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玉
?
現(xiàn)代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兼論現(xiàn)代幸福觀的哲學建構路徑
張方玉
(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曲阜,273165)
處于物欲化與世俗化的消費主義時代,人們對“何謂幸福、何種生活”的追問更為必要。三種建構幸福觀的哲學方案具有深刻的代表性——社會哲學視野中的“優(yōu)雅生存”;生活哲學維度上的“可能生活”;人生哲學視域中的“德性幸福”。優(yōu)雅生存、可能生活與德性幸福的內在精神相通,均是秉持了廣義的德性論的思想內核,現(xiàn)代德性幸福將可能意味著中國幸福觀的建構方向。
德性幸福;孔顏之樂;優(yōu)雅生存;可能生活
在西方倫理思想上,雅典的梭倫通常被視為探討幸福范疇的第一人,古希臘哲學中的“幸福論”由此誕生。而在古代中國,元典文獻雖未將“幸”“?!倍诌B用,但卻獨特地形成了“福”“吉”“喜”“樂”等眾多有關幸福的“字詞族群”。幸福是個美好的詞匯,同時也是一個涵義模糊的概念,人們仿佛并不需要來自學院派的理論與說教,就已經能夠心領神會地各自追尋著自身的幸福。伴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社會物質文化產品日漸豐富,幸福概念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鞓返母杏X、利益的獲得、欲望的滿足、社會的福利、成功的喜悅、奢侈的享受,如此種種的“幸福觀”開始泛濫。于是在物欲化與世俗化的消費主義時代,對“何謂幸福、何種生活”的追問顯得更為必要。
審視與反思當前社會中的幸福話題,構建新的幸福理論,為現(xiàn)代生活提供合理的價值觀念、人生理想、審美趣味和生活境界,這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所應承擔的神圣使命。新的理論建基于其社會現(xiàn)實條件與理論淵源,現(xiàn)代幸福觀的建構自然不能割斷其歷史傳統(tǒng)。當人們試圖在歷史文化中尋求思想資源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狀況出現(xiàn)了: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竟然難以找到“幸?!币辉~,更似乎缺乏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幸福論”。與其形成鮮明反差的似乎是,西方幸福論的思想內容豐富、理論脈絡完整。于是,在中國式幸福觀的建構中,“言必稱希臘”成為了一個普遍現(xiàn)象。在西方哲學的話語霸權體系下,眾多研究者對于西方幸福觀的論述如數(shù)家珍,諸如理性主義幸福觀、感性主義幸福觀、功利主義幸福觀、基督教的幸福觀、亞里士多德的“幸福作為最高善”、伊壁鳩魯?shù)目鞓分髁x、阿奎那的天堂幸福、康德的“配享幸福”、邊沁的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及費爾巴哈的人本幸福等西方倫理思想。當論及“傳統(tǒng)語境中的幸福理解”時,有文章這樣表述——“從英雄時代的幸福到亞里士多德的幸福,再到基督教的來世幸福以及到啟蒙以來的幸福觀”,而對于中國傳統(tǒng)幸福觀只字未提,仿佛中國傳統(tǒng)幸福觀并不存在,這樣的情形在當下的研究文章中屢見不鮮。
那么,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到底是否存在成熟形態(tài)的幸福觀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孔顏之樂”即可視為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
幸福是人類生活的共同指向,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毫無例外地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幸福。中華民族探尋幸福的歷程是漫長而久遠的。早在儒家的“孔顏之樂”之前,各種關涉幸福的語詞已經相當豐富。在被稱為“六經之首”的《易經》中,卦辭和爻辭中大量出現(xiàn)的“元”“亨”“利”“貞”“吉”“喜”“福”等構成了相對獨特的幸福概念;在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中,“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構成了相對系統(tǒng)的“五?!?,這被視為中國最早有關“德?!标P系的論述;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薄皹贰薄暗摗薄办铩薄办怼钡雀拍瞵F(xiàn)實地展現(xiàn)了人們對于幸福的向往。儒家創(chuàng)設以后,孔子被尊奉為“圣人”,其思想與言行深刻地影響著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墩撜Z·述而》篇孔子講“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又講“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雍也》篇記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被視為儒者安貧樂道的基本生活旨趣,儒家“孔顏之樂”的德性幸福由此生發(fā),并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明理學對此大做文章,進而把“孔顏之樂”升格為“與天地同體”“與道合一”的高妙境界。
