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鵬
引言:自從Louw在其1993年的論文中正式提出語義韻這一概念,至今20年間,語料庫語言學家對語義韻的研究層出不窮。本文將首先介紹語義韻的理論框架,其次探討這一理論背后的理論來源與基礎,最后對語義韻理論的應用與發(fā)展前景進行探討。
一、理論的提出與發(fā)展
1.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提出
Louw正式提出了語義韻這個概念,并給出了定義“一個語言形式會被其周圍搭配詞穩(wěn)定的語義氛圍所沾染,在本文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語義韻?!保↙ouw,1993)然而隨后Louw指出,是Sinclair首先發(fā)現(xiàn)語義韻現(xiàn)象并為其命名。
作為Cobuild詞典項目的主持者和編纂者,Sinclair在參與項目的同時也有了一些自己有趣的發(fā)現(xiàn)和觀察,這些現(xiàn)象為后來語義韻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基礎,比如Sinclair利用語料庫研究set in這個詞組的語言環(huán)境時發(fā)現(xiàn):“這個詞組最引人注意的特點是它的主語。它們大致上都是一些表示消極事物的詞。這些詞主要有rot,decay,malaise,despair,ill-will,decadence等等。這些詞之中,沒有一個是表示人們想要的或是積極的?!保⊿inclair,1987)
Louw認為語義韻其實是一種語義氛圍,這種氛圍穩(wěn)定的存在于一些詞中,并可以“傳染”給其常用搭配詞。Louw將語義韻分為兩種即“好的”語義韻和“壞的”語義韻。Louw還著重探討了語義韻在反語的使用和表達作者真實態(tài)度的方面所起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反語的使用,而如何去使用反語或者作為讀者如何去識別反語,與語義韻的知識密不可分。
2.語義韻理論的豐富與發(fā)展
語義韻(semantic prosody)這種命名方式受到了Stubbs的質疑,他認為話語韻律(discourse prosody)這個提法更加合適。Stubbs認為“話語韻律是一種可以橫跨多個(語言)線性單位的特征……話語韻律表達了說話者的態(tài)度?!保⊿tubbs,2001)實際上Sinclair在1996年的論文中也強調了語義韻表達說話者的態(tài)度,而且相比語義更側重于語用的一面。(Sinclair,1996)。
Sinclair提出了拓展的意義單位的概念。拓展意義單位由搭配,類連接,語義傾向和語義韻構成。其中語義韻表達了說話者或作者想要表達的態(tài)度,它的實現(xiàn)形式并不拘泥于一種或幾種語義形式。一個語言單位的語義韻表達的是這個單位的功能。(Sinclair,1996)以naked eye為例,Sinclair認為,作者首先想要表達一種表示困難的語義韻,進而選擇了一種表達可見度的語義傾向。這種語義傾向又限制了語法層面和詞匯層面即類聯(lián)結和搭配層面的選擇。
Bublitz和Stubbs進一步討論了語義韻現(xiàn)象形成的歷時性特點;Stubbs提出將語義韻分為消極語義韻,中性語義韻,和積極語義韻。(Stubbs,1996)Partington(2004)將語義韻定義為一種評價性的意義并指出這種意義分布的單位要比單詞長,而且通過人的直覺很難判斷。Michael Hoey(2005)提出了詞匯觸發(fā)理論,這一理論與語義韻理論有類似之處但相比語義韻理論Hoey的觸發(fā)理論不僅限于描述一系列的單詞句子,還觸及整個語篇。
Hunston(2007)總結了目前語義韻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爭議:語義韻應該看作是某個單詞固有的特征還是更長的意義單位的特征;關于語義韻的分類問題,是應當簡單的采用二元分類還是在分類時采用更加詳細的標簽;語義韻是否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等等。
二.理論基礎
1.弗斯的語言學理論
韻律分析又稱為韻律音位學。韻律分析是一種可以運用于連續(xù)話語的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理論上它可以分析任何長度的連續(xù)話語,最極端的情況就是可以分析一個人一生中發(fā)出的所有的話語。Louw使用了Amen的例子來說明弗斯的理論,Amen中第一個元音和第二個元音在發(fā)音時明顯受到兩個鼻音/m/和/n/的影響,因此整個單詞具有了“鼻音化”的性質?!氨且艋钡倪@個性質就被弗斯稱為韻律成分。
除了韻律分析,弗斯的在語境和搭配方面的論述也為語義韻理論體系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必須把在語言的情境中去理解語言,這種情境是說話人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的時所形成的?!保‵irth,1957)。他認為語言情境包括的范疇很廣,除了語言上下文和在語言環(huán)境中人們所從事活動之外,還包括社會的文化,參加者的關系等。弗斯做出的重要貢獻還在于提出了搭配和類連接的概念。在弗斯看來,語言中的搭配現(xiàn)象很好的體現(xiàn)了“意義在于語言的使用”這一語言哲學思想。
2.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
