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英語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這就要求高中學校對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這種背景下,眾多教師開始探討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并且已經(jīng)得出一系列的學術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一、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
1.高中英語教學的多元性。
新課程改革是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基本原則,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努力將我國的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熟練應用英語的能力,進而形成一種綜合性的思維與技能,這既要求學生具備基本語言知識,也需要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上予以重視。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具備多元性,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自我認識,全面掌握英語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須要從不同角度對教材進行解讀,提高學生語言水平,增強學生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新課程標準還引導教師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進行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核心,鼓勵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積極自主性,既提高語言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綜合素質。
2.高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性。
英語教學的形式與內容豐富多樣,特別是高中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信息、詞匯應用、語法技能、寫作技巧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但是無論什么角度切入,都要求教師保持英語教學的整體性,將英語學習的思維貫穿到課堂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能夠舉一反三,這樣在英語學習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不斷強化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從宏觀角度幫助學生整合學習內容,把握英語教學的整體性,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
二、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1.有效利用網(wǎng)絡資源。
在新課程標準中,著重強調了對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利用,通過雜志、圖書館、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報紙等不同渠道資源來查找相關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與材料等,充分利用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來實施教學,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
2.有效開展第二課堂。
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必須要經(jīng)得起各種實踐的考驗,除了課堂英語的教學以外,還應該盡量多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如校本課程,英語角,閱讀賞析課等使學生能夠從不同方面來接觸英語,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加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感受到英語的真實性,使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大量地接觸與實踐所學習的語言,增加其練習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其學習的質量。
3.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
教師要善于利于教材,但是卻不能受限于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發(fā)揮其引導與核心作用。目前,英語教材的內容都比較新穎,題材更加貼近英美本土生活,語言內容更加豐富,并且涉及到很多文化內容,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眼界,完善思維方式,符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善于應用教材中的語言技能,在情感態(tài)度與跨文化交際上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基礎性作用,并且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內容調整,積極推動課程改革的實施。
三、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1.加強學生的跨文化的培養(yǎng)。
外語學習與母語學習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認知基礎,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類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蘊涵該語言使用國家歷史變遷所產生的厚重文化積淀。學習英語,必然要了解英、美等使用英語國家的人文歷史文化,而且在課堂上使英語語言教學與英語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英語的能力,使他們的英語更地道。因此,了解英語民族所特有的宗教信仰、民俗禮儀、價值取向及其它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更準確、得體地使用該種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如收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閱讀英語小說和報刊雜志,能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厚其文化功底。
2.要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
課程改革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傾向”。應把重視語言技能培養(yǎng)擺在教學突出的位置。高中英語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語言能力,創(chuàng)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用環(huán)境。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在放磁帶之前,可先確定任務要求,學生明確了任務要求自然會專注捕捉所需的信息。教師還可以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求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教師每次可以安排幾位同學臺前表演,這樣全班同學都能得到鍛煉。
3.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用新理念指導教學,采用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全新授課方法,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根據(jù)高中學生,和英語本身的特點,老師在組織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留有余地,多向學生發(fā)問,鼓勵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所必需的,也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作為英語教學,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活用教材,優(yōu)化其資源,合理地進行增減,這樣才能使教材更好地為其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