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劉佳
一、館藏和合二仙木雕造像
在中國漫長歷史的朝代更迭中,“和為貴”“相融相合”“百年好合”的愿望已成為婚姻、家族、種族延續(xù)及生產(chǎn)生活等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昂秃隙伞弊鳛槊耖g婚嫁的喜慶之神,象征著幸福美滿、和諧喜慶,是廣大民間公認(rèn)的“喜神”“吉神”。逢家中有婚娶喜慶之事,皆要懸“和合二仙”的畫像,以祝福新人百年好合,生活美滿。
館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圖一),兩人是兩個胖胖的仙童,均穿紅緞子衣物,一人直立,雙手于胸前舉一朵綻開的荷花;另一人單膝跪地,雙手于胸前捧一個篾盒,篾盒上雕一朵綻放的荷花。二人都扎著丫角髻,面露神彩。造像為兩層,下層不規(guī)則形體形似山體局部,雕迎客松枝干緊裹,其枝干沖至上層二仙雕像背部,手持篾盒仙童倚靠,其篾盒上的荷花與迎客松的樹葉交叉與一體。
和合二仙的服飾為明代流行的襦裙,上襦交領(lǐng)為字母“y”形、琵琶袖短衣,裙內(nèi)加穿膝褲(套褲)。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10幅,腰間的褶裥越來越密。
和合二仙的發(fā)型為雙丫髻,一直流行至清代,稚女盤雙丫髻,寓意為快快長大,女子十五及笄,被視為寄托了家長對其成長的期望。
和合二仙的雕刻紋飾反映了清代木雕繁復(fù)而細(xì)膩的特點,從發(fā)型、衣飾及木雕的特點上綜合判斷,應(yīng)為明末清初作品。
館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圖二),兩人身體相向、微微前傾。各自的左腳和右腳各踩一物,已呈殘損狀,前腿呈弓形,另一只后腳撐地;各自的左手和右手共同托起一錦盒于胸前,另一只手共同舉起繡球過頭頂,形態(tài)和神態(tài)疑似力士托舉。雕像與須彌座底座連為一體,須彌座雕上枋、束腰和方形六足基座,內(nèi)部雕空,外輪廓呈回紋狀,并陽刻回紋線。
發(fā)型為清代的陰陽頭;服飾為明代外衣特征的直裰、護(hù)領(lǐng)、系扎腰帶絲絳等,服飾彩繪已漫滅不清;雕刻線條具有明代木雕較粗曠的特點,從發(fā)型、衣飾及雕刻線條特點初步判斷,為明末清初作品。
館藏明末清初木雕和合二仙(圖三),兩人身體相向、微微前傾。各自的左腳和右腳各踩金磚,前腿呈弓形,后腳撐地,兩人一雙手捧金元寶于胸前、另一雙手舉金元寶過頭頂,形態(tài)疑似力士托舉。雕像與下方的小香案連為一體,香案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方形案面,下層為橢圓形基座,內(nèi)部雕空,外輪廓呈蝙蝠狀。該木雕與圖二的木雕風(fēng)格及特點極為非常相似,應(yīng)為同一時期作品。
以上三件木雕題材均選用民間傳說“和合二仙”,采用圓雕和浮雕相結(jié)合的雕刻形式,其中兩件還有彩繪。充分運(yùn)用象征、寓意、祈望等手法,將民俗文化中的哲理、倫理思想和審美意識結(jié)合起來,以達(dá)到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效果和情感寄托。
二、和合二仙的風(fēng)俗信仰探討
和合二仙是我國民間廣受尊崇的神祗,舊時的喜慶與節(jié)日場合中往往可見和合二仙的身影,故亦作和合二圣。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yuǎn)赴戰(zhàn)場,父母掛念而哭泣,逐往戰(zhàn)場探親。萬里之遙,朝發(fā)夕返,故名“萬回”,民間俗稱“萬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封寒山為妙覺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為圓覺慈度“合圣”拾得大士。