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寧
2014年,一個27歲的中國女孩執(zhí)導的短片《門神》獲得了奧斯卡獎(學生單元)最佳敘事片獎,這個叫劉雨霖的女孩成為李安之后又一位捧得奧斯卡小金人的華人導演。消息傳到國內,人們對劉雨霖的名字還稍感陌生,但隨后,面紗揭開了——劉雨霖是著名作家劉震云的女兒。
2016年11月11日,這對父女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上映影院,劉雨霖執(zhí)導,父親劉震云擔任編劇。劉雨霖說,能拿到父親的劇本,也是她一路努力的結果。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劉震云從來不給她加菜、蓋被、噓寒問暖,但是在她人生的重要時刻,父親永遠陪伴在她身邊。雖然父女倆交流不多,不成文的家規(guī)和幾句簡短的話,對劉雨霖來說,都是一句頂一萬句。
劉雨霖和父親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難關就要自己去闖
從小到大,劉震云對女兒一直采取“放養(yǎng)”的形式,對她的人生規(guī)劃不干涉??即髮W時,劉雨霖最初的夢想是當一名訪談類主持人,談笑風生,揮灑自如,傾聽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于是,她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系??墒堑酱蠖r,看了很多電影后,劉雨霖心中的電影夢卻如脫韁的野馬,怎么也拽不回來。于是,劉雨霖向父母表達了自己想當導演,到國外的藝術學院進修的想法。
劉震云給她的建議是:“你做飯不錯,可以當廚師,如果能把羊肉燴面做好,我去吃的時候還能免單;你喜歡當導演,這當然也是可以的,看你自己怎么選。你要走多遠,我們就支持你走多遠?!?/p>
劉雨霖堅持自己的選擇,2011年,她順利考取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研究生。這所學校以培養(yǎng)了李安、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倫等多位大導而聲名遠揚。
但剛到美國,沒有專業(yè)基礎,語言也不過關,劉雨霖的課業(yè)一下子被同學甩出很遠。為了跟上課程,她永遠是在圖書館待到最晚的那一個,沒有一點兒閑隙社交。
有一節(jié)錄音課,劉雨霖只聽懂了60%。下課后,她抱著一大摞書準備去圖書館,一個加納女孩和一個英國男孩走在她前面,聊晚上去哪兒喝一杯。在她即將走進電梯門的時候,加納女孩和英國男孩卻把門關上了。劉雨霖看著他們愉悅的臉,那一刻的失落感無法形容,前面的人并沒有看見她,她覺得那種隔閡,是真的把自己心里的門關掉了。
劉雨霖產生了挫敗感,情緒失控的時候,她不想洗臉,不愿意見人,一想到要上課就特別痛苦,她開始懷疑自己:為什么要來美國?做電影真的開心嗎?為什么放著安逸生活不過跑來折磨自己?
