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實例研習課程設置構想

2016-12-26 16:30:23張亞坤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5期
關鍵詞:法律思維研習案例教學

摘 要 在司法改革背景下,高校作為法學高材生培養(yǎng)單位同樣在探索新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將“案例教學法”引入民法課程教學中,是積極探索法律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方法,具有明顯的實踐合理性。民法實例研習教學模式的改革旨在通過讓學生融入案件情境中,開展互動式討論,著重的培養(yǎng)法學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和技能培養(yǎng)。民法教師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應承擔加強學生法律智慧和技能的重大責任。民法實例研習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

關鍵詞 民法實例 研習 案例教學 法律思維 技能培育

作者簡介:張亞坤,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院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49

依法治國是共產(chǎn)黨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因此從事民法事務的法律人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熟練掌握民法知識,善于解決民事爭議,具有民法思維。本科法學專業(yè)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也在慢慢施行改革。在司法改革背景下,高校作為法學高材生培養(yǎng)單位同樣在探索新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改變傳統(tǒng)的教授知識模式的道路上,最引人津津樂道的是“案例教學”。 而民法實例教學又與傳統(tǒng)案例教學不同,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并能熟練運用民法知識、理念,民法實例教學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組織學生研習案例中出現(xiàn)的責難和對抗,對案情進行寫作很分析,從而加強學生民法思維能力和糾紛處理能力。

一、當前民法實例研習課程的基本情況

(一)當前案例教學模式

大學法學教育不應在高等教育普及和知識大風暴的背景下,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這種方式?jīng)]有特點,學生完全可以用網(wǎng)絡和圖書館等方式代替。學生應該學的是思考的方式、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知識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法學教育是實踐性、實用性極強,因此比起其他學科,法學教育應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智慧的能力。

但是,傳統(tǒng)的法學教學很枯燥,激不起學生興趣,更不用說對思考的方式、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知識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大學法學教學應該摒棄原有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練習適用、歸納、評價法律及練習“超越”認知能力的機會。將實例研習引入民法課堂教學就是一種新穎、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融入課堂、積極思考和表達的方式。而真正的實例教學并不是單純的由老師以講解的方式進行,而是應該先給學生應講述實例中涉及的法律有關知識,在有這種基礎下,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加深對民法理論的理解,最終能掌握并能運用。但實際情況是,實例研習的課堂依舊是“課堂講義式”,導致學生對案例的沒有敏感性,分析案例能力差,法律思維和邏輯不夠強,處理問題通??扛行哉J識和機械套用法條。所以這種案例教學違背其初衷,必須突破這種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

(二)民法實例教學內涵

將“案例教學法”引入民法課程教學中,是積極探索法律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實例教學最初起源于19世紀70年代哈佛大學法學院蘭德爾教授的判例教學,后來在德國、日本都得到大力推廣。我國臺灣也在實行這種教學模式,其中王澤鑒教授的推廣最為引人注目,在大陸教學他不遺余力的運用案例研習模式。

實例研習與實例教學不同之處在于,實例研習的重點是研習二字,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案件情景中,開展蘇格拉底式問答和互動式討論,通過問答和討論,發(fā)現(xiàn)案件中的法理,從而達到智慧和技能的培養(yǎng),顛覆原有的教師用案例來印證法學原理的教學方式。

實例研習對學生要求高,對教師要求更高。教師必須在課前準備好合適的事例材料,對案件的內容特點及其中包含的各種規(guī)范、變化與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要有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師要掌握案件里包含的各種可能性、可能的爭議主張,體會到案件里解釋的盡可能全面的甚至是相互沖突的法理及其倫理與社會意涵,能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案例中的法律事實,引導學生在思維路途上朝法的認知目標前進。

二、民法實例研習課的目的

(一)訓練法律思維能力

通常我們定義法律思維能力是按照法律邏輯,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法律思維能力是法律人才必備的能力,也是法律知識和處理爭議的橋梁。所以,法律思維能力不夠強時,書面學到的法律知識不能很好地額應用于實務;處理爭議的能力也有限。因此,通過實例研習課程能夠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

學生從書本上學到的法律知識是單薄,沒有實像的,缺少具體案例去分析、整理、主動思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所以通過民法實例研習,讓學生接觸到相關事實,從中尋找到恰當?shù)姆梢?guī)范,將模糊規(guī)范和具體案例進行匹配,加強法律規(guī)范適用于現(xiàn)實的能力。對經(jīng)典最高院的案例進行系統(tǒng)化整合,梳理其中涉及的法律規(guī)范,提高主動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民法實例研習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法學想象力。法學家耶林也在維也納演講中強調了法學想象力在學習法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睹穹ㄍ▌t》、《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條文的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條文的死記硬背。它們背后承載的是利益的沖突、人性的掙扎以及案件的構成要件等,所以條文背后的內容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培養(yǎng)學生的法學想象力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處理抽象條文和具體案件的能力和素養(yǎng)。

(二)培養(yǎng)法律實務能力

民法實例研習課程的開展,其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法律實務能力、提升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些能力雖然不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全部能力,但卻是最基本的能力。研習課程的設置為法學學生將來從事實務工作奠定基礎,所以民法實例研習是學生進入法律工作的基礎訓練。實例研習對學生的實務能力的鍛煉可以包括思考的層次、論證的方法、解釋和適用法律。因為法律教學培養(yǎng)的是職業(yè)型人才,所以要一直強調學生運用法律理論適用法律的能力。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的適用法律能力由于傳授方法的局限和課時的不充足顯得不充分。所以實例研習就顯示出其獨有的特點,能加強運用法律理論適用法律的能力。

