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晨
艾倫?麥克法蘭( Alan Macfarlane):英國歷史學(xué)家、人類學(xué)家,劍橋大學(xué)國王學(xué)院終身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xué)會院士,皇家人類學(xué)會院士,英國科學(xué)院歐洲科學(xué)院院士。
1941年出生于印度,在英國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學(xué)、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xué)院( LSE)和倫敦大學(xué)東方和非洲研究學(xué)院( SOAS)學(xué)習(xí)歷史和人類學(xué),獲博士學(xué)位。
麥克法蘭在喜馬拉雅山區(qū) (尼泊爾和阿薩姆 )有30年田野經(jīng)驗。他還是著名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在著名的“第四頻道”、“世界起飛的那一天”系列節(jié)目擔(dān)任專家顧問。著有關(guān)于英國、尼泊爾、日本及中國的研究專著20余部,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中文等多種文字在數(shù)十個國家出版。包括《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見微知著的《玻璃的世界》,最體現(xiàn)萌爺爺特質(zhì)的《給莉莉的信:關(guān)于世界之道》等。
與艾倫?麥克法蘭教授相識在今年夏天。艾倫今年75歲,長著一副典型英國老學(xué)究的面孔,戴著金絲邊的眼鏡,穿著略顯陳舊卻很干凈的西服和皮鞋,隨身拎著一個可以裝下書本的舊皮箱,說話慢條斯理,引經(jīng)據(jù)典文縐縐。
可能因為他人類學(xué)家的特質(zhì),艾倫沒一點教授架子,身手和思維都十分敏捷,喜歡給年輕人講故事和笑話,睿智有趣,像個老頑童。艾倫是劍橋大學(xué)國王學(xué)院的終身院士,在他的辦公室,我初次見識到了一個從不扔?xùn)|西、滿世界旅行做田野、有嚴重“收藏癖”的英國老爺子畢生收藏的冰山一角:來自東方的茶皿陶器、古畫、三寸金蓮繡花鞋、尼泊爾鈴鐺、徐志摩孫子送給他的瓜皮小帽從凱恩斯用過的衣柜到諾貝爾獎得主們用來喝茶的茶具,人類學(xué)家收藏的每個物件都有故事可講,一間不大的辦公室就像一本裝幀考究的古董書籍,從艾倫的視角訴說著劍橋的歷史和對整個世界的認識。
初次相識,艾倫贈我一本他的書《給莉莉的信》。見我穿了條破洞的牛仔褲,以“露出的膝蓋空蕩蕩”為由,在我膝蓋上簽了個名,還是中文名“萌爺爺”的拼音,據(jù)說這個名字是《給莉莉的信》在中國出版后,中國讀者給他起的,倒是貼切。因為在印度出生,萌爺爺艾倫生來就有深厚的亞洲情結(jié),對中國文化也情有獨鐘。
我有幸在艾倫發(fā)起的“劍橋大學(xué)康河計劃”文化保護項目中與他共事了一段時間,經(jīng)??此兡g(shù)一樣搬出 40年前花一鎊錢買的舊桌子、70年代在喜馬拉雅山腳下做調(diào)研時的老錄像設(shè)備、在尼泊爾山村里和當(dāng)?shù)卮迕褚黄饑艋鹛璧匿浵裨噲D在辦公室建立一個小型博物館。作為一個從日常小事入手研究一切的人類學(xué)家,老爺子從 13歲起就沒有再扔過東西,所有的書信、舊物、追溯到大航海時期的幾代家族前人的老照片、舊日記、老家什全都留存著,經(jīng)整理過被收錄到他的物品研究檔案里。
這些描述讓我無比好奇,在別的英國人家里見到的都是些“正經(jīng)”收藏:名貴的器物、值錢的古董和藝術(shù),不知道萌爺爺家里塞滿這些來自日常生活的“歷史文物”,會是什么景象?他老婆會不會生氣?