媽媽通電話時發(fā)現女兒不對勁,開始了解女兒的情況。劉震云很少給女兒打電話,這一次,也是女兒有事主動打過來。拿起話筒,他并沒有陪著女兒抱怨,而是幾句話就把劉雨霖罵醒了。他問:“到美國這條路是不是你自己選的?”劉雨霖說:“是。”劉震云說:“你接下來就兩條路,要不然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嘛,把學上完,要不然回來。你永遠不要奢望我和你媽去美國陪你,這個難關必須你自己闖?!?/p>
劉震云讓她想想她母親郭建梅年輕時的經歷,劉雨霖一下子就懂了。作為中國第一代公益律師,母親郭建梅在36歲時找到自己的信仰,專門幫偏遠貧困山區(qū)的婦女打官司,其中不乏敏感案件。為此她辭去公職,失去豐厚收入,面對眾人的猜疑。劉雨霖從9 歲開始跟著郭建梅到鄉(xiāng)間調研,18 歲上大學前,她又拿著攝像機跟著母親去了貴州、廣西農村,看到母親工作時堅毅的眼神……回憶起這些,失落中的劉雨霖很快振作起來,既然自己選擇了人生方向,就要去克服一切困難和負能量。
把會的事情一次性做好
遇到困難,最先想到的是自己解決,這是劉雨霖從父母那里得到的“習慣”。她想起自己來美國學習的初衷:學會拍電影的方式,關注普通人的情感。而她失落、自卑的這段經歷,對今后寫故事、拍電影,真不能不說是件好事。
她記住了父親的話,接下來的一切順理成章。這時,劉雨霖得知馮小剛導演要拍電影《一九四二》,于是決定休學1年,去劇組實習。這次,劉震云很支持她,馮小剛則很痛快地給她安排了場記的工作。日復一日與導演、演員待在一塊兒,面對的是11架35mm膠片機同時開拍、幾百上千名群眾演員的大場面。電影殺青,再回到30多人圍著一臺16mm膠片機的課堂,她一下子找回了自信,發(fā)現以前的難題都變成了小事情,內功大漲的她自信了很多。她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在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的路,在這條路上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心里有個太陽在,就不懼怕。這個太陽是父母點亮的。
父親從來沒有教過劉雨霖怎么去拍電影,但他對身邊小人物悲天憫人的情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劉雨霖。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學校布置了一項拍短片的作業(yè)。不知為什么,她腦海中浮現的一幕總是她5歲到8歲時,父親帶他回河南老家的情景。在麥收時節(jié),看到鄰居家同歲的小姑娘站在村口等媽媽。爸爸和奶奶也不忍說出媽媽棄家不顧的真相,總說麥收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于是小姑娘一年年等著,也一年年失落著。小姑娘等媽媽回來的畫面一直盤桓在劉雨霖腦袋里,于是她決定拍成電影。
“這個中國鄉(xiāng)村小姑娘的悲傷被大家忽略了,她親人的悲傷也被大家忽略了。像這樣被忽略的情感,在故鄉(xiāng)有很多。我想把這些被忽略的情感告訴大家?!?013年1月,劉雨霖讓父親陪她回老家一趟,來到河南省延津縣王樓鄉(xiāng)老莊村進行拍攝。
劉雨霖想通過《門神》,打開全世界共通的情感大門,事實證明,她確實做到了。在《門神》成片后的一年里,劉雨霖帶著這部電影參加了39個電影節(jié),其中包括戛納電影節(jié)、東京電影節(jié)、意大利圣蘭托電影節(jié)、百慕大電影節(jié)、金棕櫚國際電影節(jié)等,并在各大電影節(jié)榮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等多項大獎。
研究生快畢業(yè)時,在紐約的劉雨霖又怯怯地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想拍攝他的代表作《一句頂一萬句》。在家里,她一直喊劉震云為劉老師,之所以膽怯,是因為劉老師脾氣急,并不好說話。他對于自己作品的被改編有著嚴苛的標準。以前經常和他合作的是馮小剛,憑什么讓他接受初出茅廬的新導演?
