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于學勇
【摘 要】意象是文學話語中非常重要的詩學范疇,二十世紀初于歐美興起的意象派強調(diào)詩歌語言的凝練和意象的創(chuàng)新。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探究英語意象詩中語相隱喻的文體效應(yīng),旨在豐富意象詩的研究方法,使意象詩得到更好地理解和鑒賞。
【關(guān)鍵詞】英語意象詩;語相隱喻;文體效應(yīng)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259-02
作為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象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它不僅是詩歌語言的靈魂,還是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對詩人的創(chuàng)作和讀者的鑒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意象派詩人用詞精湛簡潔,形象鮮明,反對賣弄辭藻和一成不變的格律,其意象派創(chuàng)始人英國詩人兼哲學家休姆將意象看作是詩歌的靈魂,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形象來表達詩人細微而復雜的情感。因此,詩人必須與大眾化的語言作斗爭,通過隱喻、幻想等手段來“描繪出你所要表達的感覺和事物的確切的曲線?!盵1]
語相是寄生在自然語言符號上的副語言符號系統(tǒng),是視覺符號的意義編碼,它包含多種子系統(tǒng),如語篇的形狀(the shape of the text)、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之方法(grammetrics)和印刷類型(type of print)。于學勇認為“語相隱喻是建構(gòu)在社會符號學意義上的副語言表達方式,指語相符號在一定語境中所隱含的意義。語相子系統(tǒng)的變化會衍生出不同的隱喻?!盵3]
目前國內(nèi)外對意象詩的研究多集中在通過解讀詩中具體意象,進而闡述意象派理論或進行中外詩歌意象比對方面。本文從社會符號學意義上的語相隱喻理論入手,分別從語篇的形狀、字母大小寫及空格、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之方法三個方面探析意象詩中語相隱喻所產(chǎn)生的文體效應(yīng)及其與詩歌主題的相關(guān)性及內(nèi)涵,旨在豐富意象詩的研究方法,幫助讀者更好地品鑒意象詩。
一、語篇形狀
一篇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的語篇形狀可以用非傳統(tǒng)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以此表達并呼應(yīng)主題。
A Christmas Tree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r feet.
《圣誕樹》(Christmas Tree)是美國詩人威廉·斯凱利·柏福德的作品。作者借助文本意義和語相圖像的映現(xiàn),實現(xiàn)了意義的最終表達,在激起讀者興趣的同時,還給讀者帶來新奇的視覺享受。王偉萍認為“首先從詩的整體外形上來說,詩人打破了詩行排列的常規(guī),利用詩行的長短,匠心獨運地將這首詩的外觀排成一棵圣誕樹的形狀,第一行只有一個單詞“Star ”, 外觀上像是樹梢,第五行是本詩最長的一行,象征著繁盛茂密的樹身部分,最后兩行形似樹的底部?!盵2]其次,從意義上來說,詩人把受人崇敬、充滿愛心(love)和憐憫之情(compassionate)的“star”喻指上帝,通過語相的方式將該詞置于詩的最頂行,形象地反映了其高高在上的地位,同時,無數(shù)的庶民百姓蜷縮在上帝的腳下,對著其頂禮膜拜的畫面油然而生;第五行中“glacial”的意思是冷漠的,冰冷的,詩人借此暗喻不管在空間距離上還是在感情心理上,上帝都和貧苦百姓相隔甚遠;第六行中“huddle”一詞是huddled 的有意誤拼,詩人省略了“e ”,生動地表達出五個帶有長柄的字母猶如五個人蜷曲在圣誕樹下做禱告,反襯出貧苦大眾因長期得不到上帝的關(guān)愛而苦不堪言的生活狀況。這樣,作者表達了西方博愛理念的虛偽以及對上帝一切平等的觀念的質(zhì)疑,實現(xiàn)了詩歌形式和主題的和諧統(tǒng)一。
二、字母大小寫及空格
字母大小寫和空格是英語詩歌中常見的語相特征,英文小寫字母主要用于單詞、詞組、句中正文的書寫;英文大寫字母則用于句首、專有名詞、標題等;空格作為分隔符使用,是一種很自然的押韻,也起到提高詩歌節(jié)奏感的作用。張德祿認為“偏離常規(guī)的運用可以成為一種突出手段,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取得特殊的文體效果。[4]
in just-
spring when the world mud—
luscious the little
lame balloonman
whistles far and wee
and eddieandbill come
running from marbles and
piracies and its
spring
when the world is puddle - wonderful
the queer
old ballooman wistles
far and wee
and bettyandisbel come dancing
from hop - scotch and jump - rop and
its
spring
and
he
goat - footed
balloonman whistles
far
and
wee