9月初,艾倫邀請我以一個中國年輕人的視角與他對談,談?wù)勊男聲洞髱熜殴{》。人類學(xué)家擅長從別人的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洞察、以小見大,我則有機會去艾倫家拜訪,探尋這位英國人類學(xué)家的常。
白色小屋里的寶藏“歡迎來到兩個老古董人類學(xué)家在鄉(xiāng)間沼澤中的小屋!”從劍橋坐了近半小時車到了位于附近的小村,這里手機是沒有信號的。艾倫早已站在家門前的公路上迎接我,給我一個友善的擁抱。他的家就是背后那座白色的老式屋舍( Cottage,一種獨特的英式茅屋,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屋頂用麥稈一層層摞起來,工藝精細繁復(fù)。這種茅屋早先是窮人的棲身之所,現(xiàn)在卻屬于受國家保護的遺產(chǎn),已經(jīng)不能再新建。屋舍的主人可以進行內(nèi)部裝修,卻沒權(quán)利改變房屋外觀)。英國人對舊物的熱愛遠遠超過新東西,老房子永遠比新房子有味道。他們對老舊物品的熱情要遠遠勝過對新東西的喜愛。英國人覺得住在老房子里顯得有根、有文化、有自豪感。艾倫家的“茅屋”比最常見的維多利亞建筑更古老,看起來胖胖的很樸實,像一幢童話里的房子。
艾倫和他的妻子薩拉已經(jīng)在這里居住了四十多年,并在漫長的歲月里對這里進行了諸多改造工程。白色的小屋背后別有洞天:谷倉改造的圖書館,一片像樹林一樣野蠻生長的花園、魚塘,正對著花園的日式茶室。在艾倫的帶領(lǐng)下,我穿過一條長著玫瑰、梨樹、梅子樹的小徑,抵達茶室,在那里點上沉香,進行訪問,一聊就是兩個小時。我們從他的出生地印度阿薩姆聊到他青少年時期所經(jīng)歷的英國精英教育,從孫女莉莉的自我探索歷程聊到他眼中的中國年輕人,從馬克思聊到愛因斯坦,像開啟了另一個宇宙。
訪問結(jié)束后,老學(xué)究艾倫化身成導(dǎo)游,花了一個半小時帶我參觀他和妻子薩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連參觀路線都是有順序的:從日本茶室出發(fā)——進入花園,去看那些有著特別故事的植物——去荷塘喂金魚——參觀由谷倉改成的圖書館——參觀圖書館閣樓上的“博物/檔案館” ——參觀薩拉的舊書倉(薩拉也是一位人類學(xué)家,兩人一直在一起做研究)和艾倫在過去幾十年里留存下來的影像田野資料——回到茶室。
每一處“景點”都有著極其豐富的故事,艾倫從茶室前草地里的陶罐開始說起,到閣樓博物館上曾祖父的中學(xué)成績單(已經(jīng)追溯到 艾倫和薩拉在自家的院子里建了這個日式茶室,焚香飲茶,在禪與茶之間思考了18世紀),再到祖母的印度梳妝盒我跟隨著這些落了灰的老物件的故事,穿越時空和歷史,昔日課本里那個遙遠而古老的大英帝國,慢慢在我腦海里具象起來,想象著麥克法蘭家族幾代人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細碎生活情境,一切都那么真實而生動。
小屋里“環(huán)球”之旅艾倫和薩拉 90年代初曾多次去日本訪問,回英國后,他寫下了《日本鏡中行》,還在自家的院子里建了這個日式茶室,焚香飲茶,在禪與茶之間思考。 10多年后,受茶室啟發(fā),艾倫又寫下那本關(guān)于茶文化的著作《綠色的黃金:茶葉帝國》。為紀念19世紀的日本文物收藏家、精通日本建筑的學(xué)者愛德華 ?莫爾斯,艾倫和薩拉將這座茶室命名為“莫爾斯之屋”。茶室正對著花園,坐在藤椅上便可觀賞園子里受到英格蘭雨水滋養(yǎng)而恣意生長的草木。
