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蘭
讀書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哪本書比得上《孕期百科全書》對我的影響來得如此巨大。那本書是我嫂子送給我姐,我姐又在得知我懷孕消息的第一時間送給我的。此前,我的世界還是一片混沌,從這本書起,鴻蒙開辟,天是天,地是地。我如獲至寶,睡前讀物從《第二性》換成了它。畢竟,就算波伏娃能夠教導我為自己的平等地位時不時地抗爭一下,她也沒有告訴我真要生育一個孩子的時候,該吃點葉酸,并且還要防輻射。
沒多久,我就深陷到孕期保健的知識海洋里,難以自拔。這里面的學問可多了,遍及營養(yǎng)學、遺傳學、醫(yī)學、生物學、心理學,等等,生出一個健康嬰兒的難度,絕不亞于攻讀一個人文學科的碩士學位。每天我都要吃12種顏色的食物,在從1數(shù)到12的過程中,我都能感覺到腹中小兒的頭發(fā)更加烏黑濃密,四肢更加健壯有力,在其18歲高考或者雅思考試時,成績又能提高一分。我已經(jīng)斷定,我的任何一點努力,都會讓孩子與精英生活更近一步。對學院派育兒方式,我篤信不移。
如果事情完全照著這個走向發(fā)展下去,那就是劇本而不是生活了。女兒出生以后,我很快迎來了信息大爆炸時代,兩種截然不同的育兒理念,首先清洗了我的大腦內(nèi)存,一種叫親密育兒法,一種叫嚴格教導派。當嬰兒哭鬧的時候,我都會先猶豫一下,是應該按照親密育兒法的指示立即給她一個擁抱和親吻,還是牢記“當你身不由己地想愛撫孩子時,母愛是一件危險的工具”。似乎女兒和我并不是同一個物種,而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而教科書就是指引我走近神秘的先知。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女兒是誰,需要什么,完全取決于我拿起的是哪一個派系的教科書。
更大的沖擊襲卷而來,女兒上幼兒園了。我必須在以夏山學校和伊頓公學為代表的兩種教育理念之間做出一個選擇。如果是在購物時發(fā)作選擇困難癥,了不起咬咬牙都買回去,雙份的物質(zhì)享受,再不濟還可以退貨??墒窃趦和逃膯栴}上,這個病須得根治,除非我咬咬牙再生一個小孩,雙份的教育保險,但售出不退、終身維護。求助身邊的媽媽并不起作用,她們顯然在面臨“兒童中心派”和“家長中心派”的站隊時,同我一樣困惑,一個困惑加上一個困惑不是兩個困惑,而是困惑的平方。
好在每天微信上的知名公眾號和微博大V,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向這些誠惶誠恐的媽媽們授業(yè)解惑。但我仍有一點不解,何以他們也只不過養(yǎng)育一個小孩,就這般成竹在胸,斷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女兒幼兒園一對雙胞胎的媽媽看起來每天神態(tài)輕松、步履輕盈,一副沒有課題的樣子。我忍不住向她請教信奉的是哪一派,她笑了:“你也養(yǎng)一對雙胞胎試試,他們每天不打架,按時吃飯、洗臉、睡覺就萬事大吉了,我哪還有時間看那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