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山
我居住的鎮(zhèn)東有個村子名叫莊家塋,鎮(zhèn)北有一個村子名叫袁家墳,顧名思義,這是守墓人后代繁衍形成的村莊。莊家塋的村民都姓莊,而袁家墳的村民卻沒有姓袁的。這里有一個故事。
據(jù)說,當年袁家是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京城里都有人。有一代子孫為了盡孝,在安葬父母時買了一對活的童男童女抬到墳地,而且還真的就砌進了墳?zāi)估铩榱俗屵@對童男童女活得時間長一些,還放進了一缸水和一些干糧。瓦工在封砌墓道時不忍心,偷偷地放下一把錘子和一個鑿子,但是孩子太小,沒能鑿開墓門逃出來。后來,袁家墳頭就有了兩只麻雀,嘰嘰喳喳不斷地叫道:袁家墳袁家拜,袁家死了無人埋。果然,袁家人不久就死絕了。
蔡發(fā)財是我一塊兒下煤礦的伙計,他就是袁家墳村的,我們兩村只有四里遠,自行車蹬不了幾下,過了小橋就是袁家墳村。村頭坐著一伙老人在曬太陽,幾個在打撲克,幾個在談天。那邊,幼兒園里的孩子們在滑梯上大呼小叫。已經(jīng)是冬天了,和煦的陽光照著村子,照著樹和人們,初冬的陽光是如此讓人喜愛,整個世界都充滿慈祥。我忽然很感動,心里想,對于這些生命來說,什么天國什么天堂都是假的,只有這陽光,這空氣,這柳樹,這街道和房屋,這衣食無憂的生活才是真的,這就是一切。不管以什么理由,剝奪了他們這份安靜的生活都是犯罪。蔡發(fā)財本應(yīng)該和他們一樣在這里坐著曬太陽,可是他上個月死在東北了,永遠也回不來了。我停下,向他們問道,伙計,你們村有個叫蔡發(fā)財?shù)娜藛??我說,我們在東北一塊兒下過煤礦,我約他一塊兒回來看看,他說他死也不回袁家墳。對方說,唉,你不知道他是怎么跑東北去的吧?他鉆進玉米地里偷啃了一個青玉米,他成分不好,又是富農(nóng)子弟,就說他是破壞生產(chǎn),捆起來批斗,夜里民兵沒看牢,他跳窗戶偷跑了,一去不回。那年他十五歲,我倆同歲么。
我像是心里有一只破鐵桶,給人砰地踢了一腳,顧不得客套,扭頭就走。我想起一件事,我也抓過一個偷啃玉米的。那年我十四歲,夜里是真槍實彈的民兵看莊稼,白天就是我這樣的半大小子看。我扛一桿扎槍正走著,玉米地里嘩啦啦一陣響,鉆出來一個身穿藍褂子、剪短發(fā)的十七八歲姑娘。我進地里一眼就看見一個啃過的玉米棒子,回頭就把她抓住了。那時她比我高大得多,但我手里拿一桿磨得雪亮的扎槍,兇惡得隨時都會刺她一槍,她嚇得一路走一路哭,那天正是大集日,路上的人都停住看我們。我把她押到生產(chǎn)隊里,她哭著說是進玉米地撒尿,沒有啃玉米??此薜每蓱z,生產(chǎn)隊隊長把她給放了。今天,我想她也許真的沒啃那個玉米棒子,那片玉米地靠大道,也許是別人啃的。即便真是她啃的,那又如何?這個姑娘應(yīng)該今天還活著,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了,這份恥辱她會永遠記著的。我曾經(jīng)奇怪蔡發(fā)財為什么一點兒也不思念故鄉(xiāng),現(xiàn)在我明白了,就是因為忘不了他在故鄉(xiāng)的那份恥辱。他是有家不能回啊,他恨袁家墳。
【原載2016年12月7日《今晚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