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票?/p>
摘要千余年間,作為古代一條最為重要亞歐大陸陸路通道,絲綢之路上曾有為數(shù)眾多的虔誠佛教徒不辭艱險,長途跋涉,或東行弘法,或西行求法。從事這些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們將沿途的經(jīng)歷和見聞,或通過口傳,或通過行紀類著作,將相關各國或地區(qū)的政治、宗教、經(jīng)濟、社會、風貌地理等各種信息,盡可能迅速及時地傳播出去,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新聞報道的作用。
關鍵詞絲綢之路;佛教徒;新聞傳播
佛教傳人中國的確切時間已很難考證,傳人的路線也有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經(jīng)緬甸、云南然后入川的滇緬道西南絲綢之路三種說法。…拋卻這些爭論不論,單就陸上絲綢之路亦即狹義的古代絲綢之路而言,佛教先傳入新疆于闐(今和田)、疏勒(今喀什)、龜茲(今庫車)等地,再經(jīng)甘肅河西走廊于公元紀年前后傳人中國內(nèi)地,則是學界大多公認的史實。自此之后的一千余年間,為數(shù)眾多的分別來自古印度、西域以及中國內(nèi)地的虔誠佛教徒,沿著絲綢之路這條古代亞歐大陸最重要的陸路要道,不辭艱險,長途跋涉,或東下弘法,或西行求法。從這些佛教徒的本職身份來看,他們所從事的無疑是一種純粹的宗教性活動,但他們對于沿途所經(jīng)、所遇、所見、所聞事件或事物的轉(zhuǎn)述或記載,在當時那樣一個消息十分閉塞、通訊極度不暢的年代,無疑具有一定的新聞報道意義。
一、古代絲路行旅佛教徒及其“記者”身份
古印度或西域佛教徒東至中國內(nèi)地從事譯經(jīng)或傳教甚早,但真正有名姓見諸典籍、確鑿可查的,則始自東漢末。據(jù)記載,當時便有安息人安世商、安玄、月氏人支婁迦讖、支曜、康居人康巨、康孟詳、天竺人竺佛朔等在洛陽傳教。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和天竺僧人途徑絲綢之路來中國譯經(jīng)、傳教者大幅增多,形成第一個高潮。僅限東晉南北朝時期,僅限印度籍僧人,便有“55人,較此前有著極大地增多。其中來自廚賓的有13人,來自北印度其他地區(qū)的有8人,來自中印度的有8人,來自南印度的有3人,來自獅子國的有6人?!敝劣谖饔蚣?,不完全統(tǒng)計:三國時有康居人僧鎧、康僧會、安息人曇諦、龜茲人帛延、月支人支謙、支疆梁接;兩晉時有月支人支法度、曇摩難提、支道根、支施侖,龜茲人帛尸梨蜜、帛法炬、佛圖澄、鳩摩羅什,以及安息人安法欽等等。盛唐時期則是第二次高潮:“外來高僧多達五六十人,主要源自西域諸國和天竺五國”,雖然“從東南海路而來者居多,不過,從西北陸路而來者亦復不少,如西天竺人釋伽梵達磨、中天竺人波頗、善無畏,以及康國人僧伽跋摩、何國人僧伽、吐火羅國人彌陀山和佛陀達摩、高昌人玄覺、于闐人實叉難陀等?!?/p>
中國內(nèi)地佛教徒的西行求法,一般認為始于曹魏甘露五年(260年)發(fā)跡西行的朱士行。至北宋時期,數(shù)百年間,為數(shù)眾多的中國僧侶不畏險遠,長途跋涉至到西域或古印度尋求佛法。從集中程度和人數(shù)規(guī)模上來看,也經(jīng)歷了兩次高潮時期:第一次始于三國末迄于南齊,即公元三至五世紀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盛時在晉宋之間;第二次在唐初至唐朝中期,以玄奘為引領再次掀起西行求法高潮。