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對農業(yè)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業(yè)生產新技術與設備不斷更新,農作物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逐步提升。作為主糧飼料和工業(yè)原料的玉米,在我國糧食生產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主產區(qū)的吉林省,玉米生產是重要經濟支柱產業(yè)。為了在優(yōu)化和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的前提下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其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非常重要。
關鍵詞:玉米;栽培要點;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1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9
1 玉米栽培技術要點
1.1 品種選擇
玉米品種是玉米增產內在的、起主導作用的因素,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及品質。品種的選擇依據是綜合當地實際肥力條件和氣候條件。選擇經國家和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同時應根據自身所在地區(qū)有效積溫來選擇玉米品種。中晚熟區(qū)——生育期間有效積溫2800℃~3000℃,以中晚熟品種為主;中熟區(qū)——生育期間有效積溫2600℃~2800℃,以中熟品種為主;中早熟區(qū)——生育期間有效積溫2400℃~2600℃,以中早熟品種為主;早熟區(qū)——生育期間有效積溫2400℃以下,以早熟品種為主。
1.2 播種前種子處理
播種前應對所選的種子在晴朗天氣下進行充分晾曬2天,以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為其早發(fā)芽和出苗齊打下堅實基礎。播種前1天將種子用清水浸潤,為其發(fā)芽提供充足的水分,也可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浸種,殺滅種子自身攜帶的病菌及避免播種后土傳病害的為害。
1.3合理種植密度
玉米種植密度對于提高其產量和品質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合理種植密度,應根據所選的品種和當地氣候條件綜合確定。生產上一般是土壤的條件比較好的地塊可以適當降低種植密度,立地條件比較差可以適當增加種植密度。選擇種植非緊湊型品種的地塊種植密度可以適當增加,緊湊型的玉米可以降低種植密度,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條件的前提下獲得玉米的高產高質。
1.4 播種
當耕層5厘米處低溫穩(wěn)定超過6℃~8℃的時候即可播種,播種時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在20%左右,干旱年份可提前搶墑播種,多雨年份可適當推遲播種,以確保全苗。目前生產上的玉米播種多數是機械播種,播種深淺一致,覆土均勻。根據要求確定用種量,一般是35~40公斤/公頃。
1.5田間管理
1.5.1苗期管理 ?苗期是玉米根葉分化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是田間管理的重要時期,此時的管理重點是促進玉米根系生長和發(fā)育,為高質優(yōu)產打下堅實基礎。幼苗進入3~5片真葉期應及時進行定苗處理,方法是拔出多余幼苗確保每穴預留一株健壯幼苗,以后一段時間內及時做好查苗和補苗工作,一旦發(fā)現(xiàn)有缺苗現(xiàn)象應及時補栽。同時在苗期要做好中耕除草,5~6片真葉期時可以同時施入尿素。
1.5.2穗期管理 ?穗期管理是玉米高產高效的關鍵,一般在穗期對玉米進行中耕培土促進根系生長,及時補充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穗期最主要的是做好水分管理,避免陰雨天氣影響玉米授粉和倒伏現(xiàn)象。
2病蟲害防治
2.1播種前藥劑拌種
播種前藥劑拌種能有效殺滅種子自身攜帶病菌、蟲卵和土壤中殘存的病害和害蟲,生產上建議通過正規(guī)途徑購買的已經進行包衣處理的玉米種子,這樣的種子能夠有效避免或降低地下害蟲及苗期病蟲害的為害,進一步提高玉米品種的抗病能力。也可在播種前選擇吡蟲啉或者呋喃丹等藥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2.2及時除去田間雜草
草害是玉米種植過程中的難題,雜草不僅和作物競爭水肥,還會傳播病蟲。播種前一定要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殺滅殘存的雜草種子,對減少蚜蟲為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生長期可以在玉米苗期選擇玉米專用除草劑進行雜草防治,同時有大型雜草出現(xiàn)時也可人工拔除。
2.3 褐斑病的防治
玉米褐斑病是從玉米苗期到喇叭口期主要的病害,防治該種疾病應該采用預防為主,在玉米苗期和喇叭口期可以選擇使用烯唑醇等藥劑進行田間防治。
2.4 苗期蟲害防治
玉米定苗之后到小喇叭口期這段時間被稱為玉米苗期,這個時期由于玉米抵抗外界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因此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這個時期是蚜蟲、灰飛虱和大小斑病的發(fā)病高峰期,可以選擇使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菊酯類藥物、阿維菌素乳油,或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對防治蚜蟲、灰飛虱和大小斑病有著良好的防治效果。
2.5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在玉米螟第二代成蟲和第三代蟲卵高峰期,每畝玉米田中懸掛蜂卡8個左右,赤眼蜂的數量在1萬只左右。如果蟲害嚴重還可以進行二次放蜂。每代玉米螟釋放赤眼蜂2次。采用要藥劑防治可以在玉米心葉期,用超低量電動噴霧器,把藥液噴施在玉米植株上部葉片,殺死為害心葉的玉米螟幼蟲。也可用氟氯氰菊酯,或速克斃等菊酯類殺蟲劑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付春龍.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07).
[2]姜玉英,曾娟,陸明紅,劉杰.2013年全國主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發(fā)生趨勢預報[J].植物保護,2013,(02).
[3]艾宏偉,董立.論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7).
[4]白雪冬,鄭金波.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6,(10).
作者簡介:許建華,榆樹市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隊,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