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rain
從2016年開始,又有不少國家對我國正式實行了免簽、落地簽等開放的旅行政策。對于喜歡出境游的我們來說,絕對是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當一大波免簽的國家向我們襲來時,我們很容易患上選擇困難癥。如果你還沒有決定去哪些免簽國家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么不如看看這些,無需簽證,我們說走就走!
文萊的“黃金慢生活”
位于東南亞婆羅洲的文萊,素有“和平的居所”的美稱,終年風調雨順,無天災無人患,就連臨近國家多發(fā)的地震、火山、臺風、海嘯也會繞她而過;社會治安良好,幾乎達到“路不抬遺、夜不閉戶”的理想狀態(tài)。這個在世界地圖上幾乎看不見的小國,不同于其他東南亞國家,它靠石油致富,在20世紀90年代人均GDP就超過2萬美元,富裕到用黃金打造建筑。一面是金碧輝煌的建筑群,一面是簡單淳樸的生活,在文萊旅行,本身就意味著非一般的體驗。
也許是太過平和,文萊顯得過于低調然而,低調中卻無不顯示著奢華。這里有璀璨的伊斯蘭文化和奢華的建筑。最為著名的兩大清真寺——杰米·阿善-納柏嘉清真寺和奧瑪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分別為現任蘇丹國王及其父王獻給文萊臣民的禮物。清真寺巨大的24K純金制成的圓形金頂和鏤空乳白色尖塔,莊嚴肅穆。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整個建筑顯得異常巍峨高大。這里的人們大多恪守著伊斯蘭的清規(guī)戒律,沒有娛樂圈,沒有酒吧夜店,卻有低得令全世界驚嘆的犯罪率。
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岡邦阿依水村,坐落在文萊河上。水上屋外觀雖顯陳舊,但內部裝修豪華,設施齊全,學校、醫(yī)院、市場、郵局一應俱全,不用上岸,便能方便地生活。雖然文萊地處東南亞,天氣炎熱,但是屋內透過地板印上來的陰涼河水,使整個房間都充滿涼意,無需開冷氣。推開窗,奧瑪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傳來的陣陣誦經聲在屋內余音繞梁,頓時令人心生寧靜。
耗資10億美元打造的文萊帝國酒店,建在一片金色的沙灘上,仿佛童話中的城堡。原為四王爺的行官,后改作酒店。酒店主樓大堂高達40米,由四根花型大理石立柱支撐,無論仰視還是俯瞰都十分壯觀。裝修極盡豪華,隨處是金光,墻壁、梁柱、天花板全是24K黃金打造,就連大堂的座椅和茶幾都是鎦金的。每個客房內均有景觀露臺,可以慵懶悠然地靠在一邊,伴一杯咖啡、一杯清茶迎朝霞,送斜陽,任窗外海天一色。這里充滿伊斯蘭情調和現代氣息的帝王套房,達675平方米之大,必是各國元首造訪文萊下榻之地。
除了富饒以外,文萊2/3的國土被熱帶雨林覆蓋,而欣賞熱帶雨林的絕佳處所非烏魯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莫屬。文萊政府倡導生態(tài)旅游,為了保持原始森林的原貌,公園內幾乎看不到人工斧鑿的痕跡。乘坐特色長舟,沿著卡朗安河逆流而上,兩岸的密林在身旁飛嘯而過;徒步拾級而上,穿過狹長的鐵索橋,攀登1026級臺階,接著稍事休息,深呼一口氣,繼續(xù)攀登更為刺激的500多級鋼制懸架,拾級而上到達頂點,頓時豁然開朗,可以一覽勝境:如夢如詩的熱帶雨林無邊無際,極目遠眺,層巒疊起,云蒸霞蔚,美不勝收。
阿聯酋的雙城記
提到阿聯酋,人們總會首先想到迪拜,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奢華,還何它那令人震撼、充滿未來感的建筑群。但阿聯阿不只有迪拜,其首都阿布扎比的奢華與夢幻也絲毫不遜于迪拜,有些地方阿布扎比甚至更勝一籌。
當帆船酒店成為迪拜地標后,阿布扎比眼也不眨地扔出30億美元,建起了全球唯一的八星級酒唐一酋長皇宮酒店。帆船酒店外形奇特夸張,從下往上看酒店頂部,設計非常特別,深藍的海,泛起白色的浪。而阿布扎比的酋長皇宮酒店是一座從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奇跡。這座金碧輝煌的阿拉伯建筑用4郵屯黃金打造而成,走進這個黃金和大理石堆成的宏偉宮殿,你會以為來到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皇宮。這里的員工比客人還要多,你在這里會得到全方位的無微不至的高品質服務。