北宋初宋太祖曾遣繼業(yè)、行勤等西去印度。宋之后,由于佛教在印度和西域各地的最終式微,西行求法的就極其稀少了。具體到總數(shù)統(tǒng)計上,據(jù)有的學者估計,“踏上西行求法之路的僧人數(shù)以千計”。但是,有姓名可考諸典籍者,僅為一小部分。梁啟超統(tǒng)計,三國末至唐中期西行求法僧人有名有姓者“百零五人”。馮承鈞統(tǒng)計,自漢至唐求法翻經(jīng)僧俗二百多人,其中西行求法有名姓者94人。不可否認,這些僧人中不少走的是海路,但相比較而言,陸上絲綢之路一直是西行求法僧最重要的選擇之一。經(jīng)海路往返印度求法的唐代高僧義凈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傳世,該書“以僧傳形式記述唐太宗、高宗、武后三朝西行求法僧侶共61人的,其中主體部分56人,后續(xù)補寫部分4人,加上義凈本人,共61人。主體部分所記錄的56位僧人中,有21人走北路赴印度,35人走海路赴印度。”
這些虔誠的古絲路行旅佛教徒,尤其是西行求法僧,與商人、藝伎、士兵、流民等其他旅行者不同。他們的目的很是明確:“西行求法者,或意在搜尋經(jīng)典,或旨在從天竺高僧親炙受學,或欲睹圣跡,作亡身之誓,或遠詣異國,尋求名師來華”;但其身份,大多“常為有學問之僧人”。也就是說,他們身為佛教徒的同時又身兼知識分子。他們“表現(xiàn)出一種‘學者的氣質(zhì)與風范。他們是僧人,同時又是學子,是典型的漢地‘學僧”。而眾多來自印度和西域等地的入華弘法僧也都是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很多人精通梵文、本民族文以及漢文等多種語言文字。諸如鳩摩羅什、真諦,入華后的譯經(jīng)事業(yè)對中國佛學發(fā)展影響深遠,與玄奘、不空并稱為四大譯師。
這些弘法求法僧身兼佛教信徒和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顯然會對他們的絲路行旅造成影響。如果說前者賦予了他們強大的驅(qū)動力和堅持到底的毅力的話,那么,后者則同樣會賦予他們的行旅以更多的內(nèi)涵。踏上漫漫旅途的同時,也踏進了一個現(xiàn)實的“絲路世界”:“物與物的交流,人與人的接觸,語言的勾通,心靈的撞擊,克服旅途險惡的生命掙扎,排除人事障礙的激流勇進,這一切組成了一個五彩斑斕、閃爍流動的‘絲路世界。這完全是一個世俗的實實在在的‘人間世界,絲毫沒有那超人間的‘佛國世界的種種幻景。人世間的一切酸甜苦辣,在這里似乎都可以嘗到,僅僅是人與自然的對立,在所涉足的‘絲路世界里就顯得格外明顯、尖銳?!敝R分子的敏感,會自然而然地驅(qū)使他們關注這個現(xiàn)實的“絲路世界”,關心、留意、記住一路上所遇、所經(jīng)、所見、所聞的人、物、事,甚至還會當時或事后記錄下來。抵達目的地或返回故國后,這些相關信息或記錄,連同教義和經(jīng)典一起,被轉(zhuǎn)述、傳播給同修、門徒,抑或普通世人。
從歷史學的角度而言,古代絲路行旅僧所搜集、記錄并傳播的這些信息,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寶貴的史料;從現(xiàn)代新聞學的角度而言,在當時那樣一個信息十分匱乏、通訊極度不暢的年代,這種行為無疑就是一種客觀意義上的新聞報道。也就是說,古代絲路行旅佛教徒們,無意識間,充當了兼職“記者”或“通訊員”的角色。
二、古代絲路行旅佛教徒傳播新聞的主要方式
絲路行旅佛教徒的主要目的是弘法求法,新聞傳播僅僅一種非主觀目的性的附帶性行為。由于時代局限性,他們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方式,不外乎日常的口頭交流,和手寫傳播。
