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花
一、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形成分享的概念
分享的行為習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yǎng),逐步形成。我利用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讓幼兒從故事書中汲取分享行為的經(jīng)驗。美好的故事就像涓涓細流,把甘美的情感輕柔地送到孩子的心田,其影響力遠勝過干巴巴的教育。我利用餐前、午睡前、離園前等等時間,講述一些分享故事。如故事《七色花》里,珍妮把自己的最后一片七色花瓣用在了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身上,小男孩終于能跑能跳了,而珍妮幫助了小男孩,又得到一個玩伴,心里充滿了快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小姑娘一開始拒絕小動物們到她的新房子里玩,結(jié)果一個人孤單寂寞,后來主動邀請小動物一起到房子里玩,于是房子里又傳出快樂的歌聲。我運用故事豐富孩子們對“分享”行為的體驗,讓孩子們思考和探究到分享的真義:分享是快樂的。由于大班孩子能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評價,因此我組織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并展開討論。如情境表演“大家一起玩”表演中,有一個叫玲玲的女孩,麗麗的書不給她看,而洋洋是主動把玩具借給玲玲一起玩。我先請玲玲談?wù)勊睦锏母惺埽崃嵴f:“麗麗書不借給我看,我感到很難過;洋洋給我玩具玩,我很感激他,應(yīng)該向他學習。”洋洋說:“我和玲玲一起玩玩具,發(fā)現(xiàn)玩具有好多種玩法。我很開心?!边@些話都是孩子心中的真實感受。接著我讓全班幼兒想:“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會有同樣的感覺,說說自己應(yīng)該怎樣去做?”孩子們在游戲中通過親身體驗、討論,學會了理解他人,懂得了分享。
二、樹立幼兒學習榜樣,營造分享氛圍
常言道:孩子是成人的影子,他們對大千世界的最初認識源于成人,為人處事的言語舉止都是成人的“翻版”,因此,父母、同伴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對教師的言行舉止,幼兒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因此,我們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激發(fā)幼兒去模仿和學習。所以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就要為幼兒做好榜樣。如有時帶些小零食來園請小朋友吃,或在家?guī)硪恍┬⊥婢?、圖書給小朋友們玩。然后告訴孩子們說:老師拿東西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覺得很開心。漸漸這些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無形中為孩子樹立了正面的積極行為榜樣,孩子也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會了分享。
三、在強化練習中,讓幼兒將分享的認識與行為統(tǒng)一起來
幼兒早期的分享行為,主要來自于家長、老師等人的提示和鼓勵。在一段時期內(nèi),孩子尚不能把它變?yōu)樽约旱淖园l(fā)行為。因此我們必須經(jīng)常提示孩子,讓他能時刻想到自己應(yīng)該怎樣做。如建構(gòu)游戲玩沙時,小桶和鏟子等工具總是不夠用,有的幼兒就會喜歡獨占,于是我們老師就應(yīng)該提醒他“想一想別人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別人分享,別人會非常高興的?!痹诨顒赢斨?,教師可以和小朋友一起開展討論:一個人能不能下棋?一個人玩一樣玩具,大家一起帶玩具來玩,哪種方式玩起來更開心?我還為幼兒提供真實的練習機會,讓他們?nèi)バ袆印H缭趨^(qū)域活動中投放少量的新玩具,帶著玩具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等等。讓幼兒通過活動,逐步地把分享的認識和行動統(tǒng)一起來。
四、通過家園配合,讓分享成為幼兒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是否成功,家長的配合起著很大的作用。為了使幼兒的分享行為形成習慣并得到鞏固,我要求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應(yīng)相互一致,家長要注意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情境,提供良好的榜樣,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