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田野上,到處都是花,如繁星點點。一個穿著破舊衣服、鞋子破得露出腳跟的男人,神情憂郁地漫步在田野上。村口小溪旁,一群人正斜靠在大樹上閑聊,不時停下來,掩嘴哂笑,沖他指指點點。他望著那群人,無聲地嘆了一口氣,神情愈加憂郁。
這個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天文學(xué)家王錫闡。王錫闡生于明崇禎元年(1628年),少時家貧,性格孤僻,11歲以后,他“閉戶絕人事者二十年”。他從不與同齡的孩子一起游戲,白天,他喜歡一個人到田野漫步,夜晚則一個人坐在院子里,出神地望著天上的星星。
他的世界里,繁星點點,猶如田野上的花朵。無論坐著還是躺著,他總感覺有一個渾天儀在面前,日、月、星交錯著在渾天儀上運行。于是他放棄科舉,專心于天文學(xué)。每到晚上,他就爬上屋頂,一邊觀察星象,一邊記錄,天明后,再一遍又一遍地演算。
生逢亂世,王家日子更是艱難,常常窮得揭不開鍋。在《絕糧五首》中,王錫闡沉痛地寫道:“妻女不知無再計,幾番滌釜望明晨。”“何必殘形仍茍活,但傷絕學(xué)已無傳?!彼捌埱摇钡鼗钪粸榱税炎约旱膶W(xué)術(shù)傳承下去。中年以后,他疾病纏身,仍著述不輟。
王錫闡一生窮困,尤其晚年,當友人來訪,他竟落到“已無粗糲能供客,尚有詩篇可解嘲”的境地。但無論身處何種逆境,他都沒有放棄天文研究。在他的詩歌中,處處流露出志向和氣概:“蟬抱高枝鳴,竭死聲不哀?!?/p>
1682年,王錫闡在貧病交加中去世,死后,遺稿大半散逸,但殘留于世的《曉庵新法》《歷說》《大統(tǒng)西歷啟蒙》等著作,至今仍然在天文學(xué)界占有重要地位。
也曾不遮掩,也曾去瘋狂。王錫闡的一生是孤獨的,生前,由于專心致力于學(xué)問,他與世人格格不入,因此被鄉(xiāng)里人看作傻子。但人類的歷史,不正是靠著這些仰望星空的癡人推動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