語料庫語言學不僅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還為研究語言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與方法。韓禮德認為語料庫語言學把數(shù)據搜集和理論結合在一起,使得我們對語言的理解產生了新的變化。(Halliday,1993)。Stubbs提出了語料庫語言學的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數(shù)據的觀察者不應當影響語料庫中的數(shù)據。第二,重復出現(xiàn)的語言使用模式具有研究意義。語料庫的首要任務是區(qū)別語言使用中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出現(xiàn)頻率高的詞匯和語法模式就是典型的語言。(Stubbs,2001)。巨大的數(shù)據被匯聚到語料庫中,通過觀察大量的索引行,我們可以觀察到以前從來不會察覺到的語言現(xiàn)象,比如語義韻現(xiàn)象。計算機技術為語料庫的建設和使用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語言學家設計出各種定位檢索軟件可以在語料庫中進行檢索。定位檢索技術可以列出某個詞或者詞組在一個或多個語篇中的所有使用情況,這為語義韻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應用前景
(1)翻譯領域
研究表明,語義韻現(xiàn)象不僅存在于英語中,也存在于各種語言之中。比如Tognini-Boneli就對意大利語和英語中個別詞匯的語義韻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了兩種語言中語義韻存在著差異。表面看似對等的詞在兩種語言中具有不同的語義韻,如果不仔細辨別就容易會引起誤譯。因此將兩種語言中語義韻是否匹配作為判定翻譯質量好壞的標準很有必要。在語料庫翻譯研究中,學者們早就提出翻譯語料庫和類比語料庫的概念。翻譯語料庫是一種特殊語料庫,其包含的文本多為對一寫語篇的翻譯,有的翻譯語料庫包含原文,有的不包括。類比語料庫由具有某些相同屬性的文本構成,比如兩種語言中的,口語書面語以及各種文體等。這兩類語料庫可以作為翻譯的工具,為翻譯工作者提供幫助。
(2)詞典編纂和語言教學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Sinclair就對傳統(tǒng)字典進行了批判。Sinclair認為傳統(tǒng)字典中對詞條意義信息的描述既不全面也不完善。大部分的字典只對讀者的閱讀起到了幫助,而對于寫作起到的幫助甚少。(Sinclair,1987)。大部分字典只是列舉出詞條本身固有意義,而忽視了詞條與其習慣性搭配或是共現(xiàn)成分的意義。因此使用者在查閱時查閱到的僅僅是該詞條自身的語義特點,如何使用該詞條,該詞條的發(fā)生在什么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普通詞典極少給出類似的信息。因此我們設想如果在詞典中加入詞條的語義韻信息,將會對外語學習者帶來巨大的幫助。
關于語言教學,語義韻對詞匯大綱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v觀我國的英語教科書,其中的詞匯表設計不能稱得上合適。很多詞在語料庫中檢索出現(xiàn)的頻率較低,算不上常用詞。教科書中列舉的而某些詞的某些用法,與語料庫中的證據并不相符和,這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很難分辨的清楚。結果就是,英語中最常見的用法,學習者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學習者從教學中學到的,又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完全可以將語義韻考慮到教學大綱的設計中,比如,在進行詞匯表設計時可以按照這樣的分類方式,表達贊美的詞匯和方式,表達厭惡的詞匯和方式等等。
四.結語
本文通過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語義韻理論的發(fā)展過程和理論基礎,探討了語義韻理論在翻譯實踐等領域的應用前景。本文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學者能夠了解語義韻現(xiàn)象,能夠做出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Firth,J.R.1957.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Sinclair,J.1987.Looking up.London/Glasgow:Collins.
[3].Sinclair,J.1991.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Sinclair,J.1996a.‘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Textus,9:75-106.
[5].Louw,B.1993 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 [A].In M.Baker,G.Francis & E.Tognini-Bonelli(eds).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6].Stubbs,M.1996.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7].Stubbs,M.2001a.Words and Phrases: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Oxford:Blackwell.Tognini-Bonelli,E.2001.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Amsterdam: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