“孔顏之樂”構成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與榜樣,此種人生之樂盡可能降低感性欲望的要求,摒棄世俗的功利幸福,從而成為儒者生活價值的精神導向。但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此種人生幸福大約與苦行無甚差別,即便是儒家弟子也難以企及,但也正是這樣一種純粹的圣賢境界展現(xiàn)了儒家幸福觀的核心所在。當然,“孔顏之樂”也并非孔子幸福觀的唯一形態(tài)?!墩撜Z·先進》的記述中,孔子也對“曾點之志”大為推崇,這就是在暮春時節(jié)對“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向往。“曾點之志”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山水之樂內在相連,構成了儒家幸福觀的另一種形態(tài)。后世所謂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調素琴,閱金經”,或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人生境界可以視為此種幸福觀的精彩呈現(xiàn)。顏回、曾點是孔子門下德性出類拔萃的少數(shù)弟子,而“學干祿”大約代表著多數(shù)孔門弟子的追求。子張也是孔門的出色弟子,就曾直言不諱向夫子討教做官得俸祿的途徑,孔子對此種功利性的訴求也并不排斥,而是提出“祿在德中”,即要做到好學、謹言慎行、“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在這里,官職俸祿等世俗的功利幸福完全成為德性的副產品,所成就的是一種現(xiàn)實形態(tài)的德性幸福。因此,孔子的德性幸福既涵蓋了理想層面的“孔顏之樂”和“曾點之志”,也包涵現(xiàn)實層面的“君子之祿”和“祿在德中”。到了孟子,以“孔顏之樂”為典范的德性幸福進一步衍化為“君子有三樂”,即父母兄弟的家庭之樂、無愧天地的內心之樂,以及教育英才的事業(yè)之樂?!熬又畼贰笨梢砸暈椤翱最佒畼贰钡母鼮榇蟊娀陌姹?。
在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視域中,“孔顏之樂”是德性幸福的經典形態(tài)。在更加寬闊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視域中,儒家的“孔顏之樂”“君子之樂”,道家的“逍遙之樂”“至樂無樂”,以及佛教的“第一義樂”“極樂世界”,則分別代表了中國人嚴肅認真的德性幸福觀、自然灑脫的浪漫幸福觀和精神超越的宗教幸福觀。在道家莊子的思想世界中,人生的逍遙境界構成了獨特的美麗風景,“與天地并生、與萬物為一”展現(xiàn)出人生幸福的宏大氣象。一邊是坎井之蛙的快樂,一邊是東海之鱉眼里的“大樂”,超然的心態(tài)、寬廣的胸懷溢于言表。遨游于逍遙天地、混沌世界,莊子以“心齋”“坐忘”的神秘體驗和精神修養(yǎng)方式,尋求達到寧靜的心靈境界;而“達道”“體樂”“通神”則呈現(xiàn)出道家“真人”“至人”的理想人格形象,其理想人格經由“法天貴真”最終實現(xiàn)所謂的“天樂”與“至樂”。佛教幸福觀的宗旨可以稱為“與樂拔苦”,就是要使蕓蕓眾生從苦海無邊中解脫出來,實現(xiàn)“常、樂、我、凈”的涅槃境界或者進入所謂的“極樂世界”。佛教幸福觀在實現(xiàn)的路徑上既呈現(xiàn)為外在超越的路向,也呈現(xiàn)為內在超越的路向。無論是證得涅槃進入佛國,還是往生極樂世界,總是寄希望于終極的彼岸世界。而中國化佛教的典型——禪宗則表現(xiàn)出種種入世的精神,由不食人間煙火轉向滾滾紅塵,并強調依靠自我本心的覺悟獲得解脫。
盡管中國古典哲學中缺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幸?!备拍睿⒉灰馕吨袊鴤鹘y(tǒng)幸福觀的缺失。如果一定要選取一個語詞與“幸福”相對應,那么“樂”大約是古典哲學的首選。在這個意義上,“孔顏之樂”“君子之樂”“逍遙之樂”“至樂無樂”“第一義樂”“極樂世界”構成了傳統(tǒng)哲學語境中的幸福范疇,“樂觀”即為傳統(tǒng)哲學中的幸福觀。鑒于儒家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又由于“孔顏之樂”的境界高妙且影響深遠,人們自然很容易將“孔顏之樂”作為傳統(tǒng)幸福觀的表征符號。