相傳兩人親如兄弟,共愛一女。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合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后,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自是,世傳之和合神像亦一化為二,然而僧狀,猶為蓬頭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圓盒,意為“和(荷)諧合(盒)好”?;槎Y之日必掛懸與花燭洞房之中,或常掛與廳堂,以圖吉利。不過和合神的起源與演化經(jīng)歷了一個錯綜復(fù)雜、枝蔓橫生的過程,遠(yuǎn)非皇帝敕封那樣簡單明了,而民間對和合神的信仰也比較復(fù)雜,一者包含了多種層面的祈求與向往,二者所信仰的和合神也并未定丁一尊。
(一)和合二仙的喜神稱謂
從后世對和合二仙的祭拜來看,首要的是男女情事,這里的“和合”乃《周禮·媒氏》孔穎達(dá)疏所謂“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之義,專指陰陽和合、男女和合。在唐代對萬回信仰中,萬回已有保佑“男女相逢心相愛”的職能,認(rèn)為萬回是“專司男女關(guān)系的利合神”。另有唐代呂丘胤《寒山子詩集序》中描繪的“狀如貧子,形貌枯悴……樺皮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等的寫實形象,寒山繪畫已走向民俗化,充滿喜慶、吉祥之意。無論“和合神”所指的是“萬回”,還是“寒山、合得”,在這里不予多論。
自進(jìn)入明清之后,禪宗的鮮活的生命力已逐漸走向衰竭,其對寒山繪畫形象的影響也不再明顯。隨著社會思潮的變化及寒山傳說的流變,寒山造型受到道教仙人形象及民間傳說的影響,出現(xiàn)了袒胸散發(fā)、蓬頭歡笑的樣子,且極為親切,而不像一般僧人那樣不茍言笑。這對之后完全具象征意義的“和合二仙”的形象,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明代以后,專司男女關(guān)系的和合神并非萬回,而多為“和合二仙”。舊時婚嫁,一般要懸掛“和合二仙”(有時寫作“合平二仙”)于中堂,如蘇州人家拜堂成親時,太師壁上要掛“和合軸子”,即“和合二仙”畫像裝裱成軸,洞房桌上要放瓷質(zhì)“和合二仙”塑像,拜堂則叫拜“天地和合”。丹徒還有“新郎新娘拜和合”歌,謂:“紅燭開花喜連連,我叫新郎新娘拜天地。牽牛織女來相會,一對利合似神仙”。清代楊柳青年畫《雙拜花堂》中,表現(xiàn)新郎新娘對拜之景,大堂上方即懸掛“合和二仙”中堂。
此外,從求聘到成婚,很多環(huán)節(jié)都可見“和合二仙”的身影。清代陳端生《再生緣》74回寫皇甫家準(zhǔn)備迎娶孟麗君,以韻語鋪敘其繁忙熱鬧,謂“尹太妃,行盤報聘多忙亂,終朝料理鬧盈盈。開盤笑,與花樽,彩絹鴛鴦做得精。繡球結(jié)成雙并蒂,新鮮水果兩邊盛”。所謂“開盤笑”,即“聘時裝潢和合二仙人盤,主人啟盒,瞥見歡天喜地,諺稱開盤笑”,乃取其一見生喜、吉祥歡樂之意。再如浙江諸暨風(fēng)俗,男家確定定親日期后,要寫出紅帖,然后套以泥金“和合二仙”封套,請媒人提前數(shù)月攜兩只糖果桂元禮包去女家奉帖。
嘉興則是在確定婚期前,男方準(zhǔn)備首飾、果盒及聘禮等請媒人送至女家,女家則準(zhǔn)備糕盒及一尊用綢或紙制成的“和合二仙”像放于玻璃盒中,用紅綢包女方庚貼壓于像座下,回贈男家。
吳越還有一種風(fēng)俗,新女婿至女方家中,如果夫婦同拜“和合二仙”像,則表示當(dāng)夜將留宿,否則不拜。
安徽貴池還保留著青年男女新婚時“跳和合”的表演,表演者有時手持荷花與圓盒,均受到寒山拾得“和合二仙”傳說的影響?,F(xiàn)代婚禮中的聘書、剪紙窗花、手絹等,還保留了“和合二仙”印花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