(一)口傳
口頭傳播是人類迄今為止使用最早、也最常使用的一種信息傳播和日常交流手段。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創(chuàng)立最早者,佛教有著悠久的口頭傳播傳統(tǒng)。
早在創(chuàng)教之初,釋迦牟尼向弟子傳授教義便主要通過口傳,他甚至還容許弟子們使用各地方言進行傳習,為方便記憶和傳授,便“采用偈頌的方式,簡短有韻,既便于口頌,又易記牢,早期佛教經(jīng)典如‘法句經(jīng)都是偈頌體”。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佛教先后傳人我國新疆于闐(今和田)、疏勒(今喀什)、龜茲(今庫車)等地。佛教在西域的最初傳播,也“只是口頭的流傳,主要體現(xiàn)在對佛經(jīng)的口頭傳播上”。
古代絲路弘法求法佛教徒為數(shù)眾多,其中很多人,尤其是最早期的僧人,其事跡并不是被直接載入典籍,大多都是先經(jīng)口傳,再筆錄入經(jīng)史。以中國內(nèi)地西行求法第一人朱士行為例,他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發(fā)跡西行至于闐國求得梵文本《大品般若經(jīng)》,公元282年派弟子弗如檀等將90章60余萬字的抄本送回洛陽,自己仍留居于闐,當年去世,享年79歲。朱士行求法事跡最早見于南朝僧佑所著《出三藏記集》,而《出三藏記集》約成書于齊梁二朝,中間起碼有150多年的時間差。在這150多年間,朱士行求法事跡得以流傳,追溯其根源,還得歸功于其弟子的口頭傳頌。《高僧傳》對此有記載:“后弟子法益,從彼國來,親傳此事?!?/p>
教義及高僧事跡的口傳,大多在信徒內(nèi)部,超此范圍之外,佛教僧侶也難免會與世俗之人交往。尤其對于古代絲路行旅僧而言,一路上不可避免會與不同職業(yè)、身份、民族、國別的各色人等打交道,而且抵達目的地或返歸故國之后,甚至還會受到皇室或權貴的注意、拉攏或者崇拜。交往之時,談論內(nèi)容不免會超出宗教信息范疇,涉及到沿途經(jīng)歷或見聞的異國他鄉(xiāng)的各種新鮮物事、奇聞軼事。例如,唐太宗于洛陽儀鸞殿接見玄奘時的著名對談。
史載,貞觀十九年(645)二月,在長孫無忌等大臣和侍臣的陪同下,唐太宗于洛陽儀鸞殿接見玄奘。簡單的寒暄之后,唐太宗便迫不及待地切入自己最關心的主題,就玄奘的一路見聞“廣問彼事”。玄奘也很解上意,“白雪嶺已西印度之境,玉燭和氣,物產(chǎn)風俗,八王故跡,四佛遺蹤,并博望之所不傳,班馬無得而載。法師既親游其地觀覿疆邑,耳聞目覽記憶無遺,隨問訓對,皆有條理?!?/p>
這次著名會見,于正史于佛教史,都是佳話,但在新聞學史的角度看,無疑是當時一場發(fā)生在最高宮廷之上,且直面國家元首和眾多大臣,別開生面的新聞報告會。做報告者做得“隨聞訊對皆有條理”,聽報告者聽得“大悅”。
(二)著作
如前文所言,正因為絲路弘法求法僧很多都是知識分子,不免會有人在旅途之中,抑或抵達目的地或返國后,將沿途經(jīng)歷和見聞述諸文字,著述成書,體例一般為行紀、游記或傳記等。但可惜的是,千余年間沿絲路行旅的弘法求法僧雖多,但“留有文字記載者少”。更何況,其中有些著述也早已佚失。途徑陸上絲路,且撰有行紀類著述的弘法求法僧侶,選其中較為世人所知的,制作表1。