現(xiàn)代幸福觀與古典幸福觀所依賴的社會生活條件有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以宏觀地表述為農業(yè)社會、農業(yè)文明與工業(yè)社會、工業(yè)文明,甚至是后工業(yè)文明的不同,也可以具體呈現(xiàn)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明顯變化。孟子曾經設想“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的仁政藍圖,再聯(lián)系顏回“簞食瓢飲”的貧苦生活,可見古代社會的生活條件何其艱苦,那么體現(xiàn)在幸福觀的設計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抑制人的基本的感性欲望的要求,即中國古典幸福觀展現(xiàn)出對于實際的生存狀況、生活境遇的較低要求,而更加強調內在的心理體驗和心靈境界。現(xiàn)代中國,經歷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發(fā)展,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市場化、國際化不斷推進,人們生活的物質條件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街頭采訪“你幸福嗎”應運而生。據(jù)稱,“你幸福嗎”采訪了包括城市白領、鄉(xiāng)村農民、科研專家、企業(yè)工人各個階層,背后蘊含著普通中國人對于政治、經濟、文化的感受與體會,并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幸福的深入思考。
新聞調查節(jié)目“你幸福嗎”可以視為一種從社會學的視角對于幸福的思考。而社會哲學則側重于從國家理論、政治觀點、社會生產方式、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等方面探討人在社會中的存在方式。它不是單純地在科學、教育、文化、經濟、政治上尋求方向,而是致力于認識人類的價值理念和實踐原則,對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進行哲學的思考。在當代中國幸福觀的哲學建構中,“走向優(yōu)雅生存”正是出自一種社會哲學的視角。優(yōu)雅生存的核心觀念是:“幸福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智慧是實現(xiàn)幸福的最佳途徑,而優(yōu)雅生存是當代人類智慧的應有選擇?!盵1]優(yōu)雅生存理論批駁了兩種常見的幸福定義——幸福即快樂和幸福即德性,認為幸福是人的生存需要、發(fā)展需要獲得適度滿足后所產生的愉悅狀態(tài)。盡管幸福概念具有很強的個體性和模糊性,但優(yōu)雅生存的這個幸福定義是當代中國社會能夠普遍接受的,因為該定義考慮了主觀幸福與客觀幸福的統(tǒng)一、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統(tǒng)一、個體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tǒng)一。優(yōu)雅生存的體系包括四個方面:優(yōu)雅生存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優(yōu)雅生存的內容,優(yōu)雅生存的條件以及優(yōu)雅生存的實現(xiàn)路徑。整個體系的建構從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方式、人類的存在方式開始,論及了現(xiàn)代文明的弊端、國家發(fā)展方式、本國國情;闡述了優(yōu)雅生存的生存目標、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狀態(tài),論及了價值體系、經濟基礎、政治管理、教育事業(yè)、文化生活、婚姻家庭及個人素質,基本上是一種面面俱到的社會幸福系統(tǒng)。
優(yōu)雅生存的理論建構充滿了社會理想主義色彩,諸如全面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人格完善、體魄強健、心靈安寧、家庭美滿、事業(yè)成功、環(huán)境美麗等令人羨慕、繽紛炫目的狀態(tài),自由、平等、公正、和諧、尊嚴、德性、智慧、格調、情趣、創(chuàng)意等無比美好的詞匯。不僅如此,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公民自主的社會制度、人性化的教育、豐富的雅俗文化、舒適溫情的家庭、樂生休閑的生活等等,美麗浪漫的幸福世界盡顯眼前。這些幸福的情景與英國哲學家羅素“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的期望非常接近。如《幸福之路》第十一章到十七章的標題“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閑情逸致”“努力與放棄”“快樂的人”就是很好的例證。羅素稱十八世紀法國沙龍中的談話藝術爐火純青,是一種非常美妙的藝術,令人無限回味和向往,但現(xiàn)在卻很少有人關心這樣悠閑的事情。[2]在這個意義上說,優(yōu)雅生存的理論滿足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然而它又容易導致一種大眾化的生活享受觀念甚至生活奢侈觀念的出現(xiàn)。優(yōu)雅生存在一般意義上就是“優(yōu)質”“雅致”地生存,就是“生存的質量高”,就是“生存的規(guī)格高”,這很容易被理解為高端、奢華的貴族生活,盡管優(yōu)雅生存的本意是人的需要獲得充分協(xié)調的滿足,是人的各種才能獲得自由充分的發(fā)揮。優(yōu)雅生存的方式是對順應人性、壓抑人性和放縱人性的超越,但在無形中,優(yōu)雅生存理論本身也存在著走向放縱恣肆的可能性。
