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華
【摘要】行政后勤工作是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教學工作好比“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行政后勤工作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黨校培養(yǎng)目標能否順利實現(xiàn),關系到黨校事業(yè)能否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黨校;后勤;管理;問題;建議
黨校后勤工作是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為教學科研和其他各項工作正常運轉提供物質保障,另一方面又要為學員和教職員工提供生活服務。
一、縣級黨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特點
黨校后勤管理的對象包括全校財、物、電、暖、氣、水、食、基礎建設、生活服務、醫(yī)療保障、場館維持等等,具有面廣、點寬、人雜,多層次、全方位的特點。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性。后勤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部分,它門類較多,事務繁雜,諸如財務會計部門要管好用好資金;總務部門要管好財產物資、校園內的安全生產、消防、衛(wèi)生清潔等瑣碎事務,尤其面對目前行政介入、多部門合作辦公(如甘肅慶城縣委黨校)等各方面制約因素的存在,致使后勤服務更加多元化。從后勤工作的發(fā)展方向來看,后勤服務社會化勢在必行,后勤不僅要為本單位服務,而且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為社會服務,安排參觀訪問者、培訓學員的吃住,對外接待會議等,這就使后勤工作具備了廣泛的社會性。二是服務性。服務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首先后勤工作必須服務于教學工作,管好教職員工和學員的吃、住、行,使他們安心進行教學工作。其次后勤工作也在一定范圍內服務于社會,后勤部門可以利用辦班間歇時間,對外接待參觀、接待會議、安排有關人員吃、住、用會場等提供多方面服務。三是時效性。后勤工作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因每期辦班都是有嚴密組織、嚴格程序的。后勤接待工作必須遵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在學員未到校之前就要做好學員的食宿安排和會場布置,只有這樣才能在學員到校時從容接待,工作忙而不亂。四是復雜性。后勤工作任務繁重,環(huán)節(jié)多,涉及面廣,內外關系復雜。后勤工作管財、管物、管基建、管維修、管衛(wèi)生、管保衛(wèi)等。對待如此復雜的工作,要想做好,不僅要處理好內部上下左右關系,又要處理好外部關系,做到上下銜接,左右依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二、縣級黨校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落后,思想僵化。縣級黨校后勤服務思想觀念相對落后,服務意識相對淡化。經濟理念相對薄弱,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依賴政府幫助解決困難的特點突出。在工作中,存在“重教學、輕后勤”“重科研、輕管理”“重培訓、輕服務”的思想。
(二)后勤服務管理體制不規(guī)范。目前,縣級黨校后勤服務的主要手段是依靠行政主要領導的思想理念來管理,通常忙于應付各種大小會議以及各種培訓班次等日常事務。有的地區(qū)縣級黨校存在著辦公室和行政科室(或總務科室)的工作職責劃分不清,兩科室的職能交叉,人員混淆,再加上各種配套設施落后等各方面制約因素存在。使后勤服務難以實現(xiàn)科學化、規(guī)范化、社會化。
(三)后勤服務保障能力無法適應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的要求。依據(jù)《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實施意見》(中發(fā)〔2015〕35號)文件中的相關精神,目前縣級黨校后勤服務的保障能力尚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的要求,還無法滿足廣大學員在培訓期間的住宿安排或是用餐、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縣級黨校后勤服務水平的思路
當前縣級黨校后勤服務管理基本模式主要有黨校自管模式、對外承包、委托管理三種模式。這三種模式各有利弊,縣級黨??梢越Y合自身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運作機制,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服務管理之路。
(一)積極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推進黨校后勤社會化,加強市場調研,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探索黨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的路子。如可考慮將黨校后勤服務部門,像賓館接待、設備維修、樓房服務、衛(wèi)生清潔以及食堂餐飲等服務人員及相應資源從黨校事業(yè)管理體系中分離出來,組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以及自負盈虧服務實體,與黨校簽訂合同并可以提供有償服務,積極挖掘黨校內部潛力,發(fā)揮后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科學設置后勤機構和人員。黨校行政后勤工作繁雜瑣碎,其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泛,且隨著金融業(yè)務不斷發(fā)展,對黨校后勤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需要增設黨校專門行使后勤部門有關職能的機構,并配備具有一定素質、數(shù)量的人員,來從事黨校行政后勤工作,把那些懂業(yè)務、思想以及文化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充實到黨校行政后勤部門,以確保黨校行政后勤工作抓好抓實。
(三)提高人員素質,確保優(yōu)質服務。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教育員工關心集體,熱愛黨校事業(yè),關心黨校發(fā)展,珍視黨校榮譽,用維護黨校集體榮譽這條紐帶來規(guī)范后勤服務人員,使后勤服務人員都能熱愛本職工作,實現(xiàn)服務和管理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社會化、優(yōu)質化、現(xiàn)代化。一是要通過“三講”和“三個代表”正面教育和開展各種文明活動,提高后勤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二是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后勤人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學習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各種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三是通過技能培訓、考察學習和技能競賽等形式,提高后勤人員的業(yè)務能力。
縣級黨校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培訓輪訓的主陣地,在整個黨校系統(tǒng)中占據(jù)著基礎性地位。后勤工作作為保障干部教育培訓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在目前不斷變化的大環(huán)境下,必須樹立全局服務觀念,樹立實事求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識、加強科學規(guī)范化管理,才能為黨校全面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馬婧.基層黨校后勤服務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探析,時代金融,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