對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5000多名美國大兵來說,這里倒是個難忘的地方。因為1944年,美國運輸船“柯林斯總統(tǒng)號”在瓦努阿圖的桑托島附近觸雷沉沒,船上5000余名美國陸戰(zhàn)隊士兵安全轉移到了島上,只有兩名軍人在這次沉船事件中死亡,這也算是軍事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了。這艘軍艦現在依然沉沒在太平洋底,成為魚兒們的天堂,也成了深潛愛好者的圣地。
在距離沉船不遠的岸邊,還有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軍丟棄的坦克、登陸艇、汽車的殘骸浸泡在海水里,當地人稱之為“百萬美金角”,因為丟棄的這些戰(zhàn)爭器材價值上百萬美金。不過,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打,鋼鐵巨獸們已被風化得和泥土差不多了,裝甲車上也長出了樹木。這僅僅才過了72年,比照我在新疆準噶爾沙漠中看到的變成了石頭的木頭(學名叫硅化木),不禁令人嘆息歲月的悠長和人生的短暫。
站在風清日麗的海邊,聽著拍岸的濤聲,看著扛著螺殼爬進爬出的寄居蟹,想想不過74年前,美國大兵們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前往北方不遠的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與日軍血戰(zhàn)。萬千將士的血肉、鋼鐵巨艦、蔽云戰(zhàn)機,如今一切都被大自然消化成了泥土。
不過,這世界也有大自然消化不了的東西。我此次不遠萬里來到瓦努阿圖,就是心懷理想,為自己,還有我的朋友們尋找一個純凈的地方—能重見藍天白云,能放心呼吸、喝水、吃飯、睡覺。
我讀書基本是不記書名不記作者名的,背誦詩歌更是覺得矯情。但在瓦努阿圖,我經常想起詩人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因為去的時候是10月,拍了坐在酒店酒吧里面朝大海、鮮花怒放的照片發(fā)到微信朋友圈,有些朋友不相信,說現在又不是春天,哪有花開。我只好說,這里真的有花,因為這里永遠是春天。這是因為瓦努阿圖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中間,最冷20度,最熱30度多一點,沒有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但又因為在太平洋中間,雨季旱季也不是很明顯,中國最冷的時候它最熱,雨季下雨比旱季稍微多一些,也不像非洲大陸的熱帶地區(qū),雨季被淹死,旱季被渴死。
如此好的氣候,加上各個島嶼基本都是由火山噴發(fā)和珊瑚礁形成,土地肥沃,植物茂盛,遍地木瓜、香蕉、椰子、菠蘿,當地的土著人只要有把刀就能活得很自在,餓了拔刀向樹,砍個木瓜就能填飽肚子,累了倒頭就睡,下雨就權當淋浴。當地人也是直接飲用雨水,根本不用擔心細菌和污染。
說起當地人,書上說他們是美拉尼西亞人,是從東南亞遷徙過來,但當地人自己說是從臺灣遷過來的—據說這個說法已經被DNA實驗證明。從我的觀察判斷,這些人基本和夏威夷及一些島國的土著相似,皮膚黢黑,個子高大,胡須較多。我曾拍到長著胡須的老婦人。生活在當地的華人告訴我,前幾年在首都維拉港附近的地方還能見到不穿衣服的土著,但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跑到塔納島的民俗村,表演的老婦人們還是穿著草裙跳舞,全裸鏡頭是完全沒有了。而且在我們參加的一個當地人的婚禮中,新郎新娘都是穿西裝婚紗,伴娘們都是一色的晚禮服。為了避免混淆,女方家女賓穿藍色,男方家女賓就穿紅色,這樣一來,想利用兩家互不相識的機會混吃混喝的機會就沒有了。這種服裝分類法是不是很有趣?
婚禮基本按照天主教的規(guī)矩執(zhí)行。因為作為多年的英法殖民地,天主教已成為這個島國的國教,每周日當地居民都要著正裝出席彌撒。在當地報紙上還讀過當地大主教對愈來愈多的人不再遵守教規(guī)提出抨擊,號召大家保持宗教的純潔性。結果某個周末,一大群人就浩浩蕩蕩走上街頭,抗議宗教的不純潔性。
盡管天主教的勢力在瓦努阿圖很強,但大部分的土著人還是生活在氏族生活當中。他們以大家庭的形態(tài)生活在一起,掙的錢大家花,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盡管生活水平不高,但大家活在組織當中,安全感很強,加上物產豐富,氣候溫和,所以幸福指數很高。據說這里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強的國度,難怪走在路上,大部分的當地人都會笑呵呵地和游客打招呼問好。幸福的人總是心情好。
島上的大型動物不多,僅有的3種大型動物豬、牛、馬,都是當年的殖民者從歐洲帶來的。而今這些動物相比它們在別的大陸上的伙伴們,實在是幸福。這里的牛和馬都是在野外放養(yǎng),我早起拍照時,經常會遇到好奇的小牛跑過來探頭探腦,看上去憨態(tài)可掬。據說這些牛會出口到日本,圈養(yǎng)兩個月增肥,然后作為神戶牛肉出售。而豬,尤其是帶獠牙的豬,是財富的象征,當地人說一頭豬就能換一個姑娘—如果你對姑娘的皮膚不挑剔的話。
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使得瓦努阿圖盡管醫(yī)療條件不是太好,但居民患病率很低,尤其是心血管病、癌癥、腦溢血等文明世界高發(fā)的病癥在瓦努阿圖很少見。
瓦努阿圖空氣質量之好也可以從以活火山聞名的塔納島驗證。因為有一座常年噴發(fā)的活火山,塔納島上空一直漂浮著很多火山灰,在我們住的酒店里,過一會不打掃,桌面上就會落下一層灰塵。但就是這樣的自然條件,塔納島上依舊陽光明媚,鮮花怒放,能見度很高。
說起塔納島上的活火山,那是游客必到之地?;鹕降紫?,由于火山灰長年的覆蓋,形成了一片了無生氣的蒼涼景色,猶如月球上的景象。而塔納的火山口則是地球上唯一可以讓游客近距離觀察火山噴發(fā)的地方。我在火山口碰到一位德國地質系的研究生,正在追蹤研究火山的各類反應。這個德國學生告訴我,這座火山已經噴發(fā)超過千年了。當我問還會噴發(fā)多少年時,這位德國研究生回答,如此美妙的表演希望還能持續(xù)1000年。
至于白色的沙灘,搖曳的椰林,在瓦努阿圖屬于標配,多得不用再談了。值得一提的是桑托島上的香檳海灘。這個海灘上的沙子細如面粉,近乎純白,陽光下,如果你乘船漂浮在海上,就像從玻璃上劃過,有一種如在幻境般的感覺!
還有海龜、海膽、海底郵局、空中花園、深潛浮潛、龍蝦、珊瑚、椰子蟹,美景美食……在南太平洋的燦爛陽光下,這里的一切煥發(fā)出斑斕的色彩,只要你有一雙能看到美的眼睛和探尋未知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