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遇到困難與瓶頸時,人人都有自己的通關(guān)密語,一些人堅信天道酬勤,并不懈努力,也有一些人總是樂觀地面對一切挑戰(zhàn),一路沖破艱難險阻。而對我而言,“取靜”便是我獨有的通關(guān)秘訣。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位得道高僧與一位修行尚淺的小和尚在夏日驕陽的炙烤下參禪,高僧神色淡然,衣服干燥整齊,可反觀小和尚,早已滿頭大汗,衣衫大敞,僧袍早已被汗浸濕,眾人請教高僧他的秘訣,他只說了一個字,靜。由此可見,“靜”對于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它調(diào)控著人的心態(tài),平復(fù)著人的焦躁,靜是一個人面對挑戰(zhàn)時,能量的中樞。
曾有一段時間,我沉淪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那時,我的內(nèi)心猶如沙城暴中漫天飛舞的一粒黃沙一般,隨著狂風(fēng)漫天飛舞,不知將來要去何方。我整天沉浸在重金屬樂的動感之中,像那些所謂的潮流達人一般,穿著奇特,行事迥異,然而那是的我,心中猶如一團亂麻,遇到來自生活中的挑戰(zhàn)也總是焦躁不堪,怨天尤人,未曾享受片刻的沉靜,直到有一天,偶然讀到臺灣詩人林清玄《星月菩提》的一句話:月到天心,讓心如同月光一般,不隨外界的事物而轉(zhuǎn)動,每天都有抽出時間,讓寧靜洗滌你的內(nèi)心。這種自然玄妙的意境深深地打動了我,從此,我每天平復(fù)自己的內(nèi)心,在喧鬧中取靜,在焦灼中取靜,在受挫時取靜,這樣,在寧靜的加持下,人往往可以透過眼前的氤氳,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也可以穿過心魔的阻擋,審視自己的心靈凈土,由此,在遇到生活中的煩憂時,我可以“施展密語”成功通關(guān)。
經(jīng)過了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我逐漸將這個“密語”升級,并發(fā)現(xiàn)了更深的內(nèi)蘊,靜不止是相對于動而言,它代表一種狀態(tài),一種不受外界影響的狀態(tài),靜可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也可以是“寧靜以致遠”的悠閑;還可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更可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灑脫??傊?,在靜”中堅守自己的本心,就是最大的秘訣。
對于人生的考驗,我愿化作水中的一塊磐石,任憑生活中風(fēng)浪的沖刷!
人生如戲
姥爺酷愛聽?wèi)颍晕矣浭缕?,他就離不開錄音機和那個蒲扇,每當(dāng)盛夏時分,晚上的時候,他總愛躺在搖椅上,品著一壺清茗,哼著咿咿呀呀的小曲兒,搖著扇子。我本以為這是一種消遣罷了,但沒想到是,這卻是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淡然,灑脫。
有一天,我回到了姥爺家的鄉(xiāng)下小院里,那是,我在中考因生病而發(fā)揮失常,心中有所郁積,悶悶不樂的,而姥爺剛好給病人看完病,便拉著我聊天,他依然躺在搖椅上,一邊哼著曲調(diào),一邊和我聊著家庭小事,我本不耐煩地聽著,但是當(dāng)我觀察到他臉上的表情時,卻好奇了起來,只見他一會兒嘴角微掀,似是聽到了戲中的精彩部分,一會兒又眼睛微瞇成一條縫,似是為戲中的人物打抱不平,一會兒又恢復(fù)自然,便是戲中之時事塵埃落定,一時間不禁覺得好笑。