以上諸僧的行紀類著述,大多出于自愿,唯玄奘比較特殊,《大唐西域記》實乃應唐太宗諭旨要求而作。如前文所述,太宗于洛陽儀鸞殿接見玄奘,暢談最后:“帝又謂法師曰,佛國遐遠,靈跡法教前史不能委詳,師既親睹,宜修一傳以示未聞?!被厝ズ?,玄奘即組織弟子辯機手錄其口述,著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專門記取經(jīng)途中諸國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chǎn)生活、物產(chǎn)風俗、宗教信仰等事。從歷史考據(jù)的角度來看,以上著述“所記游歷諸國之事,皆可補史籍之闕”舊。從新聞學的角度而言,這些著述雖然在準確性和時效性上與現(xiàn)代規(guī)范的新聞報道相差甚遠,但在當時那種消息異常閉塞、通訊十分貧乏的年代,對于時人而言,無疑具有某種程度的新聞報道意義,可以看成是當時最具時效性的關于絲路沿途國家或地區(qū)最新信息的新聞書或新聞作品集。
三、古代絲路行旅佛教徒傳播的新聞信息種類
(一)佛教新聞信息
作為佛教信徒中最虔誠代表,古代絲路行旅僧不畏險遠、長途跋涉的目就是弘法求法。這種源自信仰深處的使命驅(qū)動,從根本上決定了他們一路上最為關注的必然是與佛教有關的信息。所以,他們所傳播的信息中,理所當然以佛教新聞信息為主。
以《大唐西域記》為例,該書共12卷10萬多字,記述了玄奘往返途中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連同附帶的12國,共150國的情況。其中,有相當大的比重是關于印度各國的情況記述。當時印度半島總共不過100多個國家,玄奘就親自訪問了70多個?!洞筇莆饔蛴洝分袑@些國家大都有記載。據(jù)統(tǒng)計,《大唐西域記》對印度的描述中:“記錄佛教在印度的傳播的主題占29.9%,而記錄所在國家地理情況的占28.4%,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俗的主題占13.7%,統(tǒng)治者的活動占20.3%,其他主題7.6%?!焙苊黠@,所有主題當中,有關佛教發(fā)展或繁榮情況的比重最大,幾乎達到了三分之一。
(二)政治新聞信息
絲路沿途國別眾多,古時印度也是藩國林立,弘法求法僧人一路面臨的邊境關卡、治安檢查、度牒驗證等無數(shù),對所經(jīng)國家的政治情況怎能不加以關注?前文引證的《大唐西域記》有關印度描述的主題劃分中,“對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俗的主題占13.7%”,政治類主題看似比重極小,但加上“統(tǒng)治者的活動占20.3%”,便構成了極大比例。要知道,除了行政、司法、外交之類的純政治事務外,在佛教最盛時,古印度和西域諸國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皆全民信教,漢文典籍稱之“佛國”,很多有當?shù)鼐?、王室參與的佛事活動,便具有了極強的政治意義。
以法顯《佛國記》中所記的大型佛事活動為例。竭叉國(今喀什)“般遮越師”活動:“值其國作般遮越師。般遮越師,漢言五年大會也。會時,請四方沙門皆來云集,集已,莊嚴眾僧坐處,懸繒幡蓋,作金銀蓮華,著繒座后,鋪凈坐具。王及群臣如法供養(yǎng),或一月、二月,或三月,多在春時。王作會已,復勸諸群臣設供供養(yǎng),或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供養(yǎng)都畢,王以所乘馬,鞍勒自副,使國中貴重臣騎之,并諸白氍、種種珍寶、沙門所須之物,共諸群臣,發(fā)愿布什。布施已,還從僧贖?!薄巴跫叭撼肌辈粌H親自參與還“提供供養(yǎng)”,與中國歷朝帝王祭天、祈福等事一樣,明顯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征意義,屬于典型的國家重大政治活動。該活動是法顯親眼所見,記載也準確可信,拋卻時效性不計,均可視之為新聞報道作品。
