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的農業(yè)社會,有著強烈的血緣氏族特征。隨著貧富分化和階級的出現(xiàn),氏族中逐漸形成了復雜的組織體,強有力的權力控制方式出現(xiàn)了。夏商周時代,廣大的農業(yè)地區(qū)仍然維持這一特點。在可考資料最為豐富的周代,所謂的“井田制”就具有擬血緣氏族特征,但西周的實際經濟形態(tài)更多地具有莊園經濟的特點,這標志著氏族制度開始解體。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形態(tài)急劇變化。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代,小自耕農成為國家經濟軍事的基礎,華夏區(qū)域的政治文化生態(tài)面臨深刻改組。
西周的政治核心是分封制、等級制和世襲制。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結構改變了,國家掌控財力、物力、人力的方式隨之發(fā)生變化;戰(zhàn)爭方式改變了,政治制度也經歷著深刻的變遷。列國卿大夫隊伍的壯大不斷吞噬著公室,如同列國疆域的擴大蠶食著西周的版圖,似無多少新意。
事實上,在人們習慣了變動的“平靜”中,卿大夫的地位卻面臨著陪臣執(zhí)政的挑戰(zhàn)——封建的社會構架和政治設置在逐漸瓦解,經濟社會結構正深刻變化,一種新的權力結構與政治模式逐漸成長起來。
一種新型的權力結構與政治模式——中央集權的官僚化形態(tài)初具雛形。它主要包括:官僚制度的建立與俸祿制的推行;中央集權官僚機構逐步完善,宰相統(tǒng)系的文官,將軍統(tǒng)系的武官,與尉、御史統(tǒng)系的監(jiān)察系統(tǒng),構成了中央的權力核心;地方管理以郡縣制取代了封邑、食邑、采邑制度;從禮樂制度轉向刑律制度,即親統(tǒng)、道統(tǒng)、政統(tǒng)合一的封建宗法制度,正在轉向禮法制度;土地私有化等制度的變遷,按畝征稅制度的實施,人口登記控制(人口登記與連坐的結合)也就成為重要的制度。軍事制度從“國人”執(zhí)干戈到征兵制與建立常備兵制度;封賞制度則從食邑、采邑轉變?yōu)榉饩贫?,受封者的地位如同大地主而已?/p>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為適應新形勢,紛紛實行變革,試圖建立新的政治控制模式,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梢哉f,這個時代是塑造帝國時代以農為本、耕戰(zhàn)立國基本格局的時代。特別是商鞅在秦國推行的制度最為典型,也最具形塑力。
商鞅變法的細節(jié)今天已難以考實,但其政策的關鍵不難理解,其核心不外乎以強調“耕戰(zhàn)結合”來有效地控制人力物力。其主要政策是一方面強調分家析家,“家無二事”,來確保帝國政府直接控制人力物力的郡縣制根基,突破了封建貴族對帝國統(tǒng)治的阻滯。另一方面,打擊贅婿,使以父系宗族為唯一準則的族制固定下來,這無疑是要加強對丁壯的控制,這與帝國稅賦而外的徭役有關。用今天時髦的話說,就是力圖打造一個強大的、穩(wěn)定的中產階級——“自耕農”。在某種程度上說,帝國時代的自耕農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帝國權力機器精心塑造出來的。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zhàn)也。(《商君書·農戰(zhàn)》)
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守戰(zhàn)。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國去此十者,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按兵不伐,必富。國好力者,曰“以難攻”,以難攻者必興;好辯者,曰“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故圣人明君者,非能盡其萬物也,知萬物之要也。故其治國也,察要而已矣。(《商君書·農戰(zhàn)》)
將帝國臣民編織在帝國認定的等級當中,并對各等級的生活方式加以嚴格限定: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史記·商君列傳》)
這種方式強調耕戰(zhàn)結合,以此強化對人力和物力的控制。其著眼點是如何有效控制附著于土地上的人口,從而以一套嚴密的戶籍制度作為帝國控制的手段;從中央出發(fā),在整個帝國推行以郡縣制度及什伍相坐為核心的嚴格管控體系。實際上,秦政府對農業(yè)特性的認識還是很深刻的。《呂氏春秋·上農》說:
古先圣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處而無二慮。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一方面是重視農業(yè)生產提供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農業(yè)生活 “重徙”的特性有利于帝國的管控。商鞅更是將強化農業(yè),培育帝國中產階級——自耕農的政策發(fā)揮到極致,提出一套“上農除末”的政策(《商君書·墾令》)。可以說,商鞅的改革方案,加上秦耕戰(zhàn)之策的成功實踐,奠定了帝國時代的基本農業(yè)形態(tài)與鄉(xiāng)村世界景觀。實際上,秦帝國強調的以帝國垂直管控為原則的規(guī)制,在帝國的社會形態(tài)中并未最后實現(xiàn)。因為技術與資源的缺乏,帝國王朝時代的農業(yè)問題,本質上還是等級倫序與血緣倫理問題。實際上,正如日本學者西嶋定生先生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所言:
在中國,最早形成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的國家,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在全國實行郡縣制度之后的事情。由此產生了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人民被分別統(tǒng)治在君主權力之下。當然,它并不否定地方上豪強勢力的存在,但是,國家統(tǒng)治的理想形式正是這種君主對人民的直接統(tǒng)治。官僚制度的確立和郡縣制度的實施,是使其成為現(xiàn)實的一種手段。這個體制被漢帝國繼承了……在中國的土地制度史上,并不能說是中央集權制的君主統(tǒng)治的出現(xiàn)伴隨了國家的土地立法;君主對人民的統(tǒng)治并不是通過土地作為媒介來掌握人民的,而是通過直接掌握人民得以實現(xiàn)的。
帝國王朝時代也曾經出現(xiàn)過加強對土地管控能力的努力??偟恼f來,帝國時代的農業(yè)、土地問題,同帝國政府的靜態(tài)格局息息相關。從理論上說,帝國時代的土地直接受帝王的支配,只有帝王才是土地甚至于一切財富的真正擁有者,實際支配著土地的地主或自耕農,只不過是土地的使用者而已。從這個角度看,帝國政府的賦稅,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地租性質。只有從帝國的等級倫序中才能看清土地所有制的實質。在帝國的等級倫序中,貫徹著絕對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等級關系。即是說,“等級優(yōu)勢者——在上者”對“等級劣勢者——在下者”是絕對的支配關系——層層等級中的占有關系。用費孝通的話說,地緣只是“血緣的空間投影。”
血緣是穩(wěn)定的力量。在穩(wěn)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緣固定了。生,也就是血,決定了他的地。世代間人口的繁殖,像一個根上長出的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區(qū)位是社會化了的空間。我們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這是血緣的坐標,空間本身是渾然的,但我們卻用了血緣的坐標把空間劃分了方向和位置。當我們用“地位”兩字來描寫一個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據(jù)點時,這個原指“空間”的名詞卻有了社會價值的意義。這也告訴我們“地”的關系派生于社會關系。(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地緣本身與等級倫序密不可分,因此傳統(tǒng)時代的財產問題,一直被局限于等級倫序中,財產關系唯有通過等級倫序界定;只有在等級倫序中討論財產問題,才是有意義的。
(摘自《皇帝治下的中國》,云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