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友齋叢說》有載,被朝廷派去鎮(zhèn)守廣西的江蘇徐州人山云聽說廣西有送禮受賄之風,就問帥府中性情耿直、敢講真話的老吏鄭牢,我是不是該入鄉(xiāng)隨俗呢?鄭牢說,您到廣西做官猶如“一襲白袍”,千萬不能入鄉(xiāng)隨俗,不然“白袍點墨”,就永遠洗不干凈了。
破法始于破紀的“一滴之錯”。一些原本為人誠實、為官清廉的黨員干部,往往就是在“吃點沒什么、收點不打緊、要點小事一樁、拿點無關緊要”的錯誤念頭支配下,從冒汗地接受一次宴請,臉紅地收下一個紅包,心虛地承辦一件私事等“一滴之錯”開始,慢慢地走上了不歸路?!耙幌葚澞?,終身不可洗濯”,足以令人嘆惋、警醒。
陷入貪墨再難清白者,不是不知道黨紀國法高懸于頭,不是不知道“白袍點墨洗不凈”的道理,而是經不住誘惑,按捺不住內心的邪念,堅守不住思想的防線,在第一次“點墨”后放縱了自己,在“下不為例”的自我安慰中放松了警惕,以“又不是我一個”來安慰自己,以“神不知鬼不覺”來麻痹自己,終由“人民公仆”變成“人民公敵”。
謹防“白袍點墨”,要謹思謹行,慎念慎始,時刻不忘清掃思想上的“小灰塵”,及時糾正言行上的小錯誤,嚴防墨染,做到“一襲白袍”、兩袖清風,以“好人、清官、公仆”為畢生追求,用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風采。
(摘自《中國組織人事報》
孟慶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