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向我訴苦:“我家孩子還有一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可他話還說不利落,生活也不能自理,如果真上了幼兒園,那該怎么辦???”于是我問:“那你平時都讓孩子干些啥呢?”她笑了笑,理直氣壯地說:“吃飯、睡覺、看電視!”我一時無語。
想讓孩子順順利利地上幼兒園,你就不能還沉浸在孩子還小的自我麻醉中,而要有意識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心理準備
為什么一定要讓孩子有這個心理準備呢?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上幼兒園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和分離恐懼,有的甚至為此大哭大鬧,最后說什么也不肯去幼兒園了。這種現(xiàn)象之所以如此普遍,就是因為如果孩子平時只接觸父母和身邊的幾個人,一旦脫離了父母和身邊的熟人,他們便會產(chǎn)生焦慮感。我們應(yīng)該提前預(yù)防這種心理的發(fā)生。
解決辦法:1.多帶孩子去外面接觸小朋友。平時要提供機會讓孩子多參加活動,讓他多與陌生人接觸,培養(yǎng)他開朗活潑的性格。這樣到幼兒園后與其他小朋友接觸時,孩子就不會有太大的抗拒心理。
2.多給孩子說說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比如:幼兒園里可好玩了,有玩具,有小朋友,有老師,你會和小朋友們一起吃飯、午睡、學(xué)兒歌、做游戲、聽故事……讓寶寶覺得上幼兒園是件快樂、自豪的事,對幼兒園生活充滿向往。而且入園前一定要多帶寶寶去幼兒園玩,熟悉環(huán)境,消除他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
二、生活要自理
許多孩子剛上幼兒園,不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尿褲子是常有的事。千萬別小瞧這些能力,如果孩子在家尿褲子,有爸媽在??墒窃谟變簣@,沒有哪個幼兒園老師會看著一個孩子,替他忙里忙外。而孩子一旦尿褲子了會被周圍的小朋友恥笑,甚至長大后還留有心理陰影。
解決辦法:在寶寶上幼兒園的前半年,家長應(yīng)該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讓孩子自己吃飯,就算把衣服弄臟,吃不完,家長也不要訓(xùn)斥孩子,而要鼓勵他。慢慢地,孩子就能夠自己獨立吃飯了。喝水、上廁所,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在幼兒園里如果具備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的話,就不會為離開家而感到極度恐慌了。
三、學(xué)會表達自己的意愿
這點非常重要。我的朋友就因為經(jīng)常讓孩子看電視,不經(jīng)常給孩子說話,以至于孩子快3歲了,連基本的意思都表達不清楚。相反,比這孩子小幾個月的萌萌,餓了、渴了、肚子疼,都能明明白白地告訴大人。想象一下,如果幼兒園里正在上課,你家孩子想上廁所,卻不能夠清楚表達,結(jié)果只能憋著,最后尿了褲子,這會讓周圍的小朋友逐漸遠離他的。
解決辦法:1.平時讓孩子少看電視,多說話。
2.有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得較慢,家長可以教孩子用手勢表達他想說的內(nèi)容。比如,孩子想上廁所,可以教他用簡單的疊詞如噓噓、尿尿來表示。如果餓了就拍拍肚子,代表餓了,想吃東西……
四、生活作息要規(guī)律
大部分的幼兒園老師都會要求孩子中午休息一會兒。有些孩子不愿意午睡,到晚上還精力充沛地打打鬧鬧,第二天早上就不能按時起床了。這時家長要注意了,如果孩子經(jīng)常熬夜,作息不規(guī)律,一旦上了幼兒園,就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適應(yīng),他的精力沒法滿足一天的學(xué)習(xí)需求。最好,家長讓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作息的好習(xí)慣,即使是周末或假期也不例外。因為有規(guī)律的作息,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對孩子將來干任何事情也都有益無害。
解決辦法:準點睡覺,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大部分孩子精力旺盛,到點不睡。好多媽媽也不阻止,自己玩手機或做事情,再或者內(nèi)心崩潰地想:“熊孩子,你怎么還不睡啊?明天媽媽可要上班呢!”
讓寶寶準時睡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首先,養(yǎng)成到點就熄燈的習(xí)慣,如果寶寶還不睡,可以耐心地告訴寶寶:到點要睡覺,不然個子長不高哦!大部分情況下,只要熄燈后保持安靜,寶寶不久也會慢慢睡著的。長此以往,準時睡覺就不是難事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午睡別睡太久。
五、培養(yǎng)孩子戶外運動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呵護有加,唯恐摔著磕著。本著安全的想法,很多家長出門就抱著孩子。結(jié)果,抱大的孩子到了戶外,運動能力明顯不足,不是摔倒就是磕到。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戶外運動是避免不了的,甚至還會有爬高、跑步等比較劇烈的活動,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
解決辦法:1.每天帶孩子至少戶外運動一小時。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先不說父母忙,就連爺爺奶奶也不一定有時間帶孩子出門運動,一周能讓孩子運動兩次就不錯了。當(dāng)然,如果每天運動一小時做不到,也盡量別讓孩子整天待在室內(nèi),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2.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運動愛好。
如果孩子喜歡滑板車,就多帶他去廣場、公園,讓孩子有機會去練習(xí)和結(jié)交同愛好的朋友;如果孩子愛玩蹦床,就多帶他去游樂場。但是有的孩子喜歡坐搖搖車,一坐就賴著不走。這就需要家長態(tài)度堅決一些,搖搖車并不合適孩子久坐,也不能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
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廣場或健身場所玩耍,讓孩子多跑多跳,也可以適當(dāng)?shù)嘏琅栏?。這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后,才能更快地融入集體。
六、擁有好的閱讀習(xí)慣
孩子1歲后,父母就要嘗試給孩子看各種繪本了。雖然有時孩子看得不是太懂,但這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閱讀習(xí)慣的開始。我家孩子就是從1歲開始看繪本的,通常是我念,他坐在我懷里看。每次一到點,小家伙就會從書架上挑一本他喜歡的書,拿過來讓我念,已成習(xí)慣?,F(xiàn)在,他非常喜歡看書,幼兒園放假,自己列出書單來看。
解決辦法:這個階段,父母不必追求一定要讓孩子看懂、聽懂,只要扮演好孩子的啟蒙者就行,逐步帶領(lǐng)他認識書,建立最初的閱讀觀念。當(dāng)孩子生氣動手摔書時,父母要適時介入指導(dǎo),讓孩子愛惜書籍,懂得書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否則,日后他可能會比較不懂得尊重他人,進入群體生活后會產(chǎn)生社交困難等問題。
七、學(xué)會分享
學(xué)會分享,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小華是一個不太懂得分享的孩子,他認為什么東西都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只要他玩過也是他的,這就有些問題了。由于在家是個小霸王,看見好吃的假哭幾下就到手了,東西好玩鬧幾下大人就給他了,所以他上幼兒園后,動不動就和小朋友發(fā)生沖突,很難融入集體。問題的癥結(jié)在哪兒?就在父母在他3歲前沒教他學(xué)會分享。
解決辦法:父母應(yīng)該在孩子1歲左右告訴他,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同時父母也要多提供機會,讓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和游戲。這樣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學(xué)會分享,這樣等他上幼兒園后,就會更好地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