卡明斯在詩歌《初春》(in Just-)中采用空格與傳統(tǒng)偏離的字母大小寫形式,取得了特殊的文體效應(yīng)。整首詩歌只有兩個字母大寫,分別是“Just”和 “balloonMan”:大寫字母 “J”強調(diào)春回大地,原野上充滿了泥土的芬芳,而“M”則暗示了“氣球人”距離孩子們越來越近,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手里拿著各色各樣的氣球,有著“山羊腿”的“氣球人”是歡樂的象征,因此孩子們一聽到“氣球人”的哨聲就馬不停蹄地奔向他,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天真和童趣,達到突出主題的效果;作者在詩歌中將孩子們的名字以小寫的形式緊密地組合在一起- “bettyandisbel”, 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畫面:天真爛漫的稚童手拉著手、肩并著肩,連蹦帶跳地向“氣球人”跑去,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揮之不去。此外,這首詩中空格的突出使用也暗含深意??崭裨诘诙渲惺状纬霈F(xiàn),強調(diào)春天正邁著輕快的步伐款款而來;接著是在第五句,說明口哨聲由遠及近,賣氣球人在空間距離上也和“我們”越來越近;然后在第13句中,形容賣氣球人的歡快的口哨聲此起彼伏;第19-20句中,描繪了有著“山羊腿”的氣球人走路時一瘸一拐的步伐;第21句中,暗示了賣氣球人正在離去;而最后三行中,表明了口哨聲正在逐漸地消失,也寓意著童年離詩人越來越遠,表達了詩人對遙遠童年的回憶和向往。這首詩中字母大小寫和空格的使用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景圖,也使詩歌表現(xiàn)出強大的張力。
三、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之方法
同語篇形狀、字母大小寫、空格和標點符號一樣,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之方法也屬于語相子系統(tǒng),指的是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例如詩行和詩節(jié)的方式。
The Red Wheelbarrow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紅色手推車》(The Red Wheelbarrow)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著名作品。詩歌第一行中“so much”表示手推車上的東西較多,無法用精確的數(shù)字描述,“depend”作為全詩主要的動詞之一,不僅表達了東西之多,還暗示詩歌的每一行都充滿懸念,只有“依賴”下一行,整首詩才能形成完整的意思。第三、四行將一輛栩栩如生的紅色手推車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第五行“glazed”傳達了下雨過后,手推車晶瑩剔透的感覺,也說明了這幅畫面是作者在雨后立刻捕捉到的瞬間情景;詩的最后兩行畫出了最后一筆: “白色的雞”(white chickens), 和前文中“紅色的手推車”(a red wheel)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動一靜,勾勒出整個畫面。作者在這首詩中全部采用小寫字母,并拒絕任何標點符號,將一個句子共計十六個單詞拆分成幾行,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語法模式, 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一輛紅色的手推車在沐浴過雨水后閃閃發(fā)光,旁邊是一群白色的小雞,“紅色”的手推車與“白色”的雞相互映襯,展現(xiàn)了美國小鎮(zhèn)的農(nóng)莊中的日常生活圖景。詩歌中的語相隱喻成功地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令讀者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完,探尋詩中的意象和情趣。
四、結(jié)語
本文分別從語篇形狀、字母大小寫及空格和語法單位嵌入詩歌單位之方法三個方面探析英語意象詩中語相隱喻的文體效應(yīng)及其與詩歌主題的相關(guān)性及內(nèi)涵,從而達到形式和意義的統(tǒng)一。一直以來,針對意象詩歌的研究不勝枚舉,而語相隱喻為研究意象詩提供了一種新的解讀策略,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意象詩歌的主題意義和創(chuàng)作技巧。這種方法也可以應(yīng)用到任何能夠進行語相隱喻解讀的其他文學體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拓寬研究范圍,并著眼于某一體裁做具體研究。
參考文獻:
[1]休姆.論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J].二十世紀文學評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289.
[2]王偉萍,張玉上.論合成空間理論對隱喻象似性的解釋力-基于A Christmas Tress 的認知解讀[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03-25.
[3]于學勇.卡明斯視覺詩語相隱喻的解讀[J].中國外語,2008,(04):27-31.
[4]張德祿.語相突出特征的文體效應(yīng)[J].山東外語教學,1995,(02):1-5.
作者簡介:
陶 金(1989-),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體學;
于學勇(1963-),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英語文體學、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