正值中秋節(jié),我和兩位老學(xué)者在他們的日本茶室喝了茶、吃了月餅,聊了聊他們初到日本時受到的文化沖擊和中國在二次元文化中生長的九零后,感覺有點超現(xiàn)實主義。(圖 1)從茶室出來,踏入花園,進入“白色小屋環(huán)游之旅”的第二階段。茶室門前的角落堆放著貝殼、朽木殘片、石頭的組合與日本禪宗寺院中的‘枯山水花園相契合,這些物件背后又有著艾倫自己的故事:艾倫與母親的關(guān)系非常親近,從童年起被迫與她分離(母親在印度,艾倫同姐姐一起回到牛津上學(xué)),卻從未停止互通書信,“我與母親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可以在信件里聊任何事情,從青春期的困惑苦惱到成年之后家庭生活的喜悅。她是一個偉大藝術(shù)家、童書作者、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艾倫這樣介紹道。童年時養(yǎng)成的通信習(xí)慣也使艾倫將書信作為一種常用寫作形式,沿用到《給莉莉的信》和《大師信箋》等作品中,讓讀者感到親切。
艾倫健步如飛,帶我在他家的花園里穿梭。(圖 4)與其說是花園,不如說這就是一個自由的小樹林:樹蔭下的小徑、魚塘、草木野蠻生長的空曠之地、倚著谷倉墻壁的果樹、玫瑰園中的眾多植物都是他和薩拉為紀念重要的親人和朋友而栽,艾倫一邊走一邊隨手摘下樹上的覆盆子、黑莓給我吃。(圖 5)散步途中,我們在一棵半邊干枯的黃櫨樹前駐足,這棵樹是為了紀念他的尼泊爾姐妹迪爾瑪雅而栽種的(艾倫曾在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山村做了與其說是花園,不如說這就是一個自由的小樹林花園中央有個日晷石雕,是薩拉送給艾倫的生日禮物。上面刻著愛因斯坦的格言“簡化一切,但不能過于簡單”十幾年研究,與當(dāng)?shù)匾恍┚用癯蔀榱朔浅SH密的朋友)。 “1995年的4月7日,瑪雅心臟病突發(fā)去世了,她只有 42歲。我和薩拉在當(dāng)天晚上載下這株樹。兩年以后的同一天,我的第一個孫女莉莉出生了,一個美好的偶然。三年之后,瑪雅的妹妹去世之后,這棵樹的一半突然枯萎了,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艾倫說。
走到一片樹蔭下,日落余暉透過樹影散落在草地上。艾倫突然彎腰,撥開這片樹枝,給我看藏在里面的一塊布滿青苔的石頭并告訴我(圖
7),這塊石頭來自劍橋大學(xué)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屋頂,這座實驗室世界聞名,原子第一次成功分裂、電子的發(fā)現(xiàn)、DNA的發(fā)現(xiàn)都是在這里發(fā)生的。
花園中央有個日晷石雕,是薩拉送給艾倫的生日禮物。(圖 8)上面刻著愛因斯坦的格言“簡化一切,但不能過于簡單?!保?Make things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 simpler)”?!艾F(xiàn)實世界極為復(fù)雜,做減法是一切文學(xué)與藝術(shù)都需攻克的問題。但過分簡單又會使我們失去很多。退休之后,我一直在整理自己的傳記和畢生所學(xué)所思,希望能把它們傳遞給中國的年輕人和其他讀者。愛因斯坦的這句話非常受用。”艾倫解釋。
在花園的一個尋常角落,艾倫告訴我,這里埋葬著他母親的另一半骨灰,他時常獨自散步到此處,與母親交談。這里沒有墓碑,只種了母親最喜歡的花,春夏就會盛開。每逢母親的祭日,艾倫和薩拉就會來這里為母親讀詩。這座看似普通無矯飾的花園里,有著太多承載主人一生故事和回憶的寶藏。
老一輩英國人流傳下的收藏癖花園漫步結(jié)束之后的一站,是舊谷倉改建的圖書館和檔案館。(圖9)這里是艾倫和薩拉平日里工作的地方,書柜與房屋挑高一樣高,需要架上梯子才能取到頂層的藏書。這里的書籍按照年代、地域、學(xué)科劃分,有六千冊之多,這僅是艾倫自己的藏書。在另一個谷倉里,還藏有薩拉的一萬冊書。