在理論構建的邏輯上優(yōu)雅生存理論提出,人類文明的形態(tài)與人類的生存方式相互規(guī)定,采獵文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的依次更替規(guī)定了自然生存、奴役生存、自由生存和優(yōu)雅生存。這樣,優(yōu)雅生存就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這一理論認為,優(yōu)雅生存意味著克服了現(xiàn)代文明弊端的后現(xiàn)代文明,同時也就意味著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現(xiàn)實可能性。就名稱而言,四種人類生存方式的劃分極易造成人們的疑惑: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不就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嗎?為何在自由生存的生存方式之后還會出現(xiàn)一種優(yōu)雅生存的生存方式呢?《走向優(yōu)雅生存》中指出,自由生存的根本特質在于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存,并且是到目前為止的人類最佳生存方式。自由生存的生存方式要求解放與張揚人的個性,釋放人的潛能,并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使人獲得盡情的欲望滿足與生活享受。另一方面,《走向優(yōu)雅生存》又指出自由生存放縱人性、刺激人性,并由此派生出貪得無厭的瘋狂性,而且由于每個人的能力與環(huán)境的差異,各人按意愿行事的結果大相徑庭。因此,自由生存的方式仍然是有缺陷的,最終必然以優(yōu)雅生存取而代之。盡管自由生存和優(yōu)雅生存在理論上能夠自圓其說,但是依照人們所普遍接受的文化背景,估計很少有人能把優(yōu)雅置于自由之上。這大概是“優(yōu)雅生存”理論所要直面的問題。
社會哲學的維度與生活哲學的維度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因為生活總是以社會的形式發(fā)生和存在著,而且公正的社會與幸福的生活具有天然的一致性。社會哲學更多地在科學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社會層面進行反思,在目標上往往指向社會制度、社會秩序,并經由公正的社會機制達到生活的幸福。而生活哲學則直接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把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當作哲學的主題。這樣,哲學就由知識性的絕對真理走向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哲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過程,最終意圖是要創(chuàng)造和提供一種真正屬人的幸福生活。[3]“人應該怎樣生活”即成為生活哲學的經典問題。在生活哲學的維度上,社會只是生活的形式和條件,生活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才是最終的目的所在。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人們不假思索就接受了的“大道理”,比如“社會”意味著多數(shù)人的福利,而“生活”則是屬于個人性的事,而實際上“生活”是“每一個人的生活”。再比如,“社會”總是自然而然服務于“生活”的,但實際上“社會”所制造的規(guī)范往往扭曲“生活”。生活中所謂“人性化設計”“人文關懷”之類的說法,仿佛是某種格外的恩賜,這是荒唐可笑的,因為此種設計、關懷本來就是為人的生活服務的應有之意。
在社會哲學的視野中,現(xiàn)代社會提供了愈發(fā)雄厚的經濟基礎,21世紀的中國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琳瑯滿目的商品不斷積累,各項社會制度越來越嚴密健全,文化的繁榮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出現(xiàn)了華麗的盛景,幸福生活的大門已經開啟。而在生活哲學的維度上,商品、信息、娛樂甚至科技并非幸福本身,而只是幸福的現(xiàn)象,它們甚至誤導了生活幸福的本義。面對“你幸福嗎”的街頭采訪,多數(shù)受訪者的感受與期望十分樸素,所談論的大多是就業(yè)、收入、住房、教育、醫(yī)療、交通等現(xiàn)實話題,而生活哲學所要反思的顯然更加深刻。生活哲學面向生活世界,但又超越日常生活,它可以把“孔顏之樂”“優(yōu)雅生存”作為反思的對象,它也可以提出新的幸福理念。在當代中國幸福觀的哲學建構中,“可能生活”無疑是在生活哲學的維度上引人注目的典范??