而當迪拜舉辦賽馬世界杯,阿布扎比則修了一條世界上最漂亮的F1賽道來操辦F1方程式大賽。迪拜酋長穆罕默德運作了世界杯,土豪迪拜承擔每位參賽者的旅費,讓人心動的是免費在帆船酒店入住一個星期,更讓人驚嘆的是勝出者會獲得800萬美元的獎金,這是世界上最奢華的賽馬世界杯。而阿布扎比的F1賽道漂亮的讓人眩暈,由赫爾曼提爾克設計的亞斯碼頭賽道位于阿布扎比亞斯人工島上,全程共21個彎角,賽道穿越阿布扎比亞斯總督酒店的賽道段由長直路和急彎構成,也是全程最具賣點處。
同樣,迪拜的朱美拉清真寺和阿布扎比的謝赫扎伊德大清真寺都作為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清真寺聞名于世。前者是現代伊斯蘭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它的特別之處在于,整個清真寺全是由石塊造成,沒有一塊磚,而后者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同時容納4萬名禱告者,共有80個穹頂、約1000根廊柱、24K純金吊燈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手織地毯。
摩洛哥的藍·白·紅
漫無邊際的撒哈拉沙漠,電影中的卡薩布蘭卡,還有總帶著淡淡鄉(xiāng)愁的三毛……摩洛哥,這個地中海邊的童話王國曾多次被評為最適宜旅游的國家之一。從地理上,摩洛哥雖身處非洲大陸,卻和一般的非洲國家不太一樣,它南部緊鄰西撒哈拉,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占據著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摩洛哥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這是個極擅長使用色彩的國家,大到卡薩布蘭卡的白色建筑群和舍夫沙萬的藍色小鎮(zhèn),小到每一塊毯子的配色甚至普通人家的杯子、壁畫,都給人太強烈的視覺沖擊,值得細細品味。
無論使用哪個搜索引擎搜索“摩洛哥”,必然會出現這座藍白色的小鎮(zhèn)“舍夫沙萬”。希臘圣托里尼島的藍色會讓人聯想到溫馨和浪漫,而舍夫沙萬的藍色卻是平靜而祥和。當地人不知出于何種目的,把墻壁都涂成了藍色,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各樣各種的藍:深藍、淺色、湛藍……走入小鎮(zhèn)猶如進入了藍色的世界,浮躁的心立刻平靜了下來,仿佛置身于世外一般。在這里不需要看著地圖,讓自己就這樣迷失在這藍色小鎮(zhèn)里才是最好的選擇,看著穿著色彩斑斕的婦人走來走去,似乎她們并沒有被如織的游人所打擾,仍然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過著每一天。小鎮(zhèn)的人們至今還在往墻壁上涂抹藍色,這也許代表舍夫沙萬的藍色永遠不會褪去吧。
在北非浩瀚蔚藍的大西洋東岸,有一座白色之城,它就是摩洛哥最出名的城市,被譽為“大西洋新娘”的卡薩布蘭卡。這座因著名影片《北非諜影》而聞名于世的城市,最著名的建筑莫過于——哈桑二世清真寺,清真寺的實物比圖片要更加震撼,把伊斯蘭教對于色彩和花紋的追求做到了極致,大氣卻又不失精致,作為世界上難得可以允許非穆斯林進入的清真寺很值得一觀。而位于老城區(qū)的Richs cafe則是一位美國老板按著《北非諜影》中的咖啡館樣子1:1建造的,這里的大屏幕還會時常放映那部黑白的老片子,餐廳中央有一架鋼琴,有位漂亮姑娘彈起那首《As Time Goes By》。
伴隨著雙手就能感覺到的呼呼熱風,搭火車從卡薩一路開進內陸,來到曾經的古都——馬拉喀什。馬拉喀什附近都是富含鐵元素的紅色土地,因此這座城市的主色調就是紅色,在這兒最出名的莫過于那個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夜市了,也是《一千零一夜》中那個帶有異域神話的夜市。站在高處的天臺俯視整個廣場確實非常有感覺,迎著夕陽感受逐漸降溫的空氣,晚風夾雜著烤串攤上的煙往臉上直吹。攤檔一個個搭起,燈光一個個亮起,人們圍起一個又一個的圈。有賣東西的,有表演節(jié)目的,有耍猴的,有逗蛇的,似乎這嘈雜的夜市就已經囊括人間百態(tài),無論哪個角落都在發(fā)生故事。