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 要: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在穩(wěn)步發(fā)展,想要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就要從學生開始培養(yǎng)。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對學生的價值觀、未來觀、思想道德水平、知識和身體素質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班主任只有把班級管理好,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穩(wěn)定健康進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
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理念存在問題
現(xiàn)階段在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問題。在目前的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一些教師為了“趕時髦”,認為班級管理工作要放手讓學生來獨立地進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管理自主性,教師就不要參與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教師最好在管理的實施中,做一個旁觀者,對于學生的管理不去參與,這樣的教學管理理念看似先進,但在實際的管理實踐中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學生畢竟還沒有成人,班級管理的經(jīng)驗還不是很足,再加上心理方面還有許多需要歷練的地方,管理的方法與措施都比較欠缺,如果這時教師就放手讓學生獨立地進行管理活動,不僅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相反還會讓管理工作難以奏效,管理活動難以有效地開展;還有一些教師又進入了另一個極端,教師認為學生管理根本就不現(xiàn)實,從內心深處就不相信學生具有管理好班級的能力,因此在管理活動的實施中,一般不讓學生具體的參與到管理中來,而是在管理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措施的落實中都要身體力行,似乎只有教師親自開展管理工作,班級管理才能真正的落到實處,這樣的認識顯然是過于偏頗。在實際的管理中不給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就會格外的累,班級管理的實效性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難以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二、班級管理的實施策略實效性不強
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況,盡管一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用了很多的管理策略,但是在現(xiàn)實的管理活動中,真正的管理實效性卻不是很強,缺乏實效性的管理是難以取得好成效的。通過調查了解,一些高中班主任對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知之甚少,學校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也缺乏應有的重視,因此,在具體實踐中,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是相對落后的,對于自主管理的理念,也缺乏應有的認同,即便是在表面上接受了,但大多情況下,也只是停留于淺表的認識,沒有深入理解其深層次內涵。實踐中這些先進的管理理念也難以落到實處,先進管理理念的落實情況欠佳,難以滿足現(xiàn)階段高中班主任管理的需要。
三、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方法
1.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采用多樣化的管理手段。
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和不同的家庭,學生的生理特征、學習資質、性格心理特點等多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學習環(huán)境的變動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形成一定的影響,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往往會形成一些異常心理。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應當摒棄以往千篇一律式的班級管理方式,而是采用相對靈活柔和的管理策略,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班主任應對每個學生的心理性格特點、生活習慣、愛好、學習積極性及成績等進行綜合考察,并全面掌握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學生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以此為基礎為每一位學生制訂相應的管理方法,實現(xiàn)因事而異、因人而異和因材施教的班級管理策略,并在管理過程中嘗試多樣化的管理手段,認真評估各種管理手段的管理效果,從而選擇相對科學的管理方法,以此來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2.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促進全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班主任應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觀念,一切班級管理活動都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班主任在日常班級學習生活中應當積極走近學生,與學生進行多方面交談,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擺脫畏懼班主任嚴肅姿態(tài)的心理,獲得與學生心靈上的溝通,以此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注重構建團結和諧的班集體氛圍,班主任應在運動會、班級間學科成績比較等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責任心,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積極鼓勵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主動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同學關系,促使全班學生共同發(fā)展,共同提高,使班級凝聚力與班級競爭力逐步提高。
3.嚴格規(guī)范,從嚴管理。
規(guī)矩在班級管理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沒有規(guī)矩的班集體不是一個能夠長久發(fā)展的班集體。在班級中按照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管理,才能使班級更加健康地發(fā)展。班主任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從嚴管理,規(guī)范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能偏袒照顧,而要公平公正對待,這樣一來,才能形成好的班風和學習氛圍。
4.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對每一個學生針對性的管理。
班主任可以用電話聯(lián)系和家訪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基本生活經(jīng)歷,向學生家長介紹宣傳學校方面對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方面的政策與計劃。向學生家長征集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意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監(jiān)護人的作用。班主任在制定對學生的管理策略時,需要同家長進行商榷,以求達成共識。對于貧困家庭或特殊困難家庭的學生,班主任應當重點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心態(tài)。
高中生正是處于思想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也處于叛逆期,不希望家長和教師過多地干涉自己,但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再加上學習壓力過大,思想迷茫被動,容易鉆牛角尖。如果班主任沒有采取正確的管理模式,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班級管理工作就會止步不前。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不斷地探索班級管理形式,只有適合的,才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石天祥,唐林.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要點分析[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