赡苌罾碚撌且环N所謂“新目的論”倫理學的思路,其核心觀念是:生活具有自成目的性,生活的意義在于生活本身;而生活的意義是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或者創(chuàng)造可能生活來實現(xiàn)的;有意義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幸福來自于自成目的性的行為本身。[4](P26)“可能生活”理論肯定良好的社會條件是生活所必需的,壓抑人的基本生理性需求顯然是殘忍的。但同時也指出,僅僅是良好的生活條件,譬如豐衣足食的飽暖生活也無法帶來生活的真正樂趣。為此,可能生活理論區(qū)分了生活能力和生物功能,而代表著基礎性需求滿足的生物功能并不能構成生活的本質意義。進一步而言,作為利益的典型表現(xiàn)形式,財富與權力只是達到生活意義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意義本身。利益是可以交換、分配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通過公正的原理來解決。但這里的公正僅僅具有手段的意義,因為公正的利益分配并非最終目的,公正的利益分配仍然是為幸福生活提供社會物質條件,幸福才是生活的最終目的。利益的獲得、生物需求的滿足并不具有人性的光輝,可能生活自然是要發(fā)揮人的生活能力??赡苌罾碚撎岢鋈说拿恳环N生活能力都意味著一種可能生活,盡可能實現(xiàn)各種可能生活就是目的論意義上的道德原則。這樣,可能生活理論把幸福公理視為倫理學的第一原則,并將幸福公理表述為:假如一個人的某個行動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這一行動所試圖達到的結果也是一個具有自足價值的事情,那么,這一行動必定使他幸福。[4](P162)簡單地說,可能生活具有兩個基本特質,即創(chuàng)造性和自成目的性。
可能生活理論將幸福視為全部倫理學的第一問題,試圖提出一條在每個人身上普遍有效的“幸福公理”,充分顯示出生活哲學的深刻性,同時也呈現(xiàn)出濃厚的純粹的理想主義色彩。從可能生活理論建構的思想淵源看,“可能生活”(possible lives)這個概念是以邏輯學上的“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而設計出來的。可能世界是一個邏輯學和哲學的經典概念,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基于邏輯性而提出的世界概念,它意味著只要自身不包含邏輯矛盾即可成立。正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可能生活被定義為“與每一種人類生活能力相對應的生活”,于是多樣化的可能生活便展現(xiàn)出生活的豐富性。由此,《論可能生活》中提出,人應當盡可能去實現(xiàn)各種有積極意義的可能生活,否則便會有遺憾和缺陷。然而實際上,可能世界的限制只有邏輯性,可能生活的實現(xiàn)卻必須具有現(xiàn)實性,在這個意義上,可能生活意味著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因此,可能生活將必然遭遇更多的無奈,多數(shù)人在實現(xiàn)各種可能生活的道路上無疑會困難重重,這必然使可能生活的可能性大打折扣。進一步而言,可能世界屬于邏輯學的范疇,可能生活屬于倫理學的范疇,也就是說可能生活內在地具有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價值創(chuàng)造。因此,《論可能生活》將可能世界與可能生活相提并論,就很容易忽視兩者之間在價值判斷上的差異??赡苁澜绺拍顭o須考慮其價值性。很明顯,《論可能生活》所主張的是實現(xiàn)具有正價值的可能生活。但是通過對可能生活的深入分析,人們又很容易得到這樣的邏輯:可能生活=幸福。這就是說,《論可能生活》有意無意地把可能生活概念界定為“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進而把“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理解為“有意義的生活”,而“有意義的生活”便是幸福生活。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建設性的事業(yè)滿足,是人生所能獲得的最大幸福之一,這需要具備強大的生活能力或人性能力,通常只有少數(shù)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能真正獲得。在這個意義上,可能生活的理論建構具有明顯的精英化取向。
在人生哲學的境域中探討幸福觀的建構,顯得中規(guī)中矩,是一種“正統(tǒng)”的思路。眾所周知,人生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生的目的、價值、意義和態(tài)度等,這就極其自然地將“如何生活得更加幸?!弊鳛槁淠_點。即便一些宗教人生觀認為現(xiàn)世幸福并不可能,也會寄希望于彼岸世界的幸福??梢哉f,幸福主題是全部人生哲學的歸宿。依照古希臘哲學家的劃分,哲學包含物理學(physics)、倫理學(ethics)、論理學(logic),分別可以對應于現(xiàn)在常說的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他們認為論理學好比果園的圍墻、物理學好比果園的果樹,而倫理學才是果樹的果實。不難發(fā)現(xiàn),在古希臘哲學中,倫理學直接地與人生論相對應,德性論與幸福論難解難分。