姥爺似乎也察覺到了這點,便說:“覺得我的心情隨著戲的發(fā)展而變化是嗎?”我不禁點了點頭,他卻又意味深長地對我嘆道:“人生本就是一場戲??!”我不禁一愣,似是觸到了內(nèi)心的那一層阻塞,卻沒有捅破。姥爺哼完這一曲,又自顧自地說道:“人生中的喜怒哀樂,不正是戲中的悲情樂景嗎?一曲好曲兒,如果沒有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峰回路轉(zhuǎn)的情節(jié),又怎能稱得上是一部好戲,同樣,你的人生也是如此?!蔽覂?nèi)心中的天空,頓時有一束陽光,穿過厚厚的陰霾,直射了進來,這些天一直使我郁悶的事情只在這一句話中煙消云散,對的正如姥爺所說,人生如戲,如果一個人不經(jīng)歷挫折,不充滿著前方道路的未知,不充斥著各種復(fù)雜的情感,又怎能稱得上是精彩的人生?只有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嘗盡人世百態(tài),感受到各種情感的交織,才能在最后升華,成為你寶貴的財富,而我們,只要就像聽?wèi)蚰菢?,享受著,感受著自己的人生就好,在被煩惱紛擾過后,必然會有快樂來安撫你,這,就是人生。
那一天,我們爺倆共同在樹下聽了一下午的戲,感受著戲曲的美妙,感受并品味著人生的精彩,淡然并灑脫。
在小小的戲曲里,我發(fā)現(xiàn)了人生的哲理,在今后,我會像聽?wèi)蛞粯?,享受著人生的精彩與美妙,經(jīng)歷并感悟著生活的百態(tài)。
照片里的那片荷塘
閑暇之余,在午后的陽光下,翻開了那本厚重的相冊,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張在荷塘旁邊嬉戲的照片,上邊的小男孩拉著大人的手,在與孩子們潑水玩鬧,我的思緒不禁飄回了那是......
童年的時候,我住在奶奶家,那個村子風(fēng)景秀美,靜謐和諧.每到夏天,人們都在那撐開雙臂的大槐樹下乘涼,嘮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瑣事,每到這時,我便和年齡相仿的孩子,到村里的荷塘邊玩耍。
那片荷塘,周圍環(huán)繞著柳樹,清風(fēng)微佛,一根根枝丫像少女的秀發(fā)一樣,輕輕搖擺。荷葉簇?fù)碓谒嫔希缤粋€個快樂的綠色小精靈。蜻蜓總是淘氣的不停撥弄水中的倒影,弄得平靜的湖面上泛起圈圈波紋。孩子們可不懂欣賞這閑適自得的美景,紛紛耐不住寂寞,互相在柳樹下翻滾,打鬧著,周圍也傳出了陣陣蟬鳴,來應(yīng)和著孩童們天真,快樂的笑聲。雖然只是看照片,但我還是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種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快樂氣氛。
我們在嬉戲夠了之后,又再尋求新的點子來昭示我們的機智,我們望向了離岸邊僅有一臂長的一片荷葉,便嘰嘰喳喳地討論怎樣摘下它,聰明的我們膽大卻不魯莽。一個伙伴靈機一動,以請教詩詞為名,拉來了大人們坐在樹蔭下,而其他的伙伴們便開始籌備著計劃,我們幾個人,由年齡大,身體壯的人拉著,后一個人抓著前一個人的雙腳,那樣從岸邊接近荷葉,形成了一個人的“人繩”,身手敏捷的那個,在最前面,趁機摘取荷葉,另外幾個尋來石子,不斷地從對岸向荷葉打水漂,用水波來移動荷葉,終于,細密的汗珠布滿額頭的我們摘下了那片荷葉,個個歡呼雀躍的我們仿佛打獵歸來的獵手,激動地又唱又跳,岸邊的大人也受到我們情緒的感染,掃去了農(nóng)忙的疲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叔叔來拉著我的手,為我講述陶淵明與荷葉蓮花的故事,可我哪聽的進去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只便拉著他的手與孩童們潑水嬉戲……
合上相冊,學(xué)習(xí)上的壓力已一掃而空,取代內(nèi)心陰霾的,是那童年的快樂的陽光。童年已離我遠去,可我仍記得那時的歡樂時光,那片荷塘,那群孩童,我會帶著那時的純凈快樂,積極面對人生,將這張照片揣進兜里,帶著其中的歡樂與美好,快樂地走向遠方……
(作者系天津市武清區(qū)楊村一中高三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