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杰
別點重口味的菜
干鍋、水煮、干煸、香酥之類菜肴的烹調(diào)都需要大量的油,或者需要油炸處理。這些油不太可能是第一次用,所以餐館通常會拿這些油來做一些味道很濃郁的菜。像荷塘小炒之類很清淡的菜,餐館是不敢用那么舊的油來做的。不僅僅是油的問題,肉的問題也有。餐館里有些肉已經(jīng)不是那么新鮮了,是拿來做冬筍炒肉絲、溜肉片,還是做回鍋肉呢?答案當然是回鍋肉啦!因為回鍋肉加了那么多調(diào)料,有點兒不新鮮根本嘗不出來。
面條的營養(yǎng)價值最低
一大碗面條,里邊凈是淀粉,只有一兩片菜葉,幾片薄薄的肉,其實就是吃了一大堆掛面,再加一大碗咸得要命的湯。你以為自己吃飽了,但實際上得到的是很多身體不需要的、處理不了的物質(zhì),比如太多的鈉和淀粉,身體需要的蔬菜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卻幾乎沒有。
把面條換成包子,比如茴香雞蛋或小白菜蝦仁餡的素包子,就吃進去了一點菜,也沒那么多肥肉。
不建議點湯和粥
不管是粥、湯,還是菜,長時間加熱都會損失維生素。比如去粥店,不可能去了才開始熬,熬一個粥至少需要40~50 min,客人等不了,所以都是早上開始熬好,一直溫在那兒。經(jīng)過好幾個小時,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損失嚴重,已經(jīng)沒剩多少了。湯也一樣,本來餐館的湯里面都添加了很多增味劑,比如雞精、味精等香精,并沒有多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湯通常都比較咸,喝進去那么多鈉對人體也不好。
盤點漸被遺忘的餐桌禮儀
過年離不開吃。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不懂一些基本的餐桌規(guī)矩和禮儀,會讓人露怯、栽面子哦!
走菜順序:家宴的走菜順序、菜肴擺放和口味搭配等都有講究,這些都是家庭聚餐禮儀的重要部分。標準禮節(jié)的上菜順序應該是:小吃、涼菜、魚蝦類主菜、熱菜、素菜、飯菜和主食,最后是湯和甜品。
擺盤搭配:做好的菜在餐桌上如何搭配擺放也有說法。要注意顏色搭配要有跳躍感,葷素搭配應該錯落有致,口味上酸甜辣咸要適當間隔。如果菜肴口味各異,或者煎炒烹炸齊備,應該對稱著擺放,讓餐桌上具有整體美感。如果裝菜的器具有盤花或裝飾碟頭,擺放時要朝向餐桌中心方向;如果有整魚類的主菜,擺放時應使魚頭向左,魚腹面向家人。
此外,長輩面前盡可能擺放口感偏軟、素菜類的菜品;孩子面前放置小吃類、可手拿抓食的菜;而整塊蒸煮或湯菜類的菜品要放在靠近中青年家人的位置,方便他們幫助其他人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