盡管知識界已經熟知古希臘哲學中的德性論與幸福論,但是“德性幸?!北惶峒皶r,許多人仍會覺得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甚至持有幾分抵觸的心理。在人們的哲學常識中,整個世界二分為物質與精神、思維與存在。習慣性地,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劃分。人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體,在富有詩意的人生哲學中,人既是一種感性的存在,也是一種理性的存在;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靈魂,一半是肉體。由此,物質幸福與自然屬性、感性存在、魔鬼、肉體等內在關聯(lián),而精神幸福與社會屬性、理性存在、天使、靈魂等內在關聯(lián)。這種日常生活中貌似有理的通俗見解,其實在道德哲學中是虛妄的,它根本無法表征幸福的價值取向和倫理特質。因為就所謂的物質幸福而言,基礎性生理需求的滿足自然而然,天然正當,這是一種健康的、純樸的、正直的、誠實的道德,而對正當?shù)纳硇枨筮M行抑制則是偽善的、道貌岸然的道德。同時,就所謂的精神幸福而言,名目繁多、花樣翻新的精神生活也可能是空洞貧乏甚至是低俗趣味的。因此,我們更加愿意使用“德性幸?!边@一概念??疾炱淅碚摐Y源,《尚書·洪范》將“攸好德”作為“五?!敝?,可以視為中國典籍最早論述德性幸福的材料。此后,原始儒家的“孔顏之樂”“君子之樂”等均可視為中國德性幸福的典范。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提出幸福是因為自身而值得欲求的事物,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幸福就是最高善。在這個意義上,亞里士多德已經充分建構了古希臘德性幸福的典范。
在當代中國幸福觀的哲學建構中,德性幸福應是人生哲學視域中的經典形態(tài)。這里的人生哲學與道德哲學、倫理學內在貫通,按照西方哲學的傳統(tǒng),也就是所謂的實踐哲學。德性幸福的核心觀念是:道德與幸福內在相通,惟有德性主體才能“獲得幸?!鼻摇芭湎硇腋!保粡V義的德性完善意味著人的全面發(fā)展,存在的完善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諦所在。德性幸福無疑是一種“德福一致”的理論,一個幸福的人必是一個道德的人,一個缺德的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爸挥心切┚哂械赖潞侠硇缘男枰獫M足、理想實現(xiàn)、精神愉悅才是真正的人生幸福,不具備道德正當性的快樂和愉悅在本質上不可能構成幸福所在?!盵5]這就是德性幸福首先必須遵循的原則,德性原則可以視為德性幸福觀的第一個要點。德性主體是德性幸福觀的第二個要點。康德區(qū)分了“獲得幸?!迸c“配享幸?!?,認為道德不是“獲得幸?!钡膶W說,而是關于如何“配享幸?!钡膶W說?!矮@得幸?!币孕腋樽非蟮哪繕耍芭湎硇腋!眲t強調如何使主體達到德性的完善。在德性幸福觀看來,無論是獲得幸福還是配享幸福,均需要德性主體的前提性存在。西方哲學有個關于主體的經典故事,面對黃金與草料,恐怕所有的牛馬選擇的都是草料而非黃金?!睹献印肥灼读夯萃酢穼Υ艘灿芯拾l(fā)揮:“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睏顕鴺s先生認為:就幸福的實際境遇而言,幸福則同時體現(xiàn)為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中人的精神形態(tài)的提升,后者構成了主體存在的一個重要方面。[6]德性幸福的第三個要點是德性境界。注重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這是中國哲學對于世界哲學的特殊貢獻。中國傳統(tǒng)的幸福觀并不企慕彼岸世界的幸福,總是試圖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尋求安身立命之地,最終達到理想的歸宿。所謂理想人格的實現(xiàn),實際上就是德性主體實現(xiàn)了理想的境界;所謂人生幸福的實現(xiàn),實際上是幸福生活與幸福境界的統(tǒng)一,而幸福境界又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有人稱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喻以利”的小人社會,對于商品、服務、財富、權力、資源的無限制追求隨處可見,而理想主義、德性境界幾乎成為“貶義詞”,于是真正的幸福成為一種稀罕物。而人一旦真正具有了這樣的德性境界,即便是穿衣吃飯、即便是擔水砍柴,人生的本真幸福自然溢出。