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受益終身的事,學生在學校內學到的知識非常有限,終身的學習能力才是各大高校培養(yǎng)人才必須重視的內容。所以學生要對各種信息源中涉及相關信息進行快速提取,并坐車準確的分析和判斷,然后整合成工作所需的信息。

之所以強調提高學生的書寫、表述能力,是因為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是法律職業(yè)中最常見和最基本的工作內容。雖然這種能力可以在后續(xù)的工作中慢慢培養(yǎng),但是大學課堂完全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附帶的進行培養(yǎng)。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融入課堂,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進行案例分析

在實例研究課程中,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性。

2.進行案件分析: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才會更高。實例研習的在人才培養(yǎng)中具有重要意義,其核心是練習,學生只有不斷練習分析實例,才能更好地掌握民法知識。

(四)復習民法相關課程知識

民法是法學理論的基礎,在立法和司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高等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校對民法的學習缺少系統(tǒng)的復習部分,所以實例研習的方法可以作為系統(tǒng)復習明發(fā)的手段。學生在全面系統(tǒng)地復習民法相關內容的時候,應當自己獨立整理民法上的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其內容應當涵蓋《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合同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ǎng)法》等基本民事法律。雖然這項作業(yè)工作量非常大,但對于學生復習、鞏固和整合民法知識,有較大幫助。

三、民法實例研習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

(一)實例的選擇

在實例研習課程中,實例的選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課程進度,選擇與他們認知能力相適應的具有深廣度的好案例。因此,最好選擇近幾年經(jīng)典、熱門尤其是最高院公報的案例。在法學課堂上利用真實案例有以下幾個作用:

1.真實案例是發(fā)生在生活中最真實的例子,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最能反映社會生活,因此,可以在真實案例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理念。

2.真實案例的分析更貼近生活,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讓理論和實務更容易結合。

3.真實案例提供的論證材料種類很多,包括案件事實、當事人主張、法庭抗辯過程等,這些材料有助于學生對我國司法水平的了解。

(二)研習方法

案例分析的方法有多種,在傳統(tǒng)的案例分析中常采用法律關系分析法和歷史分析法。而在民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中,請求權基礎理論作用很獨特。請求權方法的定義是,以請求權基礎為出發(fā)點分析案例的方法。請求權作為實現(xiàn)權力的救濟權,是權力中的重中之重,而權利是貫穿民法體系的主線。

研習的方法分為三步:掌握案件事實、理解問題、尋找請求權基礎。在研習的開始,就要對手上案件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案件中當事人以及利害關系人的處境中探究法律關系。一個案例中通常會涉及多個法律關系,但是只需要提出適合學生和課堂的問題就可以,沒有必要在所有法律關系里提出所有問題,為課堂增添壓力。同時學生在學習實例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問題,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從不同層面去思考問題。在理解提出問題后,就要尋找請求權基礎,即:尋找支持當事人權利主張的法律規(guī)范。在尋找請求權基礎過程中,既要根據(jù)案例事實探尋法律規(guī)范,又要講法律規(guī)范運用到案例中去。兩者是一個相互闡明、驗證的思考過程。

(三)授課模式

在授課前,學生要撰寫案例研習報告,其目的就是訓練學生法律思維能力。實例研習過程有學生自主研究并分組報告,同時在教室引導下開展爭鳴。教師要掌控這個課堂的節(jié)奏和研習的進度,不斷補充新材料,根據(jù)事實案件的進展激起學生法律思維的跟進和突破。這種研習課程最好是小班授課,人數(shù)不超過30人。這樣才能保證每位學生的參與感,他們的思考、表達能力能得到鍛煉。另外,實例課程應該多采用多媒體設備,例如在精品課程上開展專欄,將經(jīng)典實例上傳,學生可以自由的下載和交流,提升實例研習的效果。

民法實例研習的設置,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職業(yè)性法律人才有促進作用。通過民法實例研習課程,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參與感,調動了他們的主體性,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為培養(yǎng)能服務于大眾的職業(yè)型法律人才做了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育.法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文教論壇.2007,21(11).

[2]王澤鑒.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李慧怡.法律思維探究——以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為視角.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4]李英環(huán).民法案例中請求權基礎分析法探析.法制與經(jīng)濟.2011,11(7).

猜你喜歡
法律思維研習案例教學
師生共生研習 點燃課堂活力
導讀課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師《堂吉訶德》整本書導讀課研習
研習新媒體:從被動適應到主動擁抱
傳媒評論(2018年7期)2018-09-18 03:45:38
吳家麟先生是我研習憲法學遵從的楷模
大學生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與塑造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3:23:40
審視與倡揚:司法考試沖擊法學教育的去功利主義考量
刑事法律領域之公正性法律思維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37:02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6:1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3:04
EXCEL在《投入產(chǎn)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0:02
含山县| 曲周县| 栾川县| 双江| 澄城县| 祥云县| 韶关市| 迁安市| 延安市| 庆安县| 万宁市| 墨江| 漾濞| 天镇县| 宁国市| 海阳市| 剑阁县| 平果县| 合川市| 靖远县| 青阳县| 双峰县| 鄱阳县| 莒南县| 那坡县| 屯昌县| 洪雅县| 鄄城县| 福建省| 静海县| 屏东市| 巴塘县| 临沂市| 广南县| 故城县| 巧家县| 宜兴市| 镇雄县| 法库县| 岳阳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