(三)經(jīng)濟新聞信息
弘法求法僧人沿絲路一路行旅,對途徑國度或地區(qū)的主要物產(chǎn)、人民生活、商貿(mào)水平等也多有轉(zhuǎn)述和記載。這類信息,可歸類為經(jīng)濟信息。在以《大唐西域記》《佛國記》《往五天竺國傳》為代表的絲路行紀著作里,這類信息極多,俯拾即是。
謹以《大唐西域記》為例,玄奘歸國途中,曾路過現(xiàn)在新疆南部的喀什,當時喀什境內(nèi)主要有竭盤陀國(今塔什庫爾干)、烏鎩國(今莎車)、怯沙國(今喀什市)、斫句迦國(今葉城)等國。這些邦國的經(jīng)濟生活情況,玄奘都有記載:朅盤陀國“轂稼儉少,菽麥豐多,林樹稀,花果少。原隰丘墟,城邑空曠?!睘蹑|國“地土沃壤,稼穡殷盛,林樹欝茂,花果具繁。多出雜玉,則有白玉、黳玉、青玉。怯沙國“稼穡殷盛,花果繁茂。出細氈褐,工織細氈、氍毹?!表骄溴葒吧礁愤B屬,礫石彌漫,臨帶兩河,頗以耕植。葡萄、梨、奈,其果寔繁?!?/p>
(四)社會新聞信息
弘法求法沿途國別眾多,居民的民族歸屬、宗教信仰、文化風俗等也千差萬別,及時了解當?shù)仫L俗習慣、禮儀禁忌等對于正常交流十分必要。另外,某些奇特習俗或奇聞趣事,也可為漫長而枯燥的旅途增添一絲娛樂色彩。此類內(nèi)容,按照現(xiàn)代新聞學分類標準,歸屬社會新聞信息。
此處謹以慧超《往五天竺國傳》為例,書中記載了一些中亞邦國的奇特風俗,如納母及姊妹為妻。特別記載了吐蕃國“吃虱”的怪異風俗:“多愛吃虱,為著毛褐,甚饒蟣虱。捉得便拋口里,終不棄也?!倍回蕠耙轮で驓稚馈R韵x為食,亦無城郭住處,氈帳為屋,行住隨身,隨逐水草。男人并剪須發(fā),女人在頭。言音與諸國不同。國人愛殺,不識善惡?!?/p>
(五)地理狀況、山川形勢、交通道路類信息
古代弘法求法僧人的轉(zhuǎn)述和著作中,有關沿途所經(jīng)國家、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山川地勢、道路交通等內(nèi)容甚多。如前文所引《大唐西域記》描述印度的主題分類中,“記錄所在國家地理情況的占28.4%”,僅次于佛教主題的29.9%。此類信息所占比重如此之大,其實很容易理解。無論是東行弘法還是西行求法,路途遙遠不說,中間更是必經(jīng)隔壁、荒漠、雪山等重重天然險阻,輕則決定旅行的成敗,重則事關行者的生命安危,對這類信息尤為關注并及時記載、傳播、修正,十分必要。
從內(nèi)容上看,此類信息多屬于對所古代絲綢之路道路交通狀況的客觀描述。一則因為中外學者對此領域研究頗深,成果頗豐,二則因為其時效性與現(xiàn)代新聞報道的要求相去更遠,此處便不再多加舉例一一贅述。只是要注意的是,在體裁上,這類信息更接近于現(xiàn)代新聞體裁中的地理風貌通訊。
四、結語
這些虔誠的佛教徒在弘法求法的同時還通過口頭傳播或編撰著述的方式,附帶兼職著絲路沿途國家或地區(qū)之間新聞傳播或信息互通的任務,傳播了相關各地宗教、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奇聞趣事、地理風貌、交通道路等最新信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沿途居民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需求。這種傳播雖然在精確性以及時效性上存在著天然的不足,但在當時那樣一種現(xiàn)代新聞報道根本就不具備的時代,無疑具有很大程度的新聞報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