果然,劉震云提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想怎么拍這部電影?”其實籌備這部電影時,劉雨霖把《一句頂一萬句》當作枕邊書,讀了十幾遍。原著分上部《出延津記》和下部《回延津記》,人物關系繁復龐雜,故事從民國講到現代。劉雨霖只選擇了《回延津記》中牛愛國與牛愛香這一條線索——現代故事離劉雨霖的生活更近。她對劉震云說:“我知道自己現在的能力在哪兒,選擇我能把握的人物,才有把故事琢磨透的余地。其實這部書的精髓是渴望,這些尋找者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被我們忽略,但他們內心波濤洶涌。我要用干凈、溫暖的鏡頭語言,把這些人內心的洪流拍出來。”
馮小剛拍《一九四二》,打動劉震云靠的是一句“用幽默寫災難的很少,我就喜歡這個。”劉雨霖則是說到了關鍵的“想拍無處訴說的情感。”劉震云認可這個選擇,他決定將作品交出去。
這一次,劉雨霖不敢犯錯,她的任務就是把導演工作認真做好,不犯低級錯誤。劉震云交給劉雨霖的話還是一句簡單的家規(guī):“把會的事情一次性做好?!敝?,劇本籌備耗時兩年,勘景三四次,籌備工作細致入微。冬天才開機,夏天已經確定具體某場戲的某個機位怎么擺。全部演員提前兩個月體驗生活,打火燒的和修鞋的,都真的打過火燒、修過鞋。劉震云偶爾去現場探個班,找個地兒圍著火爐跟人喝酒聊天,也不多管。
不著急,不要臉
劉震云對女兒拍電影的態(tài)度是:一個事情你要是做著累,牢騷滿腹,那就別做。讓他欣慰的是女兒做導演真的是享受其中。沒有過多的名利心,沒有患得患失,女兒的這個狀態(tài)讓劉震云很放心。
劉雨霖是一位出生于大都市的85后,且是無憂無慮帶著光環(huán)長大的名人二代,怎么會對農村中小人物的故事感興趣?別人眼中的“不可思議”,劉雨霖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小時候父母雖然給我足夠空間,可是我沒覺得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所謂名人,是社會對他們的認可,而不是對我的認可?!?/p>
劉雨霖曾經跟劉震云說,她最喜歡的導演是李安。李安同樣畢業(yè)于紐約大學,在上海電影節(jié)上,他說到自己“36歲才開張”,而“任何東西要感人、要成立,本身有自然的力量,需要花時間孕育。”劉雨霖和劉震云都深以為然。進入娛樂圈這個浮躁的圈子,沒有強大的定力,人是很難扎下根來的。劉雨霖顏值高,又拿過奧斯卡獎,這次拍攝《一句頂一萬句》,更是聲名鵲起,于是就有一些電影圈同行建議她,轉型當演員吧,這對你來說是很容易的事,而且名利雙收。劉雨霖果斷地拒絕了,一輩子只能干好一件事,這輩子做好導演就行。因為劉老師早有家訓:不著急,不要臉。有家訓在,劉雨霖對自己選擇的這條路充滿自信:“著急是看你想要什么,不能受外界影響。我覺得我踏實,我定力強,是因為我心中有很多好故事,它們足夠把我鎮(zhèn)定在這,不受外界影響?!?/p>
什么是“不要臉”?劉雨霖的解釋是“不恥下問,也不恥上問”。一家人的行事之道都能在這14個字里找到對應。劉雨霖從小牽著父親的衣角,和村里的叔叔阿姨們聊天,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的智慧和營養(yǎng)。無形之中,劉雨霖投向生活的目光,也像父親劉震云一樣敏感透徹。
留學時,有一天,劉雨霖要去林肯中心看演出,之前在星巴克咖啡店逗留了一會兒。她看到窗外有位30多歲的乞討者,外表穿得特別邋遢,可是當她捧了杯特別干凈的冰鎮(zhèn)咖啡和一塊曲奇時,眼中充滿感激,仿佛這杯咖啡讓她看到生活的希望。這時,有位掏垃圾的黑人大叔走過來,這個女人召喚大叔,然后把曲奇掰了一半,分給對方。那一刻,夕陽的光打在她的臉上,劉雨霖覺得她是那天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的天使,她呈現的是非凡的奇跡時刻。
劉雨霖趕緊把星巴克剩下的點心都買了,還有一塊帶著中國結的小桌布,一起送給了乞討者。那位女士看著劉雨霖,一副震驚的樣子,對劉雨霖說:“你是我的天使,讓我看到了人間的溫暖和愛。”但她不知道,對劉雨霖來說,她才是自己的天使。當劉雨霖拐過街角回頭看她時,她已經把禮物打開了,紅色的小桌布映著她的臉,那幅畫面之震撼,不亞于世界上任何美景。而這就是生活,時時給她課本上沒有的啟迪。她要像父親一樣,活到老,學到老。
(責編/鄧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