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紅
栗子營養(yǎng)豐富,有強身保健的功效,屬于健胃補腎、延年益壽的上等果品。
營養(yǎng)豐富
栗子甘甜芳香,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鉀、鐵等礦物質。栗子屬于堅果類,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那樣宮含油脂,是有殼類果實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淀粉含量很高,是少數可以當作“主食”“糧食”的堅果之一(其余如蓮子、芡實)。自古就被稱為“鐵桿莊稼”,是長在樹上的糧食,可以充饑解飽并當作雜糧來吃。鮮栗的蛋白質含量雖不如花生、核桃多,但高于煮熟后的米飯。某些方面栗子的營養(yǎng)更高于糧食。栗子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很多糧食所不能比擬的。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
“山中藥”多療效
中醫(yī)認為,栗子性甘溫,無毒,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腿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折、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癥,所以舊時人們又稱它為“山中藥”。
在民間,用栗子補養(yǎng)、治病的驗方頗多:如用板栗30克,加水煮熟,放紅糖適量,每晚睡前服1次,治病后體虛、四肢無力;用板栗、大米適量煮粥,佐以生姜、紅糖、紅棗食用,治脾胃虛弱,腹瀉、消化不良;用板栗紅燒童子雞進行滋補,治氣喘咳嗽;用板栗燒豬肉或蒸煮豬肉治咳喘;每日早晚各吃風干板栗7枚治老人腎虛腰酸腿痛;用生板栗去殼,將其搗爛如泥,涂敷患處治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都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常吃糖炒栗子,可治療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疾病:用板栗20個,大米、小米各100克,煮栗子粥吃,可治腎虛、腰腳疲軟癥。栗子幾乎不含膽固醇。卻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腎之果”老年人宜食之
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薄吧持?,甚治腰腳不遂?!薄侗静菥V目》中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碧K東坡的弟弟蘇子由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展與晚,三Ⅱ因徐收白玉漿?!闭f明可治老年腎虛,腰腿無力。人到老年由于陽氣漸漸衰退,不僅會出現(xiàn)腰膝酸軟、四肢疼痛,還會出現(xiàn)牙齒松動、脫落的癥狀,這些也是腎氣不足的表現(xiàn),當從補腎入手,及早預防,食用生板栗是可行的方法。南宋詩人陸游晚年齒根浮動,也常食用栗子,他在詩中寫道:“齒根浮動嘆吾衰,山栗熗燔療夜饑?!笨上謇鯇夏耆藖碚f堅硬難嚼,且多食又不利消化,像陸游這樣將山栗“熗燔”后食用,雖得以解饑養(yǎng)胃,但無奈補腎健齒的功效已經大大削弱,令人不得不嘆息,補益難以兩全其美。
栗子不宜多食
栗子生吃難以消化,熟吃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吃。胃腸功能弱的人不宜生吃栗子,而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脾胃虛弱、產后、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栗子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糖尿病人不宜進食。無論是生吃還是炒食、煨食,均須細細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