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伶伶
“傳承是以繼承為基礎,以發(fā)展為目的。我們要努力讓評劇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永放光彩,久住世間”
2016年3月11日晚,山東劇院掌聲雷動。由“新派”第三代傳人王麗京領(lǐng)銜主演的評劇經(jīng)典保留劇目《花為媒》正在精彩上演。
王麗京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父母酷愛評劇,就連大她13歲的姐姐都是評劇迷。童年時她最愛看的就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谷文月的節(jié)目,童言無忌的她指著電視上的谷文月說“這是我谷媽媽”。
6歲時,媽媽帶著小麗京去元恩寺劇場看谷文月主演的評劇《楊三姐》,結(jié)束后娘兒倆在門口等了很久,終于見到了,心目中的偶像。最初小麗京還有些許害羞,媽媽叫她打招呼“快叫人啊,你不是最喜歡谷文月媽媽了嗎?”她鼓足勇氣叫了一聲“谷媽媽”。“也許就是這一聲,定了我和師父一輩子的母女緣分?!?/p>
王麗京7歲那年開始和谷文月老師學戲。那時候谷文月30多歲,已是知名演員,演出繁忙。但是每周末都和愛人坐公車去鼓樓小麗京家,風雨無阻,一直堅持到王麗京12歲考進北京戲校評劇班?!皫煾刚f戲教唱,‘師爸教我基本功比如彎腰下腿等?!毙W畢業(yè)后,一心癡迷評劇的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北京戲校。
5年后,王麗京畢業(yè)了,全班同學都進入了中國評劇院工作。為了他們,評劇院把最著名的一團打散,重新成立了青年團,由谷文月?lián)螆F長。
谷文月為青年團度身打造了很多戲,僅第一年就排了八臺新老大戲,在虎坊橋工人俱樂部演出,轟動一時。
最初王麗京在排戲時,還是遇到了不小的問題。她雖然從小即得師父親傳,但熟悉的基本都是傳統(tǒng)老戲。年僅17歲的她在生活閱歷,情感經(jīng)歷方面都十分欠缺,因此塑造某些新戲的人物,感覺非常生澀。
王麗京擔綱主演的第一出戲是《盜金磚》,—人分飾二角,戲份非常吃重。當時第一次合成是在房山,結(jié)束已是凌晨,所有人都走了,僅剩師徒二人。谷文月顧不上休息,把該戲重點唱段的動作一點點地給王麗京講解。包括怎么走位,如何銜接。初出茅廬的王麗京還不會設計動作,沒想到師父全部替她考慮周全了。
談及藝術(shù)傳承的問題,王麗京不假思索:“戲曲講的是口傳心授,師父會給我們講解,但絕不強加于人。她啟發(fā)、拓展我們的思路,讓我們自己揚長避短、融會貫通。我覺得這就是傳承的真諦?!?/p>
“對戲曲藝術(shù)的傳承發(fā)展,現(xiàn)在國家有了很多支持政策。去年我們劇院的經(jīng)典劇目《花為媒》申報國家藝術(shù)基金201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并獲得批準。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全國5省31市進行了83場的巡演。不僅是推廣,更是讓經(jīng)典再次接受時代和觀眾的檢驗。傳承是以繼承為基礎,以發(fā)展為目的。我們要努力讓評劇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永放光彩,久住世間?!?/p>
責任編輯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