德性幸福是一種廣義的德性與幸福的統(tǒng)一體。德性幸福所指稱的德性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品德,例如誠實、正直、友愛、勤勞、勇敢、敬業(yè)等等,廣義的德性還意味著一種理智德性,比如古希臘哲學家所謂的“美德即知識”,馮契先生所講的“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進一步而言,德性幸福的理論中,德性的完善還意味著存在的完善、理想人格的健全、精神境界的實現(xiàn),所有這些全部指向——人生的幸福。“這不是狹義的關于個人品格操守的德性,而是具有更為深厚內容的、對人的全面發(fā)展、潛能的充分發(fā)揮、人格完整的充分肯定的廣義德性?!盵7]在這個意義上說,德性幸福不僅把德性作為幸福的前提、保障、工具和條件,而且把德性完善視為幸福的內容和源泉,是一種“成己與成物”。廣義的德性幸福關涉人的整體性存在,它與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最高善”精神相通,也與馬克思設想的“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精神相通,同時也是對儒家德性幸福的傳承與發(fā)展。因此,在廣義的語境中,優(yōu)雅生存、可能生活與德性幸福的內在精神相通,均是秉持了廣義的德性論的思想內核,優(yōu)雅生存、可能生活自身也存有向德性幸福衍化的趨勢。它們不僅為現(xiàn)代社會幸福觀的哲學構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也能夠在現(xiàn)實中引導健康、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
[1] 江暢. 走向優(yōu)雅生存——21世紀中國社會價值選擇研究[M].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365.
[2] 伯特蘭·羅素. 幸福之路[M]. 吳默朗, 金劍譯.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8: 32.
[3] 李文閣. 生活哲學的復興[J]. 哲學研究, 2008(10): 85?91.
[4] 趙汀陽. 論可能生活[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5] 張方玉. 追尋君子的幸?!敶曈蛑械南惹厝寮倚腋S^研究[M].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4: 234.
[6] 楊國榮. 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71.
[7] 高兆明. 幸福論[M].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1: 29.
How to make possible the modern virtue happiness: Also on the philosophical construction about the view of modern happiness
ZHANG Fangyu
(School of Marx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In a materialized and secular age of Consumerism, it is more vital for people to inquire what happiness is and how life should be led. There are three philosophical schemata of constructing happiness which are profoundly representative: “elegant existence” in the view of social philosophy, “possible life” in living philosophy, and “virtue happiness” in philosophy of life. These three are interlinked in spirit, all upholding the ideological core of generalized virtue theory. And such modern virtue happiness will probably suggest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Chinese concept of happiness.
virtue happiness; Confucius-Yan’s happiness; elegant existence; possible life
[編輯: 顏關明]
B82
A
1672-3104(2017)03?0001?06
2016?11?01;
2017?01?18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一般項目“中西會通視野下的幸福觀研究”(16CZXJ09)
張方玉(1977--),男,江蘇句容人,哲學博士,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道德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