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蕓
摘要:數(shù)學對人的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面對相同的內容,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最終的教學結果也出現(xiàn)很大的差異。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分層異步教學已經登上舞臺,并逐漸地被人們所使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及目的
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點、思維水平、智力結構等要素的差異,將學生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多層次劃分,并組合成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各小組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分析、交流、實驗等方式自發(fā)地完成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老師對不同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分層指導和教學。
實施分層教學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又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將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好”、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吃得飽”、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吃得了”,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教學對象分層——分層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
教學對象分層是分層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步驟,教師必須通過測驗、平時觀察、座談、家訪等途徑,掌握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原則下,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為三個不同層次:A層次學生學習方法正確,接受能力強,成績穩(wěn)定且優(yōu)秀;B層次學生學習比較自覺,智力水平一般,上進心較強,成績中等。C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基礎和智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強,成績欠佳。通過對學生的分層歸類,為分層制定教學目標打下基礎。分層前必須向學生和家長講明,分層僅僅是一種手段,是為了讓學困生有更多的指導機會,學習輕松學生有更多的自我發(fā)展空間;分層是動態(tài)的,要隨時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變化進行調整,鼓勵C層次學生向A層次發(fā)展,如果A層次學生不努力,也有可能落入C層次。通過動態(tài)的分層管理,激勵每一位學生努力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分層教學、分類推進、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分層——分層教學取得成功的基礎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分層教學首先必須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上,因此,正確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每個學生由于興趣愛好不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就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達到對新知識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具體來講,就是要求C層次的學生能夠將教師講授的內容識別和記憶,并能自如運用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或者解答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要求B層次的學生在對知識記憶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解決典型情境中的數(shù)學問題;要求A層次的學生能夠對教師講授的知識有深層次的認識和掌握,能夠構建一個條理化的知識體系,并能綜合解決一些較為復雜的教學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相同教學內容的時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fā)揮能力的平臺。
四、教學過程分層——分層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1、分層設問。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該明確提問的目的及對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層層遞進,逐步延伸,使學生既能掌握數(shù)學知識,又能對數(shù)學問題做出進一步的探討和分析。既要照顧數(shù)學能力弱的學生,提出一些基礎的數(shù)學問題;又要對數(shù)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學生,提出一些具有難度、值得學生探討的問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思維,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分層練習。圍繞教學內容,由易到難逐層安排課堂練習。安排一些簡單的、與課堂例題相近的練習題,通過新知識的再現(xiàn),促使學生消化理解新知識,這類練習應給C層次的學生更多的機會;設計一些稍有變化、比教學內容稍有發(fā)展的題目,檢查學生對新知掌握和運用的能力,這類練習一般應由B、C層次的學生完成。對A層次的學生,可安排一些檢查其對新知識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的題目。這樣的分層不應是絕對的,也可鼓勵低層次的學生挑戰(zhàn)高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競賽中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3、分層輔導。采取多形式、多層次的輔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各層次學生都可以在教師輔導下及時解決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問題。
4、分層布置課后作業(yè)。課后作業(yè)不僅要有針對性,更要有層次性,不能“一刀切”。不僅要在作業(yè)量上有區(qū)別,而且在作業(yè)的難易程度、知識的深淺度及知識能力的擴展度上也要有區(qū)別。
五、教學評價分層——分層教學取得成功的保障
成功的評價反饋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C層次的學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B層次的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找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激勵他們積極上進;對A層次的學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虛心學習,不斷超越自我。通過面向全體學生、針對各個層次學生的橫向評價及針對每個學生的縱向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始終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增加危機感,激發(fā)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總之,分層教學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是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生動實踐。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所珍兵.初探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J].科教創(chuàng)新,2013(08).
[1] 鄧彥平.《有效創(chuàng)新游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效率》[J].東方教育,2013,(3),191-193.
[2] 顧婭娟.《對小學數(shù)學游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析》[J].考試周刊,2013,(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