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藥安全問題多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年度報告(2015年)》顯示,2015年65歲以上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比例達到21.5%,其中嚴重報告比例達到28.7%。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張繼春說,我國老年人普遍對不合理用藥認識不足。她參與的一個涉及170萬份反饋的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11%的受訪者對不安全用藥的危險性有最基本的認識。伴隨而來的就是老年人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司空見慣,主要表現(xiàn)為四種行為:一是多服和亂服藥物;二是服用時間不當,比如,早上忘了吃藥,晚上隨便補服;三是驟然停藥或擅自加大劑量;四是誤吃假冒偽劣藥物。
從全球范圍來看,老人錯誤用藥問題都很突出。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老人錯誤用藥成為歐美發(fā)達國家的一個社會問題。為了應對,一些國家制訂了老年人不宜使用的藥品清單。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全球約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藥。
專家指出,老年人易成“不合理用藥重災區(qū)”,主要有以下7個原因:1.記憶差。老年人記憶力大不如前,常會忘記吃藥的時間和劑量,造成重服、漏服藥物。2.視力弱?!坝械乃幤氛f明書字號太小,描述的內容又模棱兩可,致使老年人不能很好地遵照醫(yī)囑?!庇行┧幤伾?、大小差別不大,老年人難以辨認。3.疾病多。老年人易患多種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個??漆t(yī)生的治療,容易開出作用相同或相似的藥,導致過量服用。4.常識少。由于缺乏醫(yī)療衛(wèi)生知識,有些老年人容易聽信朋友介紹或虛假廣告,盲目買藥,擅自用藥。有些老年人甚至把劣質的保健品當藥來吃,耽誤病情,更危害健康。5.好囤藥。到藥店后,有些老年人習慣多買幾盒,以備長期服用。多數(shù)人并不查看藥物有效期,易服用過期或變質藥物。有些老人發(fā)現(xiàn)藥物過期,仍將就著吃,直至吃出問題。6.太心急。為了迅速治愈病痛,有些老年人往往自行增加藥物種類和劑量,或是治病心切,胡亂投醫(yī),都會導致不可預計的后果。7.藥名亂。一種藥品常有多個廠家生產,因而有多個商品名,老人們從不同醫(yī)院買到的不同名稱的藥,其實可能是同一種藥,同時服用,造成重復用藥。
“七要”是指:1.要做好用藥記錄。列個用藥清單,包括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過敏反應等,就診時,將用藥記錄帶給醫(yī)生看,以便醫(yī)生根據(jù)病情調整用藥。2.要分裝藥盒。將藥品整理至藥盒內,放在床頭、餐桌等容易看到的地方,依照自己標示的時間,按時吃藥。3.要清理藥箱。每3個月清理一次藥箱,挑出過期藥,整理散裝藥,根據(jù)需要添置新藥。4.要利用日歷。吃完藥后,可在日歷上畫個勾,做好標記,記錄每天用藥情況,以免漏服。5.要細讀說明。用藥前細讀說明書,重點看藥品名稱、有效期、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應。6.要避光存放。依照藥品說明書存放藥品,一般藥品都要放在陰涼干燥處,特別是已開封或分裝的藥品。7.要定期復查。長期用藥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一次,如用藥期間發(fā)生不適,一定要告訴醫(yī)生。
“四忌”是指:忌假冒偽劣;忌偏聽偏信,不要輕信廣告宣傳或根據(jù)他人用藥經驗自行用藥;忌不遵醫(yī)囑;忌亂用補藥。■
轉載自《報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