進入圖書館時,薩拉正在電腦前工作,把10年前的日記、相片錄入電子資料庫,人類學(xué)家擷取沒有任何矯飾的日常碎片進行提煉,艾倫和薩拉兩位老人類學(xué)家也在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自我研究:書柜的底層,是羅列整齊的厚重的檔案夾,按照時間和地點排布,里面有老兩口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收集的各種瑣碎之物:信紙、筆、街邊分發(fā)的宣傳頁、記事本;沙發(fā)底下的柜子里,藏有艾倫五歲時的玩具,因為二戰(zhàn)剛剛結(jié)束,玩具大多是坦克、裝甲車、士兵等;書桌上孫女莉莉的油畫、大航海時代麥克法蘭家族的先輩們?nèi)ビ《?、斯里蘭卡旅行帶回的儲物盒、家族老照片、幾代人的書信、祖父母的日記薩拉告訴我,所有這些“資料”,她都進行了整理分類,并收錄到了電子檔案館里。
老一輩英國人流傳下來的收藏癖傳統(tǒng)深深地影響著后世的人們,他們從小就開始學(xué)習(xí)整理和收藏各種物件。艾倫也不例外,他的許多收藏都很“不正經(jīng)”,圖書館的角落里散落著很多充滿童趣的小物:畫著蝴蝶的貝殼、曬干的松果、化石、各式各樣刺猬玩偶和擺件這些在別人眼里興許一錢不值的小東西,卻寄托著萌爺爺美好的感情,他對著窗前的一小部分收藏(圖 10)認真給我講了一串故事,我覺得有趣也動人。發(fā)掘日常中的樂趣和意義能給生活增添很多幸福感吧。
我對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喜歡收藏小刺猬玩偶格外好奇,更別說刺猬旁邊還有幾個宮崎駿幽靈公主里的小樹精人偶了(圖 11)。艾倫不無幽默地告訴我:“有句希臘古語道:刺猬知大事,狐貍知小事。經(jīng)常有人跟我說,我畢生的研究都是在為一些宏大的問題尋找答案(比如文明的起源、我們所生活的現(xiàn)代世界的本質(zhì)、我們?nèi)绾卫斫夂驼J識這個世界等),所以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只刺猬。我也很喜歡它們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你看花園里還有一排小刺猬(雕塑),它們站在那里,那么確信的樣子,沒有一點兒猶豫不決?!?/p>
谷倉一樓的圖書館是艾倫和薩拉遨游書海和整理自己日?,嵥榈墓ぷ骺臻g,英國的氣息十分濃郁,順著螺旋形樓梯爬上小小的閣樓,就像進入了另一重世界文明。這里是一個小小的博物檔案館,玻璃櫥窗里(圖 12)陳列著從印度、緬甸、尼泊爾、中國、日本等國家?guī)Щ貋淼囊嘛?、器具、日用小物等。艾?/p>
谷倉閣樓里的博物館好似時光膠囊發(fā)掘日常中的樂趣和意義能給生活增添很多幸福感不僅出生在印度,在英國接受教育之后,又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在亞洲各國做研究,探尋遙遠東方文明的核心。艾倫對于亞洲的強烈好奇在出生時就已產(chǎn)生了。“印度納迦族有著最古老的傳統(tǒng)工藝,我和薩拉曾經(jīng)發(fā)表了世界上第一個與這個族群有關(guān)的人類學(xué)紀錄片、出版了第一本書籍、舉辦了第一次學(xué)術(shù)展覽。我在那里出生,便與那里結(jié)下緣分,總想一探究竟?!?/p>
谷倉閣樓里的博物館好似時光膠囊,置身其中不僅穿梭于艾倫所收集的中西方文明的碎片之間,還能透過麥克法蘭家族的書信、日記、老照片從當(dāng)下的英國回到維多利亞時代甚至更久遠的年代(圖 13)。艾倫翻開桌上的舊日記本,字體稚嫩而整潔,是他的祖母12到 19歲時記的日記,彼時她從英國坐船穿越大洋到緬甸與艾倫的祖父結(jié)婚。祖母很年輕的時候就去讀了藝術(shù)學(xué)校,成為了一個杰出的女畫家??粗嗥械淖婺赴蚕榈哪樱也唤_始想象在英國鼎盛時期,這些帝國年輕的女兒們踏上前往東方的游船時的心境。幸有艾倫保存著她們的日記,許多關(guān)于歷史的疑問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