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宛露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2015年度頒獎盛典》,其中不少人物的事跡讓我感動不已。而最為令我記憶猶新,最能讓我受到深深感動的,則是“磨刀老人”吳錦泉爺爺。
這位老人今年已經(jīng)整整86歲的高齡了,僅僅靠著磨刀為生,雖然生活清苦,但卻樂善好施。二十多年來,他把磨刀掙來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地震時,老人先后向紅十字會捐出數(shù)千枚硬幣。當?shù)弥车匕l(fā)生自然災(zāi)害時,他又急匆匆地趕過去,帶著那幾個月辛辛苦苦磨刀掙得的幾百枚硬幣,坐了三趟公交車,輾轉(zhuǎn)兩個多小時才來到紅十字會,就是為了奉獻一份自己的愛心。2013年,他將兩年來磨刀積攢下來的積蓄全部捐給雅安地震災(zāi)區(qū),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7枚,共計1966.2元。自2008年以來,他累計捐款達到了23392.2元。
在我們看來,23392.2元或許不是一筆非常大的數(shù)目,但對于吳錦泉老人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磨一把刀一塊錢,我們想想,這需要多少個日夜才能賺到這些錢呀!吳錦泉爺爺靠著辛苦賺來的微薄收入,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吳爺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學習。
對比自己,吳錦泉爺爺,您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寧愿在午飯時只用一杯白開水充饑,也要多省一分錢為社會多獻一份愛心。而經(jīng)常我們在吃食物的時候,卻隨意丟棄與浪費,在我們的生活字眼中,或許“節(jié)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從此懂得如何讓自己去幫助更多的人,同時我也想說,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些像您這樣的“正能量”。
(指導(dǎo)教師:龔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