二仙手中所持之物件件都有講究,符合中國傳統(tǒng)理念和文化。蓮花取意并蒂蓮,盒子象征好合的意思,而蝙蝠則寓意五福臨門,可以說,和合二仙這個題材代表大吉大利,和和好好,以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永結(jié)同心。
(二)和合二仙的財神稱謂
和合神除管男女情事之外,還有財神的功能。自古民間就有和氣生財?shù)挠^念,與民間做折本生意而仍然發(fā)財?shù)墓适掠嘘P(guān)。據(jù)說廣泛流傳于浙江嘉興地區(qū)的“和合二仙”,其故事原型竟然是兩位古代經(jīng)商有術(shù)、財運(yùn)亨通的民間“財神”。當(dāng)時有兩兄弟,哥哥名“和”,弟弟叫“合”,以經(jīng)商為生,得心應(yīng)手、財源廣進(jìn),富甲一方。因樹大招風(fēng),為躲避當(dāng)?shù)氐陌紫嗳撕偷仡^蛇的敲詐、欺壓,幾次三番想方設(shè)法以做虧本生意著稱,反而都因自然天象等因素的機(jī)緣巧合,虧本變贏利,偏偏發(fā)起了大財,傳遍了一鄉(xiāng)又一鄉(xiāng)。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rèn)為,兄弟倆乃上界專司“招財進(jìn)寶”的神仙下凡,筆筆生意穩(wěn)賺不賠,于是日后都將和合兄弟當(dāng)作財神來供奉,稱他們?yōu)椤昂秃隙伞薄W源?,?dāng)?shù)孛磕贽r(nóng)歷初五,都要接和合二仙來家供奉以沾財氣,和合二仙也成了當(dāng)?shù)氐摹柏斏瘛薄?/p>
貴州安順戲劇“掃開場”儀式中,表演者為兩個小童,分別戴紅、藍(lán)“臉子”(面具),在鑼鼓聲中邊唱邊舞,然后念日:“和合二神仙,兩手把住肩。有人侍奉我,財寶萬萬千”,等等,兩個小童在這里扮演的正是財神的角色。
據(jù)《萬法歸宗》記載,“和合咒”中已有“和合來時利市來”之語,時至宋代,“和合利市”的概念已較普遍?!肚迤缴教迷挶尽せ艮I蓮女成佛記》中李小官就有買花來“供奉和合利市哥哥”之說,元末明初《三遂平妖傳》卷二七亦有道人乞化時唱道“招財來,利市來,和合來,把錢來”,明代朱權(quán)《荊釵記》第45出則有“頭頭利市,和合仙官,召請必競來臨”之語,這里的和合仙官大概相當(dāng)于利市仙官。舊時杭州的店鋪開市之日,要貼“和合二仙”紙馬于招牌上,稱之為“青龍馬”,又稱“青龍吉慶”,天津楊柳青年畫中也有“青龍和合”,象征財源不斷。太湖地區(qū)的上梁歌中有“招財童子前引路,嘻笑利合送財米”“十七對仙桂桃花開,嬉笑和合送寶來”“手托金盤進(jìn)屋來,和合劉海兩分開”等句,顯示出和合神也有招財送寶的功能。
有些地方還有專門的和合財神廟,如江蘇泰縣的和合財神廟內(nèi)有錫箔糊成的紙元寶,每年正月初四,鄉(xiāng)民到此進(jìn)香,敬神后將此紙元寶帶回家中,焚香禱祝,第二年正月初四再送還廟中,另加利錢元寶一個。這就是所謂的借陰債,據(jù)說可以很快致富,但如果不按時還愿的話,則會迅速貧窮下去。
三、結(jié)語
民間傳說的最大特點是具有較大的適應(yīng)性和延展性,它可以在原始思維的基礎(chǔ)上展開豐富的想象,甚而可根據(jù)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主觀、刻意地編織情節(jié),乃至附會、臆測,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民間傳說千百年來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和誘惑力的原因之一。因此,世世代代由口耳相傳的中華民間傳說,通過不同載體的傳播進(jìn)而衍化、嬗變,使得原本為“喜神”和“吉神”的和合二仙,進(jìn)而演變成為招財進(jìn)寶的“財神”,用來寄托自己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不足為奇了。
(責(zé)任編輯: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