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納 攝影記者 廉鋼
我和電影有個約會
·本刊記者 彭納 攝影記者 廉鋼
圖/新華社
紅紅火火的新年剛剛過完,與火熱的中國年一樣的,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一路飄紅。數(shù)據(jù)顯示,搶檔2016年大年初一的三部電影:《美人魚》《澳門風云3》《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當天分別以2.8億、1.8億和1.7億的傲人成績,贏得開門紅。其中《美人魚》更是超越《港囧》,創(chuàng)造國產片單片單日票房新紀錄,而年初一全國電影總票房以6.6億完美收官,也打破單日總票房紀錄。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fā)展勢不可擋,一個個數(shù)字不斷被超越、一項項紀錄不斷被刷新。據(jù)英國《經濟學家》預測,中國電影市場2017年將達到100億美元(人民幣636億元)。這一增長意味著中國在2017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展現(xiàn)出無限潛能,而四川又在其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四川能否抓住時機,搶占電影業(yè)的一席之地?
據(jù)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我國年度電影總票房達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在這440億的票房中,我們四川人掏了多少腰包?
從電影大數(shù)據(jù)平臺藝恩網(wǎng)提供的數(shù)據(jù)來看,2015年四川人總共花費了23.34億元觀看電影,觀影人次達到6921萬人,這對總人口8100萬左右的四川來說可謂占比頗高。
成都人比較懂得生活,全國有名,消費觀念超前,在電影消費上也能清晰反映出來。在城市電影PK戰(zhàn)中,成都一馬當先,以14.38億元,位列四川各市(州)票房的第一,還一舉奪得西部第一的桂冠。放之全國來看,成都也在排名第五的位置。
在四川21個市(州)中,綿陽異軍突起,緊隨成都之后,坐上第二把交椅,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消費形態(tài)的改變。萬達院線綿陽區(qū)負責人表示,綿陽票房增加主要得益于賀歲檔這個時段,因為大批在其他城市工作的綿陽人回老家,把觀影習慣也帶回了老家?!昂统啥茧娪霸阂阅贻p人為主不同,春節(jié)期間綿陽電影院出現(xiàn)最多的就是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以家庭為單位購票,在電影院過年成了綿陽人的重要文化消費?!边@種情況不僅在綿陽表現(xiàn)突出,在四川其他市(州)也有所體現(xiàn)。如今,過年期間全家到電影院看一場輕松的電影已經成為過年出行的新方式。
另一個原因與三四線城市電影市場發(fā)展有很大關系。如今,三四線城市分流一二線城市電影票房的現(xiàn)象在中國已經日漸突出。面對三四線城市及縣城青年觀影人群帶來的票房增長空間,電影制片方也將眼光更多地投向這些城市,在電影宣傳和排片等方面都有所側重。
(上圖)成都以14.38億元位列2015年四川各市(州)電影票房第一。(下圖)春節(jié)賀歲檔余溫不減。
四川在中國電影票房上的貢獻顯而易見,但提起四川本土電影的制作,就不得不讓人長嘆一聲。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電影處處長周光向此前就透露,2015年四川有20部電影通過審批拍攝,但真正進入院線放映的不到2部,票房貢獻不足100萬元。與動輒上億的電影相比,這個數(shù)字確實不算漂亮。
在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史上,四川曾經輝煌。閃耀在電影片頭的“峨眉電影制片廠”幾個大字,是一代人關于青春的集體回憶?!额B主》《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紅衣少女》《焦裕祿》等一大批影迷如數(shù)家珍的電影,讓峨眉電影制片廠扛起了中國電影發(fā)展的大旗。如今,在新媒體和電影集群發(fā)展的沖擊下,四川本土電影略顯老態(tài)。
這樣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也亟需改變。2015年底,作為曾經電影業(yè)老大哥的峨眉電影集團另辟蹊徑,行動起來。12月21日,由峨眉電影集團出品的電影《同舟共濟》在成都舉行簽約儀式。電影改編自著名作家、詩人韓東的小說《在碼頭》,韓東本人將親自操刀,作為導演參與電影制作。該片還得到了國際著名電影導演賈樟柯的鼎力支持,他將出任該片監(jiān)制。
在簽約儀式上,就此次峨眉電影集團和韓東、賈樟柯的攜手,峨眉電影集團董事長何世平談道:“對峨影來說,50多年風雨歷程,也拍過如《頑主》《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等優(yōu)秀的藝術片。近幾年,還投資了諸如《觀音山》等藝術片,但是峨影集團近年沒有作為投資主體投資過藝術電影。中國電影發(fā)展到今天,無論是票房還是其他方面都發(fā)展得非常好,但在藝術電影方面,中國電影還略顯蒼白。在法國新浪潮時期,很多法國作家都引領過作家電影的風潮,但在中國,作家電影實踐和成功的并不多。這次與韓東、賈樟柯合作,給峨影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機會?!?/p>
從藝術片這樣的小角度切入,避開競爭激烈的商業(yè)片,這樣的一次嘗試,也許能夠打開四川本土電影發(fā)展的新局面。(責編:李妍婕)
聲音
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電影處處長周光向:四川本土電影生產落后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四川本土缺少大的有眼光的四川本土電影投資企業(yè),還處于小打小鬧的生產狀況。電影已經全面市場化,但許多四川投資企業(yè)怕虧,不敢輕易投資。二是四川本土電影缺少優(yōu)秀電影制作人才。一流電影制作團隊是保證電影成功最基本的保證,但四川優(yōu)秀電影人才大都到北京等地發(fā)展去了。
其實,四川一直都高度重視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出臺了多個好政策,對電影更是關心和支持。2015年上半年,四川廣電就與省文聯(lián)召開了一個電影座談會,就如何繁榮四川電影深入研究。接下來,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還將深入調研,以各種力量扶持四川本土電影發(fā)展,并且適當對社會效益好、又贏得